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一)



天地间的肃杀气氛越聚越浓,空气也凝成一个大圆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京师的一场恶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这一日,瓦剌军的先头部队抵达京师城下,也先派出的探子细细回报了京师的守备状况,也先听了有些失望,京师守军远不像王振说的那么不堪一击。

于谦听说明军在土木堡惨败,早就暗中下令,抽调京师附近的兵力,一起守卫京师,而且又快马加鞭地传令,让地方上的军队火速赶回,迎战也先,守卫京师!

也先有些沮丧了,恐怕自己在于谦的手上讨不到好处,但自己刚刚大获全胜,士气高昂,要是撤兵的话,以后永远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他下令,让瓦剌兵先驻扎下来,伺机出战,自己苦思冥想,等待战机,然后寻隙进击!

明朝朝廷这边,众臣听说皇上已为也先所擒,京师也被瓦剌大军包围,登时人心惶惶,在朝廷上争吵不休:有人建议迁都南京,暂避瓦剌兵锋,他们认为现在京师只有十余万老兵弱将,根本不是也先的对手,皇上亲自带去的五十万大军尚且一败涂地,这十余万人跟也先对抗,岂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监国王爷朱祁钰六神无主,问于谦道:“于卿,你看现在该怎么办?”

于谦朗声道:“王爷不必惊慌,现在有人主张迁都,臣立即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现在的敌人不是鞑子,而是我朝害怕鞑子的心思,是一些守城之将不思守城,一味主张南逃避敌的歪主意,坏心思!”说道高亢处,他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朱祁钰慌忙叫道:“于卿,能守住京师吗?”

于谦声振屋瓦:“王爷,我朝一定能守住京师!”他慢慢转过身来,似乎是对群臣解释,又像是给朱祁钰吃定心丸:“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应该知道前朝的宋室吧,宋人在金兵的步步紧逼之下,弃都南迁,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了吧,宋朝皇帝偏安一隅,乐不思蜀,眼见国土沦丧,民不聊生,他们仍然花天酒地,时时不忘纵欲享乐,最后国破家亡!我朝能步他们的后尘吗,大明朝的基业怎能毁于我们这些人的手中?只要我们一心想守住京师,鞑子兵锋再利,又能奈我何?现在我们应该鼓励京师军民,和他们团结一心,保卫京师!鞑子再强,也会在京师吃一个大大的败仗,大明必胜,鞑子必败!”

朱祁钰心下稍安,道:“于卿,本王命你接管京师的一切守备,大明军队随你调用,只要你能保住京师,一切听你指挥!”

于谦当仁不让,大声道:“王爷放心,微臣必不辱使命!”

朱祁钰长舒了一口气,笑道:“于卿,你还有何需求,尽管开口,本王能帮你办到的,一定为你办好,顺便助你一臂之力,让你安心守城!”

于谦道:“王爷,石亨原本立下赫赫战功,只因在大同寡不敌众,所以远道赶回京师求救,皇上一时受王振所惑,没有重用他,现在石亨无事可做,赋闲在家,眼下京师守城正缺人手,臣求王爷让他官复原职,助臣一臂之力!”

朱祁钰面露难色:“皇兄临走时,再三叮嘱本王,不可重用石亨,这样吧,本王折中一下,封他为右都督,掌管五军大营,助你守卫京师!”

于谦大喜,只要石亨帮助守城,是否官复原职,他自然不敢深究,道:“多谢王爷,如此甚好,王爷,如果没有什么事,臣请先行告退。”

朱祁钰笑道:“本王没有什么事了,你快去想个办法,打败鞑子,守住京师吧。”

于谦领命,躬身退出,快步回府,低声对一个属下道:“快请石亨将军。”那手下应了一声,自去传令。

过了一会,石亨迈着大步,走进于府,于谦快步迎出,二人寒暄一阵后,分宾主坐定。

于谦笑道:“恭喜恭喜,右都督,我向监国大人说了,虽然没能让你官复原职,但现在王爷封你做右都督,和我一起保卫京师!”

