第五百二十节 无病呻吟

李想和方培伦迎向呼兰赫尔,其余众人持铁棒迎上那些护卫。

顷刻之间,四处都是是咔嚓咔嚓的声响,也有人的闷哼和惨叫声。

李想用眼角的余光斜视一眼,只见将士嗯已经打下十几个护卫下来,被十来斤的铁棒砸中,无不筋骨断折,当场身死。

有个蒙古甲兵被砸中了脑袋,整个头部都好象被砸到了脖子里去。

呼兰赫尔也不管自己部下的生死,两腿一夹,战马疾驰向前,长槊便是刺向李想。

李想闪身避过这动作迅疾的一槊,没有迟疑,左右腿同时用力,右手挥刀往半空一划,他感觉右手一滞,回头看时,呼兰赫尔的皓首已经被斩落,飞在半空。

同时,方培伦的双刀也砍在他胸膛上,其中一把插在尸身里。

当看到呼兰赫尔授首的那一刻,鞑子终于全面溃败,再无心思抵抗。

战场上一片混乱了,南岸响起了鼓声,鞑子这才发觉自己的两侧有无数骑兵如涌浪一般,一波一波的策马发起了冲锋。

骑兵们穿插深入到侧后,已经在数里开外,除了零星逃走的游骑外,大半的鞑子逃兵都被兜住。

骑兵们发铳射击,持长枪或马刀挥斩,几乎无有人是他们的一合之敌。

在烈日之下,红彤彤的骑兵群如狂云一般挟着风雷咆哮飞奔,随着数千战马奔腾而起伏。

还有不少骑兵身下的战马披着具甲的马帘,骑兵群汇集在一起,像阳光反射下的湖面,波光闪闪,又象是一面面镜子,照的人格外眼光。

铁蹄踏地,人喊马嘶,巨鼓如雷,铳击轰鸣,此情此景,犹如一副无比壮烈的油彩墨画,令天地变色,山河动容。

天底之下,不要说这些已经吓破了胆的蒙古鞑子,又有谁敢在这个时候,当面迎向这巨涛之前呢?

数十个台吉已经开始逃跑,到发觉骑兵之后,逃窜的人就更多了。

呼兰赫尔死后,所有的蒙古人都彻底断了抵抗的心念,奋战至此,又狼狈而逃,所有人的精神和体力几乎都是一下子耗光了。

他们饥渴难耐,疲乏之极,毫无队列的漫山遍野的奔逃,天地之间好象就是这些跑的不成队列的败兵。

他们跑的漫山遍野都是,不顾一切的扬鞭打马狂奔,马蹄踏起草皮,扬起了漫天的烟尘。

铳骑兵们轻装兜转过来,排成了数排半圆形的阵列,鞑子毫无反抗之意,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容齐射。

