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秦策二(1)

薛公为魏谓魏冉

[原文]

薛公为魏谓魏冉曰①:“文闻秦王欲以吕礼收齐②,以济天下,君必轻矣。齐、秦相聚以临三晋,礼必并相之③,是君收齐以重吕礼也。齐免于天下之兵,其仇君必深④。君不如劝秦王令弊邑卒攻齐之事⑤。齐破,文请以所得封君。齐破晋强⑥,秦王畏晋之强也,必重君以取晋。齐予晋弊邑,而不能支秦⑦,晋必重君以事秦。是君破齐以为功,操⑧晋以为重也。破齐定封⑨,而秦、晋皆重君;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⑩矣。”

[注释]

①薛公:即田文,号孟尝君。魏冉:秦国大臣,原是楚国人,秦昭王母舅。②吕礼:秦国将领。③并相;指同时兼任齐、秦两国的相国。④仇:仇视。⑤弊邑:此指田文所受封的薛邑。⑥晋;即三晋,可兼指三国,也可任指一国或二国,一般说晋国,常特指魏国,此处即指魏国。⑦支:犹拒,抗拒。⑧操:把持。为重;犹言抬高自己的身价、地位。⑨定封:巩固并扩大自己的封邑。复用:再次被秦国任用。⑩大穷:非常困窘,十分为难。

[译文]

薛公田文替魏国对秦相国魏冉说:“我听说秦王打算让吕礼去与齐国交好,以此为手段来救助天下,您必定会被轻视的。齐、秦两国互相结盟共同去对付三晋,吕礼必定会兼任齐、秦两国的相国,这就等于您与齐国交好,反而提高了吕礼的地位。齐国一旦摆脱了各国的军事威胁,反过来一定会深深地仇视您。您不如劝说秦王让薛地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假如齐国败了,我愿意把所获得的土地让您。齐国惨败,相对的晋国却强大起来,秦王惧怕魏国的势力,一定会重用您去与魏国交好。齐国割让薛邑给魏国,却不能抗拒秦国的势力,魏国一定会借重您的力量来与秦国交好。这样,您打败了齐国,建立了丰功伟绩,又凭借魏国的势力提高了您的地位。由此,您打败了齐国,巩固并扩大了自己的封邑,秦国和魏国都会很看重您;如果齐国不遭受打击,吕礼会再次被重用,那您的处境一定会很窘迫了。”

秦客卿造谓穰侯

[原文]

秦客卿造①谓穰侯②曰:“秦封君以陶,藉君天下数年矣。攻齐之事成,陶为万乘,长小国③,率以朝天子,天下必听,五伯④之事也;攻齐不成,陶为邻恤⑤,而莫之据也。故攻齐之于陶也,存亡之机也。

“君欲成之,何不使人谓燕相国曰: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舜虽贤,不遇尧也,不得为天子;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汤、武之贤,不遭时不得帝王。

“令⑥攻齐,此君之大时也已。因⑦天下之力,伐雠国⑧之齐,报惠王之耻,成昭王之功,除万世之害,此燕之长利,而君之大名也。《书》云,树德莫若滋,除害莫如尽。吴不亡越,越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齐亡于燕,吴亡于越,此除疾不尽也。以非此时也,成君之功,除君之害,秦卒有他事而从齐,齐、赵合,其雠君必深矣。

“挟君之雠以诛⑨于燕,后虽悔之,不可得也已。君悉燕兵而疾攻之,天下之从君也,若报父子之仇。诚能亡齐,封君于河南⑩,为万乘,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愿君之专志于攻齐,而无他虑也。”

[注释]

①客卿造:名叫造的客卿。②穰侯:即魏冉。③长小国:领导小国。④五伯:指春秋五霸。伯,指年长的,大的,引申为强大的。⑤邻恤:被邻国所觊觎。⑥令:如果,假设。⑦因:凭借。⑧雠国:敌国。⑨诛:在此指讨伐。⑩河南:黄河以南。河,特指黄河。

[译文]

秦国客卿造对秦相国穰侯魏冉说:“自从秦王把陶邑封给您,借助您的力量治理秦国已经好几年了。如果你能攻下齐国之事成功的话,您的封地陶邑成为万乘大国就指日可待了,如此一来,您可以成为小国的领袖,诸侯无不俯首听命,这可以同春秋五霸相媲美啊!假如拿不下齐国,邻国必然对陶邑虎视耽耽,从此可谓是永无宁日。所以攻打齐国之事,这对陶邑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您如想对齐国用兵成功,为什么不派人去燕国对燕相国公孙操说:圣人不能创造时势,时机来了也不能错过。虞舜虽然贤德,如果不遇到尧,他们也不会成为天子,商汤、周武王虽然贤德,如果不是遇到昏君夏桀和商纣,他们也不会在天下称王称霸。所以虞舜、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贤德的人,如果不是遇到时机,也不可能成为天下之王。

