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英和江立两兄弟先行护送柳氏回来。
等到权氏回青山村时,身边跟着的除了张二,还有个面生的中年男子。
权氏在苏州府逗留了近一个月,拉回了满满一车的东西,除了小权氏送上自家绸缎布匹,还有权氏自己置办的一大堆物件。
曹家院内一阵忙乱,临近午时才算安置妥当,杨彩芽和翠花前脚才跟着权氏进了曹家上房,白叔和柳氏后脚回到家,抬脚就进了西墙小门。
一番寒暄过后,见人都齐了,那面生的中年男子才躬身见礼,由张二引见给杨家众人。
窝在杨彩芽怀中的玉娘好奇的歪着头看向那人,杨彩芽也暗暗打量起来。
原来这位就是黄大掌柜推荐给曹卓的陈大管事。
看着年岁和黄大掌柜不相上下,只是不似黄大掌柜中年发福大腹便便,浑身都透出股精干的气质,言行举止间却无黄大掌柜那样重的商人气,说话礼数都不像是小家出身
。
无论是面对权氏,还是面对杨家人,态度恭敬中带着忠畏之心,话说的滴水不漏。
也不知原来是做什么的?
杨彩芽探寻的目光落在陈大管事身上,陈大管事垂手侍立,听张二话音落下抬起眼来,正撞上杨彩芽的视线,短暂一愣后,回了个恰到好处的微笑。
杨彩芽眉梢微动,就听陈大管事话音带笑,“这次小的护送老夫人回来,也是得了老爷的吩咐,向亲家禀报苏州府新宅的情况。”
曹卓官拜从五品上,等曹卓一成亲,权氏就成了老夫人,曹卓和杨彩芽就升级为老爷和夫人,陈大管事这是提前换了称呼,以示恭谨。
起了话头后,陈大管事就恭声将苏州府这段时日以来的事说了。
新长史府虽是由权氏领头打点的,却也不可能让权氏事事亲为,不过是让权氏坐镇那个主意罢了,实际跑腿安排大小适宜的真是陈大管事。
权氏启程回来之前,新长史府已经由买下时的两进院落扩建成了四进院落,定做的家私采买的器皿交到了陈大管事手上跟进,估摸着年前就能全部搬进新宅,安置清楚。
至于摆放及洒扫等琐碎事务,权氏已经买了几个粗使婆子,回头听张二派活计——陈大管事和现长史府的人暂时还要留在曹卓身边,张二已经正式调去了新长史府,领了个外院二管事的司职。
成亲时候的新房布置,明年二月初陈大管事还会另外派人过来,接权氏过去主事。
陈大管事说完家务事,见杨家人没有话要问,便冲袖袋中掏出一张对着的纸笺,想了想直接交到杨彩芽手上,“老爷惦记着学堂的事,这是老爷送给学堂的书籍。杨二姑娘凭着这份书单,直接拿去镇上的书局,让书局按着单子直接送书去学堂即可。”
青山镇最大的书局是苏州府那里开过来的分号,非孤本非大家书画的一应书册,就算分号没有存货,也能凭书单冲苏州府总号调货。
曹卓这份礼送得实在,还替杨家省了人力。
杨彩芽看了权氏一眼,见她笑着颔首,才起身谢过接下。
陈大管事也看了权氏一眼,见她和杨家一点不外道,便知黄大掌柜所言不虚,曹家和杨家交情比外人所看的还要深厚,便也不再出言请示权氏,又拿出几张黄纸,展开一一跟杨家人报过地段面积,笑道,“这些都是老夫人亲自去看过的,苏州府周边农庄紧缺,这几处虽田地少了些,出息却还稳定,庄子也齐整,平时小住散心都是合适的。”
杨家托权氏帮着相看陪嫁的田产,没想到是陈大管事接了这件事。
权氏这才开口,“李二哥介绍的牙侩帮了不少忙,没少替我们跑腿相看,最后定的这几处,是陈大管事和那牙侩一起帮忙谈的。价格倒也合适。那牙侩走不开,陈大管事最清楚这些事,阿卓不放心就让陈大管事亲自跑了这一趟
。”
白叔几个听得笑起来,杨彩芽闻言只好“害羞”的低下来头,嘴角止不住微微扬起。
陈大管事连道不敢当,心知这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下的,也不掺和杨家的私事,抱手告辞,“老爷交代的事,小的都转告完了。小的还得去一趟县令府上,替老爷送几份公文过去。长史府事多人少,小的去过县令府就启程回苏州府,就此拜别,张二会多留几天,等学堂事了再回去。”
送公文哪里会用得上曹卓府里的管事,不定是有其他事要办。
众人闻言自然不会虚留陈大管事,又略说了几句话,就送陈大管事驾车往青山镇而去。
