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从石几走上了讲台,为我们呈现第一位历史人物。他首先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的时候,爷爷常给我讲,‘感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互相感恩,才建立起了信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才让每个人都拥有安全感。因此践行感恩的人,会被人们格外地尊重,而奉行感恩的孝道,也就成为了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底色。’
“等我学会看书的时候,我知道了‘士为知己者死’这么一句话,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拥有特别光辉的人格。后来,我知道了越来越多肯为报恩而付出生命的故事,这让我留心到了那一个特别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特别崇尚信用和气节,不仅有豫让、荆轲这样悲壮的刺客,甚至还有傻傻的尾生。他们竟然和圣人们一起记录进了国史,流传千古。这是一个侠义之人的黄金时代,一诺可值千金。
“未来科技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影像,也看到了少年韩信的家院。篱笆围起来四间茅草屋顶的小土房,南墙上开了窗格,被乌漆嘛黑的木板遮挡着,支起来能够通气。西面的两间土房早已废弃,而东面的一间灶房也结满了蛛网,灶台的瓦罐更堆积了厚厚的灰尘。剩下仅能容纳下一张床的卧房里,麻布做成的铺盖还发散着些许霉味儿。床头的草芯麻布枕头边放有几卷竹简,书简上面刻着小篆,一卷是《司马穰苴兵法》,一卷是《孙子兵法》。
“韩信刚从外面回来,似乎没有吃到早饭,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只见他从怀里摸索出半个饭团,很小口很小口地抿完,然后来到井边,打上一桶水,舀了一瓢,咕咚咕咚地喝下。
“我好奇地问小伙伴们:‘很饿的人吃东西,不是应该狼吞虎咽吗?’石头告诉我:‘偶尔饿一次的人会那样,处于久饥状态的人,会特别珍惜食物。’
“喝完水,韩信从怀里取出了一卷竹简,用树枝在地上演算着。我们拉近一看,原来是《墨经》。
“此时的韩信还不知道,自己短暂的一生,但成为了历史上最为曲折的传奇。
人生第一个转折:非帅不受,非桐不栖
“韩信就这样艰难地长大了,他判断天下将再次大乱,而熟读兵法的自己一定可以凭此契机出将入相,封邑万户。可当秦末农民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韩信却辗转在项羽和刘邦的阵营,寻找着可以真正安定天下的君主。”
“在这个人才待价而沽的时代,韩信给自己开出了很高的标价,却缺少一个能够慧眼识珠的伯乐。终于,萧何出现了。萧何告诉刘邦,‘韩信国士无双,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刘邦召见了韩信,认可了他的见识后,便直接拜他为大将军。
人生第二个转折:初露峥嵘,一鸣惊人
“刘邦被项羽牢牢地围困于汉中后,亟需韩信协助他东进突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开始了他人生里的第一场军事表演。当汉军像天军一样出现在章邯的面前时,这位名将才如梦初醒。
“为什么韩信能如此容易就奇袭成功了呢?原来,为了迷惑章邯的守军,韩信明面上让樊哙立下军令率一万军士在一个月内修复好褒姒栈道,而实际上,他却招募了一批善于攀援的巴山賨民作为跋山工程的特种兵。为了让诈技更加逼真,韩信在褒姒附近的山头遍插汉军大旗,仿佛集结的大军只等栈道修复便会从这里发起进攻。而真正的奇兵,则趁着夜色顺着巴山賨民在白天翻越秦岭时留下的绳梯安全地翻越了险阻。时值八月,草木茂盛,即便秦军有哨探巡视,也无法察觉到这些绳梯的存在。就这样,汉军迅如雷霆般袭击了陈仓,打得秦军措手不及。
“平定三秦后,刘邦所率领的汉军在诸侯中声名鹊起,诸侯们也都开始向暗中刘邦示好。一股反楚的力量渐渐形成,刘邦被推举成这股力量的带头大哥。此时,为了避免汉军被项羽当成头号敌人来针对,刘邦在明面上继续做着项羽的小弟。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刘邦将齐、梁二地递交给汉军的反叛同盟书献给了项羽,并附信道:‘汉王平定三秦只是为了讨回义帝赐封的关中王。若项王能遵循之前同义帝的约定,汉军就不再东进。’
“在这个诸侯们纷纷反楚的节骨眼上,楚军忙的像救火队员一样,四处发兵解患。因此,项羽只能暂时放弃西进攻打刘邦的打算,先率军北进攻打齐国。项羽的军队在齐国烧杀抢掠,彻底地激起了民愤,齐地百姓开始自觉地抗楚。楚军被迫胶着在齐地,进退两难。各路诸侯觉得此时有机可乘,便开始蠢蠢欲动。
