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四)

韩冈给折可适的意见拍了板,这一次的合议就算是定了案。

与会众人向韩冈行礼后离开。韩冈的幕僚全都是气学弟子,相互之间交情颇深,出门后皆是结伴而行,只有折可适是单独一人,与他人都隔了好几步。

韩冈在后面看着,有些头疼。难道说文武之别差距就那么大?但种建中在同窗学友之中,人缘却并不差。过去求学时代的交往不谈,就是近年来,种建中由文职转武职,但去拜访他的同学依然不少。韩冈甚至听说过他与同学游山玩水,最后作诗唱和的传闻。

或许还是门户之见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自己的看重让他受到众人的敌视。韩冈对此微微皱起眉。不说折家的地位,就是折可适本人在军事上的才华,也足以对得起郭逵和韩冈对他的看重了。气学的弟子们若是都这般小家子气,未免就太让人失望了。

不过等折可适走到回廊转角的地方,就见到黄裳和几个同学一起走了上去搭话。虽然接下来,几人就转过了回廊,看不见了身影,但就在那一瞥之间,韩冈倒是看清了他们之间的气氛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僵硬。

这是好事,如果双方的交情能继续进展下去那就好了。

放下了心头事,韩冈转回厅中,处理还剩下许多的公务,并等待着妻儿的到来。

“龙图,夫人她们到了。”入夜前,韩冈的家眷终于抵达了太原城。

一别数月只有书信相通,远在京城的妻妾儿女,还真是让韩冈惦念不已。他就是心如铁石,也不免要思念家人。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也不能在妻儿身边陪伴,韩冈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很是失职。深闺中,王旖她们也不免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怨怼,不过看到瘦削了几分的丈夫,却把满心的幽怨抛诸脑后,却又抱怨起韩冈不会照顾自己,也不知道注意身体。

而小儿女们见到父亲,则是雀跃不已。韩冈对儿女虽然在检查功课时严格,但做完功课就管得没那么严了。尤其是在京里的同群牧司任上,韩冈清闲无比,指着自然万物说着有趣的故事,闲来教习弓马,带着儿女一起出外游玩,比起经常抡戒尺打掌心、把三个已经入学开蒙的儿子女儿打得眼泪汪汪的王旖可是宽和多了。

一路车马劳顿,耗尽了小孩子们的体力。吃饭前还精力旺盛地闹腾着,吃过饭后,就一个个睁不开眼睛。王旖看了,就让他们的乳母和贴身侍婢领着去房中睡觉。

家里的孩子回了他们的房,正屋中可就只剩韩冈和妻妾几人。

没了外人和小孩子看着,韩冈也不用装得道貌盎然的样子,探手揽过王旖的腰,笑道:“这几月,让娘子辛苦了。”

王旖白了丈夫一眼,虽说是赞许的好话,可韩冈以现在的动作说出来,总是带着调笑的味道。

“官人每次回来都这么说,可一旦出外,就把奴家和孩子们都丢到脑后,没有个半年,就想不到派人来接。”

“官人该不会乐不思蜀了?”周南轻笑着问道。

严素心佯作帮韩冈辩解:“官人孤身在外,可是一向洁身自好。”

其实给韩冈送美女的有不少,孤身在外的年轻官员,最容易为女色所吸引,不过韩冈没空,而且他胃口也被养刁了,庸脂俗粉哪里能看得上,半开玩笑道:“洁身自好那是为夫忙得都没心思,什么时候清闲下来会考虑的。”

王旖听了,转过头就不理会韩冈。韩冈哭笑不得,“为夫说笑呢,这是吃哪门子的飞醋?”

周南笑道:“姐姐的醋味,不如官人席上放得醋多。”

“三哥哥让人做的菜是够酸的。”

山西多面食,因水土原因,又甚为嗜酸。西军出阵,除了定规的粮秣,以及随身的糗糒【北宋的行军干粮】之外,盐和酱是少不了的。而河东军出阵,除了盐和酱,还要更加一份老醋。为了方便携带,军中以一尺粗布浸在一升老醋中,吸饱了醋之后拿出来晾晒,制成了古代式的方便调料。吃饭时,丢一片醋布到汤里,就是一碗酸汤。

韩冈在河东几个月,口味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地也改了,今晚接风洗尘的酒菜醋味便颇重。

“吃醋?为夫的确醋吃得多了。”韩冈说着慢悠悠地站起身,踱了两步,就堵在门口。笑容一转就变得得意:“为夫曾听闻,醋吃多了生女儿,碱吃多了生儿子。自上任以来每日喝醋,将养了这么多天,正好要试一试管不管用。”

闺房间的秘事不能宣之于外,不过第二天起来,人人都觉得韩冈容光焕发,精神大振,仿佛变了一个人。

韩冈在河东忙碌于国事,几个月下来,如同一根被张起的弓弦,被越拉越紧。而王旖、云娘、素心、周南她们的到来,让韩冈在生活上也得到充分的照应。一夜过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欢愉,精神上也得到了放松,他几个月来不断紧绷的神经,也因此而稍稍松弛下来。

但荒于政事是不可能的。就像京城里,每天早上天子和宰执们都免不了崇政殿上的议事。在地方州县中,每天一大清早,勤快的州官县官都会召集僚属,安排下一天的任务。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会在例会中坚持太久,像韩冈这样只要人在治所中就会按时召集僚属一点也不耽搁的官员,其实算得上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都会沉湎于湖光山色,柳岸杨花,呼朋唤友,饮酒赋诗之中。十年寒窗,可不是为了日夜操劳。