“现在诸侯打算攻打齐国,这是您的大好时机啊。凭借诸侯之力,讨伐敌对的齐国,这样既可以报燕惠王之前所受的耻辱,又可完成燕昭王的未尽的功业,也能铲除万世的祸害,这是燕国的长远利益,也是您树立个人的好声誉的大好时机。《尚书》上说:做好事要越多越好,除祸害要越彻底越好。吴国没有彻底灭了越国,越国反而最终灭了吴国;齐国没有彻底灭了燕国,燕国反而掌控了齐国。齐国被燕国掌控,吴国被越国所灭,这都是因为没有彻底铲除祸根的缘故。如果您不在这个时候成就您的威名,铲除您的心腹大患,那么一旦秦国发生突变,而与齐国联手,齐、赵两国又结成联盟,他们就会更加仇恨您了。

“如果让秦、齐联手一起来讨伐燕国,到那时,您就后悔莫及了。如果您发动燕国所有的兵力去攻打齐国,诸侯一定像报父子之仇那样,纷纷来响应您。如果真能灭掉齐国,我们将把黄河以南的土地作为您的封地,您将成为万乘大国,身居中原,四通八达,南面与陶邑毗邻,永无后顾之忧。希望您一心一意攻打齐国,不要有别的顾虑。”

为魏谓魏冉

[原文]

为魏谓魏冉曰①:“公闻东方②之语乎?”曰:“弗闻也。”曰:“辛、张仪、毋泽说魏王、薛公、公叔也,曰:‘臣战③,载主④契国以与王约,必无患矣。若有败之者,臣请契领⑤。然而臣有患也⑥。夫楚王之以其臣请契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国依冉也,而事⑦臣之主,此臣之甚患也。’今公东而因言于楚,是令张仪之言为禹,而务败公之事也⑧。公不如反公国,德楚⑨而观薛公之为公也。观三国之所求于秦而不能得者,请以号三国以自信也⑩。观张仪与泽之所不能得于薛公者也,而公请之以自重也。”

[注释]

①魏:魏国。②东方:指山东。③臣战:指我们与楚国作战。④载主:用车载着木主,作战时用以祷告。⑤契领,持颈而诛。⑥臣有患:即我忧虑秦、楚联合。⑦事:征伐。⑧败公之事:败坏您联合楚国的事。⑨德楚:施恩惠于楚国。⑩号三国以自信:号召三国取得他们的信任。

[译文]

有人替魏国对魏冉说:“您听说山东各地的诸侯国是怎么说的吗?”魏冉说:“我没有听说。”此人说:“辛、张仪、毋泽分别去游说过魏王、薛公和公叔,张仪他们说:‘如果我们和楚国展开激战,用车载着祷告用的木主,拿国家来缔结条约,并与大王联手,这样一定不会有后患之忧了。假如吃了败仗,请允许我们提着脑袋来见您。但是我们还是为秦楚联合这件事二感到忧心忡忡啊。楚王把他国家的大权都交给魏冉来管理,而魏冉却想来征伐我们韩、魏、齐三国,这才是我们最忧虑的事情。’现在您打算到与东边的楚国讲和,这使得张仪的预言变得如大禹一样未卜先知,并且让三国败坏了您与楚国结盟的计谋。我认为,您不如返回您的秦国,这样即可以使楚国感激您的恩德,又可以观察薛公田文对您是持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然后再观察韩、魏、齐三国对秦王有什么要求,现在却没有得到满足,请用这种方法集结三国,并争取得到他们的信任。最后你再观察张仪他们对薛公有什么要求,现在却没有得到满足,而您心中有数,再去为他们争取这些要求,这样您自己才能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谓魏冉曰和不成

[原文]

谓魏冉曰:“和①不成,兵必出。白起者且复将②。战胜,必穷公;不胜,必事赵。从公,公又轻。公不若毋多③,则疾到。”

[注释]

①和:议和。②将:率领出兵,动词。③毋多:不要考虑那么多,指致力于求和。

[译文]

有人对魏冉说:“如果您主张与赵国讲和,一旦失败,那必定会引起战争。如果派兵出战的话,白起又将会被重新启用,率兵出战。如果秦国胜了赵国,由于您之前是主张讲和,那形势必然会对您不利;如果秦国败给了赵国,秦国就必须对赵国惟命是从。如果到那时您再答应讲和的话,您就将会被人看不起。您现在还是不要顾虑太多,专心的办好讲和这件事,这样一来,赵国很快就会归服于秦国的。”

谓穰侯

[原文]

谓穰侯曰:“为君虑封。若于除宋罪,重齐怒;须残伐乱宋,德强齐,定身封。此亦百世之时也已!”