“于是,公元前205年的春天,汉王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兵马,号称五十六万人,向东进兵讨伐楚国。与此同时,韩信被留在了关中,继续围攻废丘,汉中三秦唯一尚未被收复的地方。废丘被汉军围困了一年,次年春汛时,韩信让军士堵住渭水的下游,掘开河道引流渭水灌城。夯土的城池经不起河水的浸泡,废丘因此被汉军拿下。
“公元前205年4月,诸侯联军进入彭城后,像土匪一样肆意掳掠财宝和美人。联军们每天都大摆酒席庆祝,似乎胜利唾手可得。就在诸侯联军沉醉在迷梦当中时,项王已引精骑三万西行奔向萧县,疾驰赶回了彭城。面对骁勇的楚骑和项羽的雷霆震怒,六路诸侯军接战即溃,纷纷逃散。谷水、泗水和睢水里,漂满了联军的尸体,死伤多达二十万众。汉王顺着小路逃离战场后,投奔到了吕泽(吕后哥哥)驻守的下邑。在下邑安顿后,刘邦把被楚骑冲乱的汉军士卒重新收编,并下令韩信率领留守关中的剩余军力火速赶赴荥阳。得到增援的汉军再次振作了起来,击败了已是强弩之末的楚军追兵,并且把楚军牢牢地阻挡在了荥阳以东。此后的两年,荥阳成皋一带成为了楚汉两军僵持不下的主战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河汉界’。
“平定三秦,韩信惊才绝艳的指挥成为了兵家三十六计;而彭城之战,刘邦率领的数十万联军却被三万楚骑打得落荒而逃。在一个崇拜英雄的时代里,面对韩信这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刘邦再也无法保持设坛拜将时的泰然气度了。
“彭城大败后,原本依附刘邦的诸侯像墙头的草儿一样,迅速转换了阵营,重新又投靠到了项羽的身边。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国和赵国也背叛汉王跟楚国和解。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便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
人生第三个转折:兵仙降世,群雄束手
败魏
“这年8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韩信分析形势后判断:魏军为防范汉军的进攻,必然采取扼守各渡河要津来阻止汉军渡河,并向赵代等地求援。因此,韩信决定在赵代援军到达之前,以奇兵突袭魏军的指挥中枢安邑,来个速战速决。为欺骗敌人从而达到奇袭的目的,韩信派出一部分兵力在临晋征集船只,佯装出大军渡河的姿态,而主力却隐蔽集结于夏阳附近,准备从此处渡河迂回袭击安邑。汉军选出擅长横渡的勇士率先游至对岸,打掉了敌方的警戒和岗哨后,再让工程兵背负绳索游至对面,绳结连结两岸形成了几十个索道。其余士兵顺着索道用木质盆瓮快速渡河,却不会被激流给冲散。这种木罂渡军的方式,魏军万万料想不到,所以他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汉军征集的舟船上面。当汉军如鬼魅般出现在安邑时,魏王豹惊慌失措,仓皇中率军迎击,却反被韩信轻松俘虏了。魏地平定后,河东50余县被改制成为了汉军的河东郡。
“安邑之战,虽然只是个小规模战役,但是对当时的战局却起了巨大的影响。汉军凭着从魏军占领的河东、太原等郡,可以经略赵代,进攻燕齐,形成从北面包围楚国的战略优势。
“韩信拿下魏国后,又向刘邦请兵三万,继续向北攻击赵国和代国。张耳曾经略赵地多年,拥有自己的耳目。汉王便让他与韩信一起,共同领兵东进。汉军稍用诱敌之计,就打垮了代国的军队,在阏与生擒了夏说。韩信破代后,汉王就立刻派人将韩信刚训练好的精兵调回荥阳,补充自己快被楚军消耗殆尽的军力。
伐赵
“韩信上书刘邦,‘兵不宜缓,我军破代后应立刻调集兵力迅速袭击赵国,以免陈馀先手反扑造成我军的被动。臣与张耳愿收集代军降卒两万多人,东进伐赵。’刘邦看信后,觉得韩信开始膨胀了,用两万人去攻打赵国二十万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刘邦并没有拒绝
韩信的理由,便同意了这个伐赵计划。
“井陉关背负太行,遥对华北平原,扼晋赵交通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井陉,因其地势四面高、中部低、下视如井而得名。太行山为褶皱断块山,东麓有大断层切过,因此东坡特别陡峻,跟秦岭北坡一样,难以攀登,成为晋赵之间交通的大阻。但是太行山内部有许多的断裂带,一些沿断层谷发育的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山脊,注入华北平原,它们为太行山东西两方交往提供了天然孔道。井陉便是这样一条孔道。虽然井陉两边石壁峭狭,车不能方轨,骑不能并行,险厌难行,却成为了行军打仗的必经之道。