第二天的上午,韩冈便召集了经略司下面的官员,统一了观点。基本上,韩冈的声望已经极高,掌握河东经略司没费他多少力气,几位官员皆无胆量顶撞他的决定。尽管他们口虽服,心还不一定服,但在韩冈捅出大娄子之前,他们还只能老实听话。

当韩冈定了基调,不用多少口舌就让上下一致同意调遣三千骑兵去协助种谔,而剩下骑兵则协助步卒谨守寨防。

调动骑兵的命令和为此上禀朝堂的奏折刚刚发出去之后不久,韩冈又收到了京城传来的一则新闻。不动声色地浏览了一遍,他就直接找了个火头,将小小的纸片给烧了,另外照常用密语做了记录。

天子近况欠佳的消息没能让韩冈动容。不是他不担心赵顼的健康问题,也不是他不在意赵颢成了大宋天子的后果,只是信上写明了天子御文德殿主持朝会,既然他还能坐在朝堂上,履行他的职责,那么情况就并不是那么需要担心。或许天子身体的确不好,但怎么也能拖到几年之后,就是盐州全军覆没,也不至于当场倒毙。

“……或许吧。”韩冈没太多把握地低声自语。又不是能掐会算的半仙,寿数之事还真是不能一口咬定。

赵顼身体不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一发病,就城里城外的鸡飞狗跳。换做是自己,有几人会认为药王弟子的韩玉昆发一阵晕眩,就会命不久长?

韩冈的心中其实一直都有这样的隐忧。不过这不是他能担心得来的。眼下的局面,分明是赵顼接连犯错的结果。要不是他急功近利,连累了前方的将士,不会有如今的窘境。

就不知道徐禧本人有没有回天之力,盐州的安危现在只得看他的能耐了。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逆转成功,这样的战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韩冈一直都认为固守盐州绝不是上佳的选择,但从来没有认为这是必败的结局。

不是韩冈自负,如果换做他自己或是郭逵去,倒有七八成的把握能将盐州守下来。换做是其他宿将领军,也绝不会稍逊。若是徐禧能将盐州的守御之责交给高永能或曲珍其中任何一位,同样是绝不会像现在一般令人担心。

但守住银、夏二州的把握,则是百分之百,顺便还能让攻的西贼和西贼的援军大半人马有来无回。上阵厮杀那是要死人的,风险越大,死得就越多。韩冈从来都不认为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有必要去冒风险,即便那个风险只有两三成。从面对灵州城开始,他的态度一直如此。

可令人遗憾的,皇帝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眼下不论盐州成与败,韩冈本人远在太原,实是鞭长莫及。不过辽国若是想得寸进尺,只要西军还没有被伤到根基,那就只能是白日做梦,韩冈并不介意一脚将他们给踹醒。

不由自主的,脑中就闪过脚踹一群契丹贵人的画面。半是作呕,半是自嘲,韩冈一时忍不住就呵呵笑了几声。

“官人笑什么?”黑暗中,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韩冈笑声一收,左手就向美貌的厨娘身上探去:“还没睡?”

“嗯……”严素心不自在地扭了一下,将韩冈的手拍开,“官人不也还没睡?”

“为夫在想怎么治一治契丹人呢,眼下就属他们得意!”

“官人有办法?!”严素心手肘支起身子,带着惊喜地问道。就算对外面的局势没有太多了解,她也是知道,哪一方才是大宋真正的威胁。

韩冈轻声喟叹:“就因为现在还没法儿去做,才只能在夜里想想。真的要做的时候,可就是要在白虎节堂里面发号施令了。”

严素心安静了,没有再多问,娇躯却紧靠向了韩冈。似是要用自己身上的暖意,来安慰失意的良人。

韩冈搂着主动贴上来的美妾,一瞬间就明了了严素心的心绪变化。虽然自己后面还有没来得及说出口的一句可以解释误会,但这时候却没有必要说了。

“不说这些不合时宜的话了。”韩冈翻了个身,在严素心耳边轻笑,“春宵苦短,还是做些合时宜的事。为夫就不信,不能给金娘生出个妹妹来。”

“官人……不要……”

来自胸口上一对小手无力地推拒,伴随着呢喃低语,韩冈发觉身下的娇躯一下火热起来。夜半时分的欢愉,一时散尽了他心中的积郁。

可惜太原府衙中的旖旎春光,只在夜半无人私语时。来自西北两个方向上的凛冬之时的肃杀,则已如洪流一般向孤悬在盐州的三万宋军将士侵袭而来。

当横山以北尽被深秋的萧瑟所笼罩,阻卜对盐州周边的骚扰也到达了最高峰。而就在同时,第一面西夏战旗,出现在盐州城下。

徐禧怀着胸有成竹的微笑:“终于来了。”

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六)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一)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中)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下)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八)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中)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一)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下)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二)第四章 异世缘从天地成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三)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二)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下)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二)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六)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四)第一十八章 庙堂(九)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九)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变迁(五)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三)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穷(上)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下)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二)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六)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五)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八)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四)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八)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七)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下)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六)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上)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二)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一)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二)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九)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愿博轩冕(下)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中)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师(一)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上)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下)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六)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四)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六)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上)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六)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七)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