[译文]

有人对穰侯说:“我此时正在担忧您定封的事。假如我们赦免宋王的罪过,就会激起齐国的愤怒;如果我们消灭混乱不堪的宋国,就会使强大的齐国对我们心存感激,并能让自己的封号得以确立。这也是百世难遇的良机啊!”

谓魏冉曰楚破秦

[原文]

谓魏冉①曰:“楚破秦,不能与齐县衡②矣。秦三世积节③于韩魏,而齐之德新加与。齐秦交争,韩魏东听,则秦伐矣。齐有东国之地,方千里。楚苞九夷,又方千里,南有符离④之塞,北有甘鱼⑤之口。权县宋卫,宋卫乃当阿、甄⑥耳。利有千里者二,富擅越隶,秦乌能与齐县衡韩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郑,兵休复起,足以伤秦,不必待齐。”

[注释]

①谓魏冉:周赧王十二年,齐、韩、魏三国伐楚,怀王使太子横质子秦,因令人说魏冉。②不能与齐县衡:上脱秦字。县通悬。衡,衡器。县衡,称量轻重,有较量的意思。③积节:节,符节。指多次交战。④符离:在今安徽宿县。⑤甘鱼:即甘鱼陂,在今湖北天门西北。⑥阿、甄:齐地。

[译文]

有人对魏冉说:“如果楚国打败秦国,秦国就没有实力与齐国相抗衡了。秦国三代大王都与韩、魏两国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现在齐国却恰好把好处给了韩、魏。一旦齐、秦交战,韩、魏必然听取东边的齐国的调遣,那么秦国将会遭到讨伐。齐国在东方有千里见方的土地。楚国拥有九夷,也有千里见方的土地,更何况南边还有符离要塞,北边有甘鱼陂口。若是权衡一下宋、卫的力量,宋、卫两国只不过相当于齐国的阿鄄二地罢了。如果齐国拥有了楚国的土地,这就相当于有了两个一千里,如果再独吞楚国越地的徒隶,秦国根本不能与齐、韩、魏相抗衡。当齐军肢解肥沃的方城土地用来接近韩国,韩、魏的兵力不用再出兵,就可以大挫秦国的元气,用不着等齐国亲自动手。”

五国罢成睪

[原文]

五国罢成睪①,秦王欲为成阳君求相韩、魏②,韩、魏弗听。秦太后为魏冉谓秦王曰③:“成阳君以王之故,穷而居于齐,今王见其达而收之④,亦能翕其心乎⑤?”王曰:“未也。”太后曰:“穷而不收,达而报之,恐不为王用;且收成阳君,失韩、魏之遭也⑥。”

[注释]

①五国:指韩、赵、魏、楚、燕。成睪:即成皋,韩邑,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②成阳君:韩国人。③秦太后:即秦宣后。④达:此指政治上得以施展。⑤翕(xī希):犹言收取。⑥失韩、魏之道:失去与韩、魏两国的交往。

[译文]

楚、赵、韩、魏、燕五国在成睪休战,秦王打算替成阳君向韩、魏两国谋求相位,韩、魏不肯采纳他的建议。秦太后替魏冉对秦王说:“成阳君因为您的缘故,定居在齐国,却落得个穷困潦倒的地步,现在您看到他显达了又想收买他,这也能笼络他的心吗?”秦王说:“不能。”太后说:“穷困的时候不收留,显达了却想收买他,恐怕他不会为您所用的;况且一旦收用了成阳君,就等于失掉了与韩、魏两国的友好邦交。”

范子因王稽入秦

[原文]

范子①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明主莅正②,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不能者不敢当其职焉,能者亦不得蔽隐。使以臣之言为可,则行而益利其道;若将弗行,则久留臣无为也。

“语曰:‘人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③,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疑事尝试于王乎?虽以臣为贱而轻辱臣,独不重任臣者后无反覆于王前耶?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④,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矣。是何故也?为其凋荣也。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尧、舜、禹、汤复生,弗能改已。

“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耶?已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耶?非若是也,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

书上,秦王说之,因谢王稽,使人持车召之。

[注释]

①范子:即范雎,魏国人,战国时期有名的雄辩之才,被魏相国谋害几乎致死,后被人救入秦,很受重视。②正:通“政”,执政。③椹质:也作“砧质”,指古代杀人用的垫板。④砥厄、结绿、悬黎、和璞:都是玉的一种。

[译文]

范雎借由王稽的帮助来到秦国,向秦昭王上书进谏说:“我听说明君在位执政,对于建立功勋的人必然进行论功行赏,对于有才能的人不一定会授予官衔;劳苦功高的人,得到的俸禄就更深厚,功勋多的人,得到的爵位也会更高;治理民众能力强的人,担任的官职也就会更大,所以没有才能的人就不能让他担任职务,而真正有才能的人,也绝对不会被埋没。如果您认为我说的在理,那么按照这个来执政,我很自信这将会对国家执政很有益处;如果您将没有采纳我的建议,那么我长时间停留在秦国也没什么用处。