“赵王歇、成安君陈馀听说汉军要来袭击赵国,于是在井陉口聚集了十多万兵力严阵以待。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如今又以张耳辅助,准备来犯。眼下井陉这条道路,战车无法并驶,骑兵不能成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里,运送粮食的后勤也必定会远远地落到后边。请您拨给我奇兵三万,从隐蔽小路行进去拦截汉军的粮草。而我们大军则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不出。奇兵截断汉军后路后,让他们向前不能速战,向后又无处可退。在荒山野岭中没有了粮草供给,十天内汉军必然溃败。’成安君回复广武君:‘《孙子兵法》有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接连进击魏、代之后,竟然胆敢跋山涉水继续袭击我军。我军十倍于敌,且以逸待劳,还要坚守不出,于理不合。示弱不战,会让其他诸侯认为我们胆小可欺。如果其他诸侯因此对赵地起了觊觎之心,将会引发更大的祸端。’所以,成安君并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然而,成安君的这个决定却被张耳的眼线传递给了汉军。韩信闻之大喜,这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的时候,汉军被传令停下宿营,半夜又收到传令开拔。
“韩信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后进行隐蔽,并时刻注意着赵军的动向。韩信告诫这两千骑兵:‘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来追赶。那时,你们要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用汉军的红旗替换掉赵军的军旗。’
“粮官们分发给士兵们一些干粮垫饥,并传达命令:‘今天打垮了赵军后,全军进行大会餐’。将士们根本无法相信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会胜利得如此简单,相互之间嘀嘀咕咕。
“韩信对手下军官们说:‘若赵军看不到我们的大将旗帜和仪仗,就不会贸然攻打我军。因为他们自认为占据了全部地利,怕打草惊蛇后,我军主力退回到井陉狭道。我们可以先派出万人作为前军,出井陉口在河边搭建军事工程。’果不其然,远处的赵军望见井陉口前军这种背水作战的军事布阵后,嘲笑不止,却并没有趁机进攻。
“天刚蒙蒙亮,韩信的中军举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从井陉口开了出来。看到汉军的帅旗后,赵军果真打开营垒发动了攻击,双方在狭窄的井陉口激战了很长时间。在这样狭窄的地形里作战,赵军很难发挥出人数的优势。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向着河边的阵地逃跑。赵军见到汉军开始溃败,便倾巢出动争抢汉军的旗鼓去邀赏,随后又继续向汉军的河边阵地发动总攻。河边的战阵大有玄机,从远处看赵军似乎可以一拥而入将汉军夷平,但等赵军冲到阵前交锋时,后面的部队却根本无法挤入阵地进行增援。而且没有退路的汉军,异常决绝地进行着殊死战斗。
“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动后,便火速冲入了赵军空虚的营垒。当赵军久战不胜,准备回营休整时,却看到营垒里遍插着汉军的红旗。赵军惊恐万分,以为大营已经被汉军攻占了,于是纷纷逃散。兵败如山倒,汉军趁势前后夹击,彻底击溃了赵军,更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众将向韩信祝贺,并趁机请教:‘这次将军违反兵法让我们背水列阵,还下令白天打垮赵军后会餐,我等并不信服。然而,将军却果真取得了胜利,这用的到底是什么战术啊?’韩信回答:‘兵法有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们率领的将士都是新军,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他们看见乌泱泱的赵军后早就吓得逃散了,我们还怎么带领他们来取胜呢?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于死地,让他们为活命而战斗,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将领们听后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位提出用奇兵先发制人的广武君自然引起了韩信的格外重视,他下令活捉广武君者重赏千金。可当军士们将广武君五花大绑送到韩信面前,他却亲自为他解开了绳索,更待之以师礼。韩信谦恭地向广武君请教讨燕伐齐的计划,并依照广武君的计策成功地说降了燕国。
