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放出风声

回到滦州之后,袁肃又在滦州这边设下宴席,算是正式迎娶张涵玲的婚宴。

不仅滦州本地的官僚士绅纷纷赶来祝贺,保定、天津、北京等地的一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也都大老远来到滦州赴宴。袁世凯特别吩咐长子袁克定、次子袁克文以及袁克良等人做为袁家的代表赶赴滦州,在北京的张伯驹以及几位中央政府的部长、次长,全都在应邀之列。

宴席接连摆在了三天,整个婚礼的进程这才慢慢告一段落。

在送袁克定等人返回北京时,于火车站月台之上,袁克定倒是告诉了袁肃一些消息,并且还是关于袁肃之前申报成立中央陆军第一兵团的进站。总统府军事参议处已经进行了初步讨论,对于成立兵团一级的作战单位是有很好的意向,在大前天的时候刚刚报到陆军部那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月底之前便会有答复。

袁克定的这番话显然是袁世凯特意吩咐的,袁肃相信这同样是一种暗示,其实袁世凯如果真的希望成立兵团作战单位,根本不需要拖延那么长的时间。

即便如此,袁肃也没有感到失望,相反还对袁克定说了一些好话,表示一切听凭中央政府的决定,哪怕最终不能通过自己的申报也无妨。

袁肃原本打算在婚礼结束之后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只可惜前前后后在开封、项城、滦州折腾的太久,他着实没料到前来捧场的宾客会有那么多,单单百桌宴席就摆了十天。就在送走滦州这边宾客的第二天,司令部便收到了欧洲发回的最新消息,德军与英法联军在马恩河爆发了大型会战,战争至今只进行了十多天,双方伤亡情况已经超过五万。

他当然不会在乎欧洲战场上的伤亡情况,马恩河战役的爆发意味着欧洲正式进入大规模交战阶段,而用不了多久日本就青岛德军基地也会发起进攻。不得不说,他从两年前在滦州立足之初便已经在思考青岛问题。

不仅如此,在对袁世凯称帝一事上面,他也认为与青岛问题有很多交叉的地方。

于是在九月三日这天,袁肃专程邀见了英国外交代表雷诺森。前几日的婚礼上,雷诺森同样是有到场参加,他当时与雷诺森也暗示了接下来会有重要事情单独约见的意思。

这次见面的地点就在雷诺森居住的西城花园,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西城花园渐渐成为了滦州的一个社区代名词,就像是北京的东交民巷一样,这里居住着的全部都是金发碧眼的洋人。西城花园的建筑风格各式各样,有中国传统的大宅,也有新建立起来的西洋别墅。除了雷诺森之外,还包括袁肃的军事顾问团,前来投资的英国商人、传教士、学者和一些旅居到此的普通西方人家。

雷诺森的宅院是古朴的中国式大宅,不过却在院子中单独修建了一栋两层高的小洋楼。他便在将袁肃迎接到这栋小洋楼,于一楼落地窗前的小厅里准备了英国的红茶。

喝了半杯红茶,又与雷诺森闲聊了一些关于洋河水库工期的话题,随即袁肃便切入了正题。他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问道:“雷诺森先生,听说最近你们英国驻华公使与日本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似乎是在针对驻青岛的德军密谋一些计划,对吗?”

事实上英日针对青岛德军的问题早在去年便已经开始谋划了,当然,去年是正式开始谋划军事行动,而在英日形成同盟之初,原本就是为了警惕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势力。

雷诺森并没有显得很诧异,英日联盟在远东地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矛盾更因为战争的爆发而再也不需要任何遮掩。他耸了耸肩膀,笑着说道:“袁将军为何对这件事很感兴趣?这似乎不算是什么秘密了,这段时间日本公使也在频频与贵国大总统接触。我们大英帝国驻扎在威海的部队早已经正装待发,相信远东地区战事很快也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了。”

袁肃表情严正,语气渐渐显得认真起来,他说道:“我想你们英国政府应该很清楚一点,青岛毕竟是我们中国的领土,你们英国和日本接下来的行动将会是对我们中国主权极大的挑衅。今天我来与雷诺森先生你见面,就是希望能够保证中英双方的友好能够维持下去,不希望因为一些外交上的误会而导致不好的情况发生。”

雷诺森呵呵笑了一阵,然后端起茶壶给袁肃的茶杯倒满,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袁将军,如果今天您是来与我谈这个问题的话,实在是很抱歉,我只能说这完完全全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而且外交部也绝对不会允许我这边插手。此外,我想,即便现在袁将军亲自去找我们的公使先生,相信也是不可能有所改变。”

袁肃盯着雷诺森,用一种威严的口吻说道:“雷诺森先生,你难道没有听明白我的话?”

