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稳步推进,一些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各地涌现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成效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以改革促发展的势头良好,我国教育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
第一,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针,始终强调把教育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
署,在健全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促进教育公平体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这完全得益于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注入的活力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
第二,教育改革是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我们积极适应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在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上迈开新的步伐。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是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制度和体系自身完善,而且作为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与社会事业领域中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相互配合、协同创新,不断为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全局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第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可靠保障。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纪之初的1000美元上升到目前的6000美元以上,社会开始由生存型消费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更好的服务国家社会的愿望愈加迫
切,也更为多样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因此,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核心目的就是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今后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进一步激发各方支持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许多问题解决起来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职责,涉及多种政策配套,涉及多方利益调整,靠原来的单项改革办法或局部突破套路已难以奏效。教育改革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各地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一些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到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和全球视野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观点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办法推进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不断增强教育改革的自觉性、紧迫性、坚定性,在继续深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改革意识,提振教育改革信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贯穿教育工作始终,扎实把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