“‘韩信率领两万新军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击溃了赵国二十万大军’,这一消息传出后,天下震惊。韩信把军情的进展及时地汇报给了刘邦,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赵国。汉王应允。
并齐
“公元前204年的6月,刘邦逃出被楚军围困的成皋,向东渡过黄河,来到张耳军队在修武的驻地。到达修武后,刘邦并没有直抵军营,而是选择了客馆。天还没亮的时候,他便自称汉王的使臣,驱车驰入了赵军的营垒。趁韩信、张耳没有起床前,刘邦从他们手中抢夺了印信和兵符。刘邦拿着印信和兵符召集其他众将进行会晤,将军队重新整编后,全部发往了荥阳的前线。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道汉王驾临,震恐万分。这时,刘邦才对两人做出了安排:张耳留守赵地;韩信晋升国相,收集赵军残部后继续攻打齐国。
“于是,韩信再次率领几万临时拼凑的新军向东进发了,还没渡过平原津,就听说汉王已经派郦食其说服齐王归顺了。正当韩信准备停止行军时,蒯通却规劝韩信说:‘将军明确奉诏前去攻打齐国,难道汉王有诏令让将军停止进攻吗?倘若不进军,汉王怪罪下来,将军又如何辩解?’汉王突然抵达修武,并在韩信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带走了全部精兵,刚刚经历的这件事让韩信不得不重新斟酌刘邦的意图。自己已经落入了汉王的彀中,无论出兵伐齐与否都将会落入下风。况且,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停止进军,更是违反军法。蒯通讲的在理,两害相较取其轻,韩信只能率军渡河。
“被劝降的齐王,正在设宴款待郦生,所以并未对汉军进行防备。因此,韩信对齐国的突袭十分成功,很快就打到了齐国的国都临菑。齐王田广盛怒之下烹杀了郦生,然后逃往高密,并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韩信平定临菑以后,向东继续追赶田广,一直追到高密城西,在这里遇到了前来救援齐国的楚将龙且。齐王田广和龙且的两支部队数十万兵马与韩信隔着潍水摆开了阵势,誓要决出生死。韩信却下令士兵连夜赶做了一万多口袋,用这些沙袋装满沙土后,堆砌成了河坝,将淮水蓄起。沙坝里放置有巨木,巨木上系着绳索,被拉拔出来后,沙坝会瞬间决堤。韩信带领一半汉军渡过淮河去迎击龙且,激战正酣时却佯装败退,轻敌的龙且自然不会放过韩信。当楚军追兵差不多大半渡过潍水后,韩信发出信号令士兵拔出巨木。河水汹涌而来,截断了龙且的军队。韩信和埋伏在潍水西岸的另一半汉军立即回师猛烈攻击,将楚军包了饺子。齐王田广和留在潍水东岸未能渡河的楚军部队见势不妙,马上四散逃跑了。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俘虏了全部楚军士兵后,平定了齐国。
人生第四个转折:功高震主,饱受猜忌
“韩信派人向汉王上书,‘齐地屡起战祸,于楚汉之间反复投诚。请刘邦按照处理赵地的办法,批准自己为代理齐王,确保齐地的彻底平复。而此时,被楚军紧紧地围困在荥阳的汉王一看到韩信送达的书信,正触动了心中的隐忧,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了汉王的脚,并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你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好好地待他,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佯装醒悟,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刘邦派遣张良前往齐地,册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军队来攻打楚军。
“龙且战死后,项羽开始害怕了,派使者武涉规劝韩信:‘我们推翻秦国,只是为了恢复故国。秦亡后,本应该休兵罢战,按照功劳裂土分封,各自为王。而如今,汉王却兴师东进,意欲吞并天下。况且,汉王乃反复小人,数次落到项王的手里时,全靠摇尾乞怜来博取项王的怜悯。可当他一经脱身后,就会再次背弃盟约来进攻项王。如此贪婪反复的小人,必定容不下项王,也容不下您。您百战百胜,在汉军中如同军神一般;而汉王却被项王打的屡败屡退,到处逃串。您之所以还能被汉王所容纳,正是因为项王还在啊!假若项王被消灭了,汉王下一个就该对您动手了。您和项王有旧交情,为什么不反汉与楚联和,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您是个聪明睿智的人,难道应该甘冒风险而错过这个天赐良机吗?’韩信辞谢说:‘我侍奉项王时,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项王对我言不听,计不用,致使我背楚而归汉。而汉王却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分拨给我几万军马去创业,且与我同衣同食,言听计用,所以我才能够拥有今天的成就。士为知己者死,我不会背叛汉王。希望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