石亨淡淡一笑,不能官复原职,他多少有些失望,但现在也不好说什么,跟着于谦笑道:“于大人,多谢你的厚爱,屡屡相助,小人如何敢当?”

于谦哈哈大笑道:“右都督,你我之间何必客气?好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我知道你有本事,现在京师被围,你有办法解围吗?”

石亨听了,淡淡一笑,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于大人,现在京师有九大城门,鞑子要想进城,必须先过了九大城门这一关,所以,只要我们守住这九大城门,京师就能够安然无恙,这样一来,我们拖住了鞑子的后腿,等到地方上的军队赶回来,成了我们的援军,那时强弱之势逆转,鞑子怎能挡得住大明军?现在他们围得我们水泄不通,那时就该我们关门打狗了。”他久经沙场,这番话一语中的,句句在理。

于谦微微笑道:“我们如何守住九大城门?”

石亨笑道:“九大城门之中,正中间的德胜门是最宽阔的,据我猜想,鞑子定会千方百计地攻破此门,他们的长处是骑兵的速度很快,冲击力极强,所以鞑

子想要进城,就必须找一个宽阔的城门,好让骑兵一拥而入,此其一也;二来鞑子远道而来,一旦开战,定然不敢在门外久战,他们的粮草可能供应不上,所以现在鞑子按兵不动,想必在等后方的粮草,而鞑子要想进城,又不敢只派一小部分人先来试探,他们定会倾巢出动,人多就可能挤成一团,也先会找一个宽阔的城门,好让鞑子兵快速进城,以免自乱阵脚,所以德胜门是破敌的关键。鞑子人太多,全部进城会花一些时间,只要我们在德胜门设下埋伏,先放他们一部分人马进城,作为诱饵,鞑子戒心一去,我们趁机猛攻他们的中间部分,那时外边的人进不来,里边的人出不去,再让神机营火炮猛轰,这样一来,鞑子敢来一万,咱们就炸他一万,敢来两万,我们也叫他们留下两万人头!”

于谦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拍手大笑,忽的想起一事:“万一鞑子反应过来,我们岂不是要受他们前后夹击?”

石亨淡淡笑道:“于大人,这你不用担心,到时我亲自在城楼上督战,只要我们掌握好分寸,放进来的鞑子足够吸引也先的大军,又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如此就够了,只是这里面有个麻烦——如何吸引他们的先头部队上当入城。鞑子现在很沉得住气,我们又失去了主动权,现在贸然出战,对我们很不利,万一地方上的军队还没赶回来,鞑子的粮草先运过来了,那时也只好听天由命了,现在趁鞑子粮草还没运到,我们就得吸引他们,让他们出战,只有这样,后面的计策才能派上用场。”

于谦笑道:“这个容易,你一定想好了对策,快快说来,我好去准备准备。”

石亨面露难色,苦笑道:“于大人,这个有点麻烦,但只要你舍得,那就比较容易了,我在大同时,曾细细研究过也先的攻城办法,他攻打城池,一向先派出俘虏,扰乱对方军心,然后乘隙进击,这一招极其阴毒,我也没想好万全之策。”

于谦倒吸了一口凉气,冷冷地道:“鞑子如何用俘虏乱我军心?”

石亨道:“也先这一招是学成吉思汗的,他们会抓大量老百姓,充当俘虏,等到攻城之时,驱赶俘虏前行,等俘虏来到城下,城门上的守军稍有妇人之心,顾及百姓的性命,打开城门,鞑子就会浑水摸鱼,溜进城中;如果守军不开城门,他们就杀掉老百姓,而老百姓是守军的衣食父母,城上守军眼睁睁地看着同胞惨死,军心就会大乱,鞑子就会趁隙出击。”

于谦厉声骂道:“够鞑子,好狠毒!不行!不能让鞑子害我大明百姓!”

石亨淡淡地道:“于大人,我想了很久,现在才想出一条计策,勉强能对付这招,我们将计就计,用老百姓做诱饵,吸引鞑子上当……”

于谦毫不迟疑地打断他:“不行,不能让鞑子害我大明百姓,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让鞑子上当?”