每次枪响之后,就象打兔子和打野鸡一样,成串的鞑子落马,然后又是骑兵们手持马刀劈砍追斩,不停的把那些面无人色,只想闪躲的鞑子骑士砍落下马。

枪骑兵们也用投掷兵器,这是难得的经历,这里不是训练场,自然也不会有太多危险。

很多枪骑兵都是从容瞄准,测算着风力和距离,然后把投枪掷出,接着看到投枪刺透人体,把马背上的骑士带落下马。

也有人掷出铁骨朵,这种沉重的投掷兵器曾经是鞑子铁骑的利器,在战场上鞑子骑兵用它收获过无数条人命。

现在被枪骑兵拿来对付这些逃走的敌人,被砸中的人毫无例外的筋骨断折,口中狂喷鲜血。

也有战马被砸中的,砸到战马后会发出轰击般的闷响,然后马儿在原地软软的倒地。

如果砸到了头部,就是闷响之后,马儿立刻仆倒,马上的骑士也被压在身底。

这样一直往前追逐了十余里,直到再也看不到一个逃骑为止。

无数的蒙古鞑子横尸旷野,他们身上的箭囊多半还是满的,箭矢插的满满当当。

这些人在临死的时候都没有想起来要射箭还击,三个箭囊最少装满了二百支以上的箭矢,现在这些箭矢毫无用处了。

十余里方圆的地域之中,人尸和马尸层层叠叠,可称横尸遍野,乌血在地面流淌,渐渐浸入黑黄色的泥土之中。

无主的战马开始还在悲鸣,现在战场上的动静小了,这些战马开始三三两两的散乱在草原上吃起草来。

重伤者在"shenyin"着,轻伤的也在哀嚎,加上受伤战马的悲鸣,整个战场犹如鬼域一般。

虽然正值夏天,太阳光线炽热,但当身处于这样的战场上的时候,却叫人心生寒意,感觉无比的恐怖和惊慌。

经过浮桥过河的辎重兵越来越多,刚刚在河岸射箭的蒙古弓手要么被打死,要么已经选择了投降。

河里漂浮着很多具尸首,下游的小船不停的捞取浮尸上岸,如果发觉是鞑子,用直接用铁勾勾上岸,然后当即斩下脑袋,把尸身推在一边,等着做进一步的处理。

河水还是赤红色,整条几里长的河面都散发着浓烈刺鼻的血腥味道,浮尸不停的从上游飘下。

在几座浮桥之下和河边的芦苇从中的尸体最多,不少尸体俯首趴着,如果不是这样的场面,更象是趴在河里游泳或是玩水。

岸边不少鞑子都跪下请降,不少民夫从浮桥上过来,他们气愤难当,在刚刚架桥时最少有二三百人,包括相当多的民夫被射死了,受伤者过千人。

他们用手中的造桥工具开始痛殴那些投降的蒙古鞑子,打的那些人满地打滚,发出哀嚎和惨叫声。

张云看到这些,只是冷冷的把头扭开。

血债血还,这些跟着建奴寇边的鞑子们,杀起大明百姓可是没有半分手软。

发泄过后,殴打终于停止,骑兵们也停止了杀戮,把散乱的蒙古人打在一起,几百人一堆,喝令他们跪下等着处置。

有一些人可能是发觉了亲人或是本部台吉的尸体,虽然跪着,但开始扯着胡子哭泣起来。

哭声感染了很多人,当张云和大多数人通过浮桥渡过河,踏上战场的时候,仍可见伏尸处处,而哭嚎的鞑子声响震天,令人感觉悲泣难当。

黄宗羲和王夫之等士子也跟随过来,其实他们原本可以不来,但身为文人也有些边塞情节,想象中的唐人边塞诗打仗的情形始终不曾得见,所以过来观看。

结果战场的惨状,令大多数作呕。

看到王夫之等人面色发白,张云道:“而农兄,兵凶战危,此乃战争的常态。”

王夫之还是长叹道:“这种场面,我感觉这一生我见识过一次就足够了。

实在惨绝人伦,不论是我们还是鞑子,死的人都曾是十月怀胎父母辛苦带大,不论如何,我不能因为敌人死得多而感觉快意。”

黄宗羲没有说话,但也是面色凝重的点一点头。

听了王夫之的话,张云不以为然,他笑着道:“而农兄还是心肠太软,这是何等辉煌,何等壮丽激昂的场面?

我辈男儿,惟有替立功将士叫好,替他们感觉欣喜,而战死的和伤者,我们要善加抚恤,而不是悲秋伤春,作妇人之态啊。”

这话算是说的很重了,然而王夫之并不在意。

他只是摇了摇头,又说道:“今日才知,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与这些文人无病"shenyin"相比,武将们可是个个满面春风,意气风发的样子。

立下军功是其他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这一战过后,下面的仗就好打多了。

:,,gegegengxin!!

第四百八十四节 请秦督见谅第二百零七节 吾心甚慰第五百三十四节 内外有别说点什么说说感谢和感言第二百一十一节 史上第一利器第五百八十八节 衮衮诸公第六百五十九节 初临台湾第一百四十三节 识人不明第二百二十二节 汉蒙一家亲第二百五十六节 水师革新第六百二十一节 怎地一个了得第一百八十三节 进退两难第五百七十五节 擒拿鳌拜第二十四节 男儿行,当暴戾第二百五十五节 巡视水师第二百六十三节 私盐之利第二百二十节 以弱胜强第二百二十二节 汉蒙一家亲第二百二十九节 家宴第四百一十八节 南洋局第五十九节 斥候遭遇战第五百七十一节 父子对谈第四百三十三节 规矩第三百六十七节 一触即发第四百一十九节 无耻之尤第二百九十七节 重启锦衣卫第一百一十节 狼行千里第六百六十五节 兵发吕松第三十六节 义女柳如是第五百五十八节 碾压鞑虏第四百五十七节 构建精锐(二合一)第四百四十六节 一家哭总好过万家哭第四百三十六节 崇祯也分赃第二百五十二节 佳人风情第六百五十三节 辽东渐定第四百五十四节 崇祯有点变坏了第三百八十节 大明第一人第九十六节 欺软怕硬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第五百八十节 勇武第一百零八节 黑暗第二十二节 考察谋划第三百四十八节 三份密疏第五百二十节 无病呻吟第三十二节 客栈偶遇第五百九十三节 伏击圈第六百四十五节 齐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三百八十一节 不要怕,你也有后台嘛第六百一十七节 奸猾吴三桂第三百九十节 检阅第六百四十七节 离京之际第三百四十五节 此生无憾第六百五十四节 葡萄牙人第六百五十九节 初临台湾第五百零二节 以夷制夷第六百一十七节 奸猾吴三桂第二百五十八节 无敌水师第五百零九节 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第二百七十九节 琉球使者第四百九十一节 背水一战第二百九十五节 大公无私第一百九十八节 颜继祖的作用第四百零五节 要狠第二百五十四节 硕果第五百七十九节 小试牛刀(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第二百五十二节 佳人风情第二百六十八节 逃脱第五百七十一节 父子对谈第五百七十四节 以命相拼第七十节 筹备第六百二十五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二百六十九节 自力更生第五百三十五节 不禁折腾第一百一十节 狼行千里第四十三节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四百零一节 军令如山第五百六十四个节 此生无憾第二百零五节 歪理邪说第五百三十九节 一力降十会第四百三十五节 大明之危,万历之始?谬矣!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第六百一十一节 大战前奏第五百一十九节 干翻他第一百四十节 不负此生第四百六十六节 利益均沾第三百三十二节 众志成城第一百九十九节 崇祯的步骤第四百零六节 妾身不在乎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六百三十四节 不死不休第三百零九节 杀是为了不杀第四百二十九节 部队变革第二百零一节 崇祯的手段第五十四节 借我三千骑第四百八十九节 三件大事第一百九十三节 奏对崇祯第一百节 君臣奏对第一百四十二节 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