“武涉走后,蒯通也来规劝韩信,‘大夫文种、范蠡挽救了濒临灭亡的越国,辅佐勾践称霸诸侯,而勾践功成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逃亡。狡兔死则走狗烹。您带领军队横渡西河,俘虏魏王豹,生擒夏说,于井陉大败赵国,杀死成安君,以声威镇服燕国,平定齐国并击溃了楚军二十万主力,这功劳天下无二,而且计谋出众,世上少有。如今您身处臣子之位却使国君感到震恐,名望高过天下所有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请您考虑武涉的建议。’韩信同样谢绝了蒯通。蒯通之后又反复劝谏韩信谋反,引起了韩信的反感和怀疑。于是,不受待见的蒯通便装疯离开了韩信,成为了曹参帐下的宾幕,并在曹参的庇佑下度过了余生。
“韩信率领军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韩信指挥军队重重包围楚军,用四面楚歌的方式瓦解了楚军最后的意志。楚军军心彻底崩塌,无力一战,项羽突围失败后被杀。项羽一死,汉王便立刻夺去了韩信的军权。于公元前202年的年元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并任命自己长子刘肥为齐王,曹参为齐相国。
人生第五个转折:衣锦还乡,人生巅峰
“韩信受封楚王后,回到了自己的故里,不仅用千金报偿了当年赐饭的漂母,还厚待了曾经侮辱自己的少年。很多人无法理解对韩信对待此人的态度,韩信却解释道:‘此人激励了我,才使我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众人都知道为将有五德,却很少人知道为将有五危。五德固然能够使将军克敌制胜,但五危却决定了将军的生死。名将之间的角逐,正是以己之长,击彼之短。找到了对方的弱点,就如同捏住了对方的命门。昔日受辱时,我也被怒火烧得面目全非,隐忍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最终忍耐了过来,并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我不但能够避免自己弱点的暴露,还更加容易洞察到别人的弱点。‘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借助此人点化于我,所以,我不能不厚待。’
人生第六个转折:鸟尽弓藏,身陷囹圄
“然而,韩信衣锦还乡的幸福时光却并不长久,很快他就被刘邦用计擒拿了。在回京的路上,韩信对刘邦说:‘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刘邦听闻这话,终究还是过不了心里的内疚。回到洛阳后,刘邦便把韩信贬为淮阴侯,软禁在身边。这段时间里,刘邦经常和韩信聊天,并安排他和张良一起来整理兵法。两人汇总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同时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今后的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纵观整个汉朝,之所以能持续拥有长期强大的军事实力,离不开这两位军事圣贤的这次通力合作。可是这件事之后,张良却选择及时归隐,远离了朝堂是非。
“被软禁的这段日子里,韩信知道刘邦是忌惮自己的军事才能,所以夹着尾巴做人又有什么用处呢?何不率直洒脱地活着。有一次,刘邦问他,‘你觉得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实事求是地回答,‘十万人’。刘邦问他,‘你能带多少人?’韩信也实事求是地回答,‘多多益善’。刘邦听后就调侃他,‘既然你那么厉害,为什么我是君,你是臣,还被我抓了起来?’韩信很实在地回禀了刘邦,‘陛下不擅长打仗,但是擅长管理这些能打仗的人。这正是上天赐予陛下的政治天赋。’对于心机深重的刘邦,诚恳应对确实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自彭城之败后,刘邦就在心里对韩信起了防范之心,生怕自己驾驭不住,最终养虎成患。当韩信率军北伐时,刘邦就安排了曹参一路上紧密跟随,名为辅助,实则监军。刘邦更不会让韩信在一个地方单独经营太久,每当韩信练熟了一批新兵,刘邦也都会尽数抽调至荥阳。尤其在韩信提出暂代齐王时,刘邦更加无法容忍这块顶级战略要地落入韩信的掌管之中。所以,他一逮到机会就立即解除掉韩信的齐王职务,将齐地的事务委托给了曹参打理。在这样一个战乱时代,战神韩信就像一枚行走的核弹,刘邦必须保证他处于自己能够控制范围之内。