石亨道:“于大人,请你冷静地想一想,几十个老百姓,跟大明朝全国的百姓相比,孰轻孰重?现在鞑子不出战,恐怕就是因为抓不到俘虏,所以才不敢出战,大人,战机稍纵即逝,万万犹豫不得啊。”

于谦一字字地道:“我们拼命守住京师,正是为老百姓着想,只要京师城门没有被鞑子攻破,我就决不让鞑子逞凶,动我大明百姓一根毫毛!我们要是连百姓都保护不住,守这城门又有何用?”

石亨见于谦动怒,连忙好言劝慰:“于大人,请容我好好想想!”

于谦转过头去,抬头望向屋外的天空,一言不发。

石亨想了一会,道:“于大人,我们可以不用老百姓当做诱饵……”

于谦大喜过望,低下头来,喜上眉梢:“真的?”

石亨垂下头去,颤声道:“于大人,我们用守城的士兵作诱饵。但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守卫力量又会减弱,鞑子也会起疑,要想让他们上当,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于谦听石亨用士兵做诱饵,心中暗暗想到:“难道这些士兵就不是大明的百姓吗?”但他不想让石亨太过难堪,神色渐渐恢复平静,反问道:“非用诱饵不可吗?”

石亨道:“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在大同的时候,眼见鞑子一天天强大起来,我就派人专门搜集鞑子的情报,也先的战法,我也了解了不少,我曾仔细捉摸过也先的心性,现在鞑子在土木堡大获全胜,照平常的做法,也先早就乘胜追击了,但是现在他沉得住气,这里面定有蹊跷,据我推测,因为没有俘虏做开路人,也先不敢贸然出击,所以他在等待时机,可是像这样拖着,我们耗不起啊,恐怕等地方上的军队来了,鞑子一听到风声,就夹起尾巴逃了,这样的话,我们伤不到他们的筋骨,他们长不了记性,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鞑子逃回去,喘过气来,还会来扰大明,遇上这样的对手,我们防不胜防啊。”

于谦耐心地听石亨把话说完,知他说得有理,但自己身负保卫京师的职责,一向爱民如子,现在情势所迫,要让老百姓羊入虎口,自己怎能忍心如此损民利己?再说,又有哪个老百姓不

爱惜自己的性命,肯心甘情愿地送命?

石亨跟于谦交往久了,渐渐了解他的心性,知道现在不能多说,一切都得于谦自己拿主意。于谦心潮起伏,忽道:“把鞑子引进城后,能不能想法救下百姓的性命?”

石亨一愣,这问题他从来没有想过,低头思索了一会,忽的抬起头来,却见于谦满脸喜色,正要对自己开口说话,他当即闭口不言,只听于谦笑道:“我有办法了,这样吧,我们先在城内埋伏士兵,准备接应百姓,反正是故意放鞑子进城,又不对他们立即动手,正好让伏兵掩护百姓,右都督,你意下如何?”说着满脸喜色地望着石亨,

石亨跟于谦想的差不多,当下笑道:“大人高见,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于谦忽的想起一事:“听说鞑子此番前来,带了三十多万人马,而我们只有十万军民可用,这样一来,恐怕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右都督,你想个办法,让也先尝尝全军覆没的滋味吧。”

石亨笑道:“现在敌众我寡,能把鞑子打退,就很不容易了,大人还想杀得他们片甲不留?这样吧,我们各个击破,鞑子这么多人马,前后未必能照应的周全,我们集中兵力,趁他们有人掉队,就上去围而歼之。要想杀得鞑子一败涂地,定要出一支奇兵,现在德胜门外有埋伏,要是有人从侧后攻击也进,砍断也先的左膀右臂,那么也先定会全军覆没!”

于谦听了,心下大喜,不住点头称赞,待石亨说完,笑道:“这样吧,你快去五大营,跟那里的将军商量一下,好好准备德胜门一战,我去想法子,找到一支奇兵,我们一定要杀得也先一败涂地,让鞑子长足记性!”

