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

韩冈带着笑意说着。

一开始他的确为了方便起见没有给细菌和病菌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直接称为病菌。虽然之后他还是逐渐修改之前的说法,不过没有流传开,仅仅是苏颂、沈括等寥寥数人知道。

在公开的信息中,微生物依然是病毒。尽管这其中是有些问题,只是由此也让饮用开水的习惯逐渐在民间普及,故而韩冈也就听之任之。

但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说韩冈弄错了。不管细节上的对错,能发现韩冈之前的错误,并推翻他此前的结论,这便是里程碑,是韩冈期待多年的收获。

气学决不能像其他学派,树立起一个圣人之像,然后不敢对圣人的言论越雷池一步。这是披着儒学外衣的科学,是一门不断推翻权威的学问,必须要踩在先人肩上向上走。

质疑,才是气学的根本。

章惇眼中的韩冈,语气中有着一份很明显的得意。就像看到了自家的子侄有了出息,自得地对外人说上一句终于成器了。

章惇暗暗感叹,这就是器量。一人能否成大器,还是要看他的气度。

韩冈的性格素来强硬,将横渠传承看得比天还重,为了气学与王安石斗了不是一次两次,最近更是把蔡京吊起来当靶子,让世人看到胆敢攻劾气学的下场。可是现在直接有人登门说韩冈错了,韩冈却高兴得很。如果一切争端止于学术,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多争执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章惇很清楚,几家学派的交锋绝不可能局限于学术,早就跟政治脱不开干系了。

苏轼放下酒杯。

韩冈认错,这可是难得一见。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在他最擅长的领域承认失败,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一件事。这会是气学从内部崩溃的第一块砖吗?会不会由此事开始,让人觉得韩冈的观点尽是谬论。就像他用腐草化萤和螟蛉有子二事,直接打翻了诗、礼两部的历代传注一样。

只是从韩冈的态度上看不出来,能够很自然地在外人面前说出来,就证明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不会是在设陷阱吧?骗得人跳进去后,就拔出刀来。

苏轼不擅长考虑这些勾心斗角的问题,想了想就觉得烦了,直接就问道:“也就是说,那水中的八万四千虫就不是病毒,而是细菌喽?”

韩冈微微皱眉:“一钵水中到底有多少细菌,得看水质才行,要是蒸馏出的熟水,可没那么多。若是从河塘底舀出来的池水,千万倍亦不止。”

“八万四千,言其数多耳。宣徽不必如此执着于数字。”

韩冈当然知道在典籍中,八万四千、三千之类的数字,并不是具体的数目,而仅仅是表明很多而已,但他不喜欢对数字如此粗略的态度。他一直想纠正的恶习中,这是很关键的一条。

“精研医术就需要精确。什么样的水能用来冲洗伤口,多少比例的酒精能够拿来消毒,都要计算事前事后的细菌数量。错一个数字,就是多少条性命。人命关天,岂能不执著?”

“世尊之言,非关医术,只是让人敬畏,明白自己的罪孽……水中细菌无数,九成九无害于人。也难怪佛祖戒令喝水前要持咒一番。”

“就算九成九无害于人,但还有一分是病菌,该烧水还是得烧水。尤其是灾异之后,难民聚集,要防止疫病传播,干净的饮食是最重要的一条。”

如今儒门诸派,气学、道学皆排斥佛家,新学也坚持着儒门正统,唯有蜀学,却有将佛道两家与儒门熔聚一炉的打算。这当然为韩冈所不能忍。

“烧水便是杀生,杀生救己,少不了要持咒一番。”苏轼扬着双眉,“苏轼听闻宣徽平素指斥浮屠乱道,所言皆非,不知如何看待水中八万四千虫这一段?”

韩冈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最是不喜欢这种说法。平白无故地占自己的便宜,让他很是不爽。

苏轼这算是挑衅了。但也是事实。自从韩冈推出了病毒论之后,这段时间以来,可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跑去供奉佛祖。

这便是韩冈素来反感佛老,佛法却能够借其名而行的原因。为什么韩冈成为了药师王菩萨座下弟子?就是因为佛法中的一钵水中有八万四千虫,人身上有八万四千虫,这些本是空泛的论点,却因韩冈得到了事实的验证。

现如今的佛门传法,许多时候都会拉上韩冈的名字。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地宣讲气学的成果,让浮屠教众窃走占据,这就让韩冈心头压了不少的火气。

“既然子瞻相问,韩冈就明说了……”他沉吟了一下,然后道:“这么说吧。如果现在有一人,明知水中有致病的细菌,却不向世人透露,反而以此为名,让世人念咒忏经,信他的教义,聚敛财货土地,还不交税赋于官府。若有今人如此行事,敢问子瞻,此人依律当如何判?”