雷诺森微微皱了皱眉头,他注意到袁肃脸色和语气的变化,回想到刚才的对话似乎确实是有一些不妥。即便大英帝国的外交力量要远远高于中国,可当着中国官员的面多多少少还是应该有一些最基本的礼貌,不管会不会因为言辞不当而闹出大矛盾,眼下欧洲战事已经拉开帷幕,在任何对外政策上自然要各国为小心一些才是。

“我的朋友,你看,这件事是整个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矛盾。更何况我们若是能帮贵国赶走德国人,这难道不算是一件好事吗?”

“雷诺森先生,我希望你不是在把我当傻子来看待,又或者是根本还没看清楚远东这边的局势。根据我叔父发来的消息,日本公使最近与我叔父直接会谈,是在打主意在赶走德国人之后,把青岛占为己有。在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引狼驱虎,难道雷诺森先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袁肃冷冰冰的说道。

第92章 ,提前预手第84章 ,以理服人第64章 ,乌云密布第118章 ,临别之谈第24章 ,另有一手第62章 ,准备北上第88章 ,另有算盘第10章 ,各怀鬼胎第86章 ,三旅番号第59章 ,组建情报第54章 ,见宋教仁第100章 ,连夜突进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74章 ,铺路搭桥第98章 ,新的线索第97章 ,日军困境第74章 ,两淮之想第59章 ,意外事件第19章 ,见宋教仁第85章 ,初露野心第3章 ,洋商开矿第40章 ,宴席之间第85章 ,双重密谋第57章 ,对簿一谈第60章 ,酒楼遭遇第9章 ,世事难料第83章 ,亲去隆庄第53章 ,一战阴影第83章 ,颇有深意第97章 ,另有剖析第78章 ,淮安部署第67章 ,撮合婚事第1章 ,江湖义气第89章 ,壬子新年第51章 ,谋将加盟第18章 ,一时冲突第54章第52章 ,各有意外第28章 ,两头态度第71章 ,英式装备第46章 ,北洋暗流第59章 ,意外事件第91章 ,唐海重工第45章 ,一念之间第40章 ,鸿门宴间第12章 ,栽赃嫁祸第42章 ,一声令下第99章 ,随县之战第19章 ,最终试探第43章 ,简而复杂第36章 ,趁势而为第90章 ,第一回合第58章 ,似是而非第55章 ,战火转移第21章 ,公所典礼第11章 ,辽东反攻第38章 ,加紧提防第91章 ,唐海重工第83章 ,陷义帝制第97章 ,另有剖析第47章 ,护国帷幕第10章 ,转危为安第36章 ,官办银行第11章 ,起事前夕第83章 ,着手行动第30章 ,唐氏云南第54章第6章 ,不留俘虏第98章 ,一九一四第86章 ,不待而见第8章 ,会见蔡锷第46章 ,集权之见第6章 ,暗藏势力第77章 ,神秘来宾第39章 ,急收缓放第41章 ,当众翻脸第38章 ,会袁克定第3章 ,保境军资第24章 ,无心无意第15章 ,事发突然第61章 ,汽车公司第89章 ,先入铺垫第50章 ,遇段祺瑞第54章第46章 ,舆论攻势第23章 ,临行安排第78章 ,推举出山第54章 ,购置军火第91章 ,别有阴谋第15章 ,顺利突围第53章 ,豫南对策第88章 ,声名渐显第2章 ,昭然若揭第8章 ,会见蔡锷第37章 ,祭孔大典第53章 ,豫南对策第86章 ,给下马威第10章 ,学堂过审第58章 ,背后杀出第71章 ,炮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