石亨见状,笑道:“既然如此,末将告辞了。”说完转身退出。

于谦目送他远去,随即抬起头来,深深吸了口气,笑道:“我也该和九个城门的守将商量一下了。”当下匆匆出府,前去寻找守将,商量守城事宜。

京师东面的三个村庄,现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也进听从也先的命令,亲自带兵,从东面杀气腾腾地袭向京师。

不料朱祁镇为凑够五十万大军的人数,几乎将京师周围的防守力量抽空了,这样一来,也进捡了个大便宜,一路东进,几乎没遇到明军的抵抗力量,当即下令加速行军,此时他所率领的瓦剌兵,已经赶到京师附近三个村庄的交界之处。

这三个村庄分别有一只“虎”:刘村的刘虎、张村的张虎、李乡的李虎。“三虎”的父辈就是结义好兄弟,到了他们这一辈,更是亲如手足,“三虎”身强力壮,武艺高强,而且各有一手拿手绝活:刘虎会舞狮子,张虎最拿手的是跑马,李虎专造花炮。当地村民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张村的马,李村的花,刘村的狮子人人夸’。

也进率领大军,一路快马加鞭,到了这三个村庄交界处,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了:也先率领中路军,跟明军正面交锋,也先就以此为借口,把多数粮草给了中路军,也进东路军的粮草一开始还能撑一会,现在却捉襟见肘了,没有粮草,人马饿着肚子,如何打仗?

也进听说也先在土木堡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他也想打一个大胜仗,捞一些军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瓦剌人面前,挺起胸膛,抬起头来,以免被也先比了下去。否则,在瓦剌人面前,他一辈子也会抬不起头的。

也进一向足智多谋,现在遇到了麻烦,听说也先也在京师外面停了下来,似乎粮草也不够了,现在问他要,多半白费口舌,不如省些力气,免开尊口罢了。要是现在退兵的话,这个麻烦也就迎刃而解了,反正这里离瓦剌边境也不是太远,只是这样的话,两军交战,自己不战而逃,回到瓦剌,笑也被人笑死了,哪还有脸说话?为今之计,只有以战养战,就近搜刮汉人的粮草,才是解决这个麻烦的上上之策。

主意打定,也进叫道:“传令,叫这里所有的汉人把粮草交出来,有牛羊马匹的也一起交上来,若是有人胆敢藏私,格杀勿论!”也先早就对明朝怀有野心,他和也进一起学说汉话,了解汉人的风俗传统,因此他兄弟二人汉语比较流畅,说起汉人的典故,他们也不陌生。

瓦剌兵四下呼喝喊叫,逼着村民交钱纳粮,送马献羊,一时之间,只听得到处人喊马嘶,乱成一团。

三个村的村民们被激怒了,他们早就听说过瓦剌兵先前的暴行,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临走时还到处放火,鞑子所过之处,都已经化作片片焦土。

村民们立即聚集起来,准备反抗鞑子,经过简单的商议,大家一致推选三虎为首领,三村的村长作为他们的副手,帮助他们出谋划策,一起赶走瓦剌兵。

三只虎商量一番:瓦剌兵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只有先避开他们的锋芒,趁天黑之时,暗中偷袭,才能打退鞑子,守好家园。

三虎决定各用拿手绝活,杀鞑子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先虚与委蛇,交上一点粮草,敷衍了事,等到天黑入夜时,再跟鞑子细细算账。

(本章完)

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四)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二)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三)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五)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三)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三)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三)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四)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六)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一)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三)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五)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四)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二)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三)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三)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二)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六)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六)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二)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六)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三)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一)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二)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一)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二)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二)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三)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五)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二)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一)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五)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四)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五)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五)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一)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五)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五)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二)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一)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五)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七)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二)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一)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三)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一 )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六)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二)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一)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一)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三)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一)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三)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六)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五)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六)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四)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四)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四)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二)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一)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三)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五)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四)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四)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二)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七)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一 )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四)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二)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二)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五)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六)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五)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一 )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四)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三)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四)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二)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四)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三)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一 )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三)第四章 贤相辅国多事秋(三)第五章 夺门恩怨乱未休(四)第六章 廿年风云化水流(五)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一)第三章 京师忠臣驱鞑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