韩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润了一下喉咙。他并不是针对苏轼,而是针对所有脸皮老厚的佛门弟子,戳破他的谎言,让他们明白,自己是绝对不会转向他们的一方。

“咳……咳咳……玉昆,你这话……真是……咳咳……”

章惇差点没给酒呛死,满满一杯酒,一半洒到了外面,剩下的一半也没能顺利地灌进肚子里。不过他根本没在乎这么多,韩冈用来做比喻的说法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按韩冈这样的说法,佛祖就是明摆着的妖人惑世。这一罪,地方官当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判罚,最甚者,可以引用十恶不赦中的不道一条,那时就只有四个字:决不待时——先砍了脑袋再说。

苏轼更是一时结舌,他完全想不到佛祖说的一钵水中有八万四千虫,还能从这个角度来解释。

“释迦牟尼几千年前降世,刑统也管不到他头上。韩冈乃是今人,不敢仿效,所以稍有所得公诸于世,现在看看还是不够完备,但还算有开创之功,后人以此为发端,迟早能够解决其他因病菌而染上的病症。释迦牟尼能创立佛教,传承千载,天下万邦,信众无数。其论才智论见识,肯定是远在韩冈之上。如果他不是宣扬教义,而是将他的才智用在了钻研医术上,又会是什么情况?千载光阴,种痘法当早已问世,数以千万计的幼子能得其救助,不至夭亡。甚至其他病症,伤寒、疟疾、痨病、疽痈,这些疾病都能有治疗的手段。”

韩冈滔滔不绝,苏轼愣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佛祖既已传法度苦厄众生,也无须再留医术以救人。”

“那日后子瞻生病,去相国寺找个和尚来念上一卷佛经就行了?不知治头疼的是法华经还是华严经?”

“饿则吃,病则医,等死了,就找和尚念经。天地自有其理,当顺天应人。”

“既然天地自有其理,我等只需顺天应人,又何须求神拜佛。有他没他,不都一样?”

韩冈不信鬼神,纵然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何会来到这里,但他相信,必然会有一个合理的原因,只是现阶段还没有总结和研究的条件,绝不会托付于无法探明的神秘。

科学,本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不断追求对未知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心安理得的把世界万物的根本,安置在超自然的东西上,从此不再去根究。

章惇苦心举办的私宴,在不断的争论和调解之中勉强进行着,最后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章惇心身俱疲,没有了挽留客人的力气。

韩冈、苏轼先后告辞,章惇靠在书房中躺椅上,只能苦笑。今天酒没喝多少,菜没吃多少,口水则费了许多。

“韩三舌辩过人,识见广博,暴得重名非是无因。不过,我可不会跟他喝第二次酒。”苏轼离开时这样对章惇说道。

苏轼喜欢谈天说地,而韩冈又以渊博著称,只要坐在一起,应该能够谈得来。

苏轼虽然疏狂,却不是看不懂人情的人,不会当着韩冈的面,议论诗赋。韩冈器量恢廓,些许冒犯也会一笑了之。谁知韩冈器量虽大,可就是太过较真了,把苏轼都带得只顾争辩,全然忘了喝酒。这一回,算是做了白工。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说得真是好,韩冈和苏轼这辈子是不能合得来了。论事论人都差得太大,隔阂之深,如海一般了。

不过这一回自己算是尽了力,心中再无愧疚。日后两边再有什么龃龉,也不关他的事了。

章惇再一叹,免得麻烦……免得麻烦。

韩冈先一步从章家告辞,很快便回到了家中。

周南伺候着更衣,又端了茶上来,笑问道:“官人在章枢密家跟苏舍人说了什么?可有作诗词?”

韩冈摇摇头,放弃一般地长舒一口气,“道不同,难共语……幸好不会有第二次了。”

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五)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四)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二)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上)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五)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九)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五)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二)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二)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下)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八)第二百零七章 变故(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四)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风(八)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四)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议(二十三)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下)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二)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二)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议(十五)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九)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一)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四十章 何掌纶言奉帝尊(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八)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一百零六章 微雨(十三)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上)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五)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四)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六)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上)第二百七十章 长风(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七)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七)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上)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下)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四)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八)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一)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五)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一)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上)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四)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二)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二百七十章 长风(七)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一)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四)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五)第一十一章 庙堂(二)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兴波(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四)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中)第四章 素意兰心得君怜(下)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上)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七)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