“谚语说:‘一般的君主会对他喜欢的人进行奖赏,而对他憎恶的人却实行惩罚。英明的君主却不会如此,论功行赏必然会赏赐有功的人而处罚有罪的人。’现在我的胸膛抵挡不住砧板,腰身也承受不了斧钺。我怎么敢拿犹豫不决的主张来献给大王呢?即使有人因为我出身卑贱而轻视侮辱我,难道大王您对予举荐我的人也不看重吗,难道他会在秦王您面前玩弄欺诈之术吗?我听说周王室有砥厄,宋国有结绿,梁国有悬黎,楚国有和氏璧。这四种奇珍异宝,最初连工匠们都无法辨认出来,而后来它们还是成为天下难能可贵的宝器?由此来看,难道被圣明的君主所舍弃的人,就无法对国家作出贡献吗?我曾听说要想得到擅长治理家庭的人,要从国家内部招募这样的人才;要想得到擅长富强国家的人,要从其他诸侯那里获取这样的人才。正因为天下拥有了贤明的君主,诸侯就将无法使自己国家拥有富强的人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于识才与不识才的缘故。医术高超的医生能够预测病人的生死,圣明的君主能够预测事情的成败,做事如果有好处就去做,如果有害就不要做,如果有疑惑的话就稍稍尝试一下,即使尧、舜、禹、汤能够死而复生,这个道理也无法更改。

“至关重要的言辞,我不敢把它写在信上;话语中的粗浅的言语,又不值得让大王信服。可能是因为我的愚钝无知,不能使自己的话合大王的心意?也可能是因为举荐我的人身份卑贱,不足以让大王对他完全信任?倘若不是这些原因的话,我希望大王能稍稍拿出自己一点游览观赏的闲暇时间,希望能让我入朝觐见。”

自荐的谏书呈上之后,秦王很高兴,于是就向王稽表达了对于举荐贤才的谢意,并派人用专车去召请范雎入宫。

范雎至秦

[原文]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①。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②,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③,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④,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⑤:“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第89章 燕策二(2)第47章 赵策一(1)第12章 秦策二(1)第24章 齐策一(3)第87章 燕策一(4)第31章 齐策五(1)第37章 楚策一(2)第14章 秦策二(3)第88章 燕策二(1)第69章 魏策三(1)第58章 赵策三(4)第30章 齐策四(3)第72章 魏策四(1)第59章 赵策三(5)第2章 东周策(2)第53章 赵策二(3)第6章 秦策(1)第43章 楚策三(2)第65章 魏策一(3)第86章 燕策一(3)第86章 燕策一(3)第55章 赵策三(1)第45章 楚策四(2)第14章 秦策二(3)第81章 韩策三(1)第39章 楚策一(4)第48章 赵策一(2)第49章 赵策一(3)第95章 宋、卫策(2)第62章 赵策三(8)第22章 齐策一(1)第77章 韩策一(3)第72章 魏策四(1)第61章 赵策三(7)第66章 魏策二(1)第14章 秦策二(3)第25章 齐策二第81章 韩策三(1)第88章 燕策二(1)第19章 秦策四(1)第79章 韩策二(2)第96章 中山策(1)第58章 赵策三(4)第75章 韩策一(1)第38章 楚策一(3)第5章 西周策(2)第42章 楚策三(1)第80章 韩策二(3)第68章 魏策二(3)第50章 赵策一(4)第51章 赵策二(1)第28章 齐策四(1)第83章 韩策三(3)第29章 齐策四(2)第32章 齐策五(2)第8章 秦策(3)第28章 齐策四(1)第78章 韩策二(1)第56章 赵策三(2)第53章 赵策二(3)第23章 齐策一(2)第26章 齐策三(1)第44章 楚策四(1)第91章 燕策三(1)第51章 赵策二(1)第72章 魏策四(1)第5章 西周策(2)第76章 韩策一(2)第70章 魏策三(2)第73章 魏策四(2)第23章 齐策一(2)第38章 楚策一(3)第47章 赵策一(1)第51章 赵策二(1)第22章 齐策一(1)第16章 秦策二(5)第19章 秦策四(1)第4章 西周策(1)第1章 东周策(1)第84章 燕策一(1)第36章 楚策一(1)第5章 西周策(2)第11章 秦策(6)第63章 魏策一(1)第55章 赵策三(1)第2章 东周策(2)第46章 楚策四(3)第18章 秦策三(2)第77章 韩策一(3)第93章 燕策三(3)第77章 韩策一(3)第55章 赵策三(1)第74章 魏策四(3)第41章 楚策二(2)第20章 秦策四(2)第52章 赵策二(2)第70章 魏策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