人生第七个转折:构陷谋反,功臣蒙冤
“刘邦实在下不去狠心处死韩信,吕后便替刘邦了解这个心病,更何况吕后能够借韩信的死向诸将立威。当吕后处死韩信时,他临死前说了这么一句话,‘真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话,落得如此下场,这就是天命吧!’被刘邦软禁时,韩信就已经看清了自己的命运,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在临死之前把蒯通拉下水呢?以韩信的智商和情商,这并非是一句说漏嘴的话。
“历史的真相就是,蒯通就是刘邦安插在韩信身边的间谍。刘邦带走了赵地的精锐士兵后,下诏让韩信率领一些老弱新兵去伐齐,还同时派出了郦食其去说服齐王归顺,这正是刘邦的一石二鸟之计。韩信伐齐成功,便是贪功冒进之举,因为郦生已经说服了齐国;韩信伐齐失败,自然就破除了他如日中天的神将威名;如果韩信不伐齐,这更是有违军令,可以用军法处置。无论韩信怎么选择,刘邦都有日后清算的理由。蒯通一再劝说韩信造反的举动,正是刘邦的试探。只有确定了韩信没有萌生反意,才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假如韩信一旦产生了造反的意图,那么刘邦便会让曹参直接将其剿灭于萌芽之中,就像马岱斩杀魏延那样。韩信临死前的遗言,则是在告知刘邦:我并非没有识破您高明的计谋才落到今天的田地;我没有造反绝不是因为我蠢,而是士有所为,有所不为。若不是蒯通的间谍身份,一位晚年仍要四处平叛、疲于奔命的帝王,又怎会因为蒯通一番自相矛盾的辩解就宽恕他的谋逆之罪呢?一个对萧何、樊哙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都心生疑虑、动了杀机的枭雄,怎么会不担心蒯通用同样的方式煽动曹参在齐地谋反呢?”
“汉高祖十二年(前196年)十月,刘邦击败了英布的反叛。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刘邦把昔日的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常年征战的刘邦身心疲惫,刚刚剿灭英布时中的箭伤还隐隐作痛。刘邦想起了英布反叛时所说的话,‘刘邦老了,他手下的大将我只怕韩信和彭越。可这两个人却偏偏却被刘邦自己给杀了,这如同猛虎自断爪牙。此乃天意,我的大事必可成功。’刘邦开始回忆起往昔,一面击筑,一面唱和,即兴创作了这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余下的日子里,刘邦拒绝掉医生的治疗,迎接了自己的天命。
人生第八个转折:沉冤昭雪,彪炳史册
“韩信屡率新军对战数倍于己的敌人,且总能出其不意取得完胜,被后世誉为兵仙,敬奉于武庙之中。孙子兵法有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实战使韩信对兵法的领悟不断提升,更将工程创造地利的战法运用得出神入化,真正达到了‘用兵如水’的神髓。
“楚汉相争之时,北边的冒顿单于率领的匈奴也正在崛起。如果韩信为了私利选择了背叛刘邦,与项羽三分天下,那么战乱不止的中原,如何能够抵挡住匈奴趁虚而入的大军呢?这将给中原大地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将给我们正在喘息的文明带来什么样的灾难?韩信的牺牲,看似迂腐不堪、愚不可及,却成全了公义,更换来了我们华夏民族此后几百年的和平发展时期。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疆域内,齐楚燕赵魏韩秦的名字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民族名字——汉。诚如太史公所言,‘韩信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最优秀的将军,会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掉战争灾难,而不是任由战火因自己的私欲而蔓延。一个人在历史中的价值并不被他最终得到的身份和地位决定着,而是由他对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大小决定着,因此韩信才是我们文明史上最应该被深深铭记的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