目送马车远去,一行人折身返回曹家后院,柳氏浑身不自在的活动了下筋骨,嘀咕道,“啧啧,这陈大管事的言行做派怎么比官大人还一板一眼的。听他一口一个老爷、小的,我这哪儿哪儿都觉得别扭。彩芽,以后长史府有这陈大管事在,规矩小不了,你可得把二狗他们都教好了。否则到时候可是丢你这个主子的脸。”
柳氏想到以前进杨府的所见所闻,和吴氏交换了个眼色,忍不住砸吧了下嘴——官家主子不好做,下人也不是好当的。
话说回来,别说寻常农户,就是大商户也没什么正统规矩,规矩严正是家世门风的一个标志。
倒是代表着身份地位不同的好事。
众人闻言不以为杵,反而会心笑起来。
严守礼数尊卑的陈大管事一走,曹家上房的气氛才松乏下来,大家和权氏小别再见,少不得一番嘘寒问暖,琐事家事说罢,杨彩芽也不避着权氏,直接吩咐张二,“这书单的事你去办,十月三十一学堂正式开学,那之前把这事办好就行。具体的就去和余先生商量。”
“张大跟着大壮哥和烟烟姐在苏州府,想来你也见过了。趁着你这次回来,家里有什么事自去办了。回头我娘要去苏州府,你正好跟着一道回去,路上也好照应我娘。”
张记杂货铺盘给了林家寨,张大和张二的住家如今因着两兄弟都去了苏州府而空置,不过请了个老苍头看门。
以后张大跟着吴大壮做海盐生意,张二跟着杨彩芽,只怕都不会再会青山镇,张大便交待张二,将宅子先赁出去有个收入,等十年身契满了之后再论后事。
这话正合张二心意,张二忙接过书单,领命而去。
杨家一行在曹家用过午饭,将玉娘托给权氏照看,一家人便坐了马车去镇上。
张二去过书局,又去杨记食肆打过招呼,吴氏见白叔一行上门毫无意外,忙将人请进后院。
店里一系列西红柿菜式推出后,这一个月已拉了库存过来,推广期过后,李富贵家的两个儿媳就不再来帮忙,食肆里的几个伙计加上吴氏完全能应付得过来
。
再有菜商又拉了一批西红柿去卖,原本只做富贵人家观赏植物的喜果,已然摆上寻常百姓的饭桌,成了刚刚兴起的家常小菜。
食肆和零嘴铺的账本俱是黑字,赤字早已贴补回来,账面十分好看。
杨彩芽眉眼弯弯,听吴氏说完两间铺面和西红柿的收益,才问道,“我义父和义母哪里可有派人来过?”
西红柿能否在两道推广开来,重头都落在县令大人肩上,杨彩芽写了份“报告书”给县令大人,杨家人都知道。
吴氏点点头,“菜商订了货,家里拉了几十口麻袋过来动静不小,县令夫人身边的许妈妈倒是来过,问了食肆的用量和菜商订的数量,隔了几天又来找我,闲话中说起县令夫人派人去菜市看过,县令大人听说五里村已经有人跟着我们家种起来,也派户房和工房的差役去看过。”
户房管赋税,工房管屯田,这是去实地考察去了。
县令夫人又派了人去看过“市场行情”,可见她送上去的文书虽没有正面答复,县令大人却也有所动作。
剩下的,只能看县令大人的最终态度和定夺。
杨彩芽心中微定,暂时放下西红柿的事,将陈大管事送来的纸笺拿给吴氏看,将和白叔几个商量好的事说了,“我们在镇上和村里的铺子和田产都不动,还是留给家里做出息进项,往后生意和田产扩大做稳了,是要留给家里做根基的。我们这一辈就不分了,以后家里嫁娶都按照我和翠花的例子,另外添置陪嫁的田产和铺面。”
这一辈指的是杨彩芽、翠花和大郎玉娘,柳氏再生的话另说,下一代更是还没影儿的事。
关系着杨家家业根本,白叔和柳氏没有异议,吴氏更不会反对。
杨彩芽这才接着道,“至于陈大管事挑的这几处田庄,我看也不用全都要了,我就买一处就行。翠花留在家里,田产不用舍近求远,娘和白叔慢慢看着,附近有合适再添置。”
翠花的嫁妆不用和夫家商量,吴氏到时候暗示长贵媳妇一句就是,田产是实打实的家产,多花费点时间置办值得。
见吴氏点头,杨彩芽收起纸笺,将安六爷来访的事说了,“安家给的铺面一共四间,铺子和田产不同,我想着我和翠花一人两间,翠花也不用管,我在苏州府帮着打点就是,每年把账目和进项送回家就行。”
田产先定下,铺子的事更急不得,重要到了地方才好计较。食肆和零嘴铺如何扩展,也得等去了苏州府才好细细打算。杨彩芽仔细将心中盘算和众人一一解说,让各人心中有个底,两盏茶过后婚前要办的大事才算全部落定。
【嘿,微信关注””,有惊喜送你哟!】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