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赵策三(8)

秦王曰:“诺。勿使从政。”谅毅曰:“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喜,受其币而厚遇之。”

[注释]

①赵豹:即平阳君。②本意是进攻赵国,却说受命,实际是外交辞令。③叶(shè射)阳:指叶阳君,名悝(lǐ里),又号高陵君。泾阳君:名市,二人均为昭王同母弟。④膳啖:膳食。嗛(qiè切):通“慊”,惬意,满意。⑤刳(kū枯):剖开。胎:腹中未生的幼体。夭:此指小兽,出胎者为夭。

[译文]

于是秦王接见了谅毅,秦王说:“赵豹和平原君多次欺骗、玩弄我于股掌之中,赵国如果杀了他们两个,我也就算了,如果不杀,我就将率各国人马到邯郸城来讨个公道。”谅毅说:“赵豹和平原君都是敝国君主的兄弟,就如同叶阳君和泾阳君是大王的兄弟一样。大王与兄弟之间的友爱,天下闻名,大王您每次有好的衣服和好吃的,都要让叶阳君、泾阳君一起分享。叶阳君、泾阳君两个的车马、衣服都和大王使用的一样。我听说:‘打翻鸟巢、捣毁鸟卵,凤凰就不会飞来,伤害小兽,骐麟就不会前来。’如今如果我按大王的意思回报给敝国的君主,敝国君主心里畏惧肯定不敢不顺从,这样的做法,恐怕也会伤害叶阳君、泾阳君的心吧?”

秦王说:“好。那就不要让他们二人过问政事好了。”谅毅说:“敝国的君主对兄弟们教导无方,得罪了您,现在我们决定罢免他们,不让他们参与国政,让您称心如意。”秦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接受了谅毅带来的礼物,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

赵使姚贾约韩魏

[原文]

赵使姚贾约韩、魏,韩、魏以而反之①。举茅为姚贾谓赵王曰②:“贾也,王之忠臣也。韩、魏欲得之,故反之,将使王逐之,而已因受之。今王逐之,是韩、魏之欲得,而王之忠臣有罪也。故王不如勿逐,以明王之贤,而折韩、魏之招③。”

[注释]

①以:通“已”。②举茅:举姓,茅名。③之招:招,指招收姚贾。

[译文]

赵国派姚贾前去和韩、魏两国缔结盟约,可韩、魏两国不久又背叛了赵国。举茅替姚贾对赵王说:“姚贾是大王的忠臣。韩、魏两国都想要得到他,所以用背叛赵国的名义,逼迫大王驱逐他,而自己却趁机接纳他。现在大王如果驱逐姚贾,这是韩、魏两国想要看到的结果,然而大王的忠臣却有了罪名。所以大王不如不驱逐姚贾,以表明大王的贤明,并挫败韩、魏两国招收姚贾的企图。”

魏败楚于陉山

[原文]

魏败楚于陉山,禽唐明。楚王惧,令昭应奉太子以委和于薛公。主父欲败之,乃结秦连宋之交,令仇郝相宋,楼缓相秦。楚王离赵、宋,齐、楚之和卒败。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①,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②。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xì)也③,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④,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⑤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⑥之数,以卫王宫,没死⑦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⑧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⑨。”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注释]

①长安君:赵太后的幼子。长安是封号,不是地名。②赵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之妻。公元前266年惠文王死,子孝成王即位,年少,由威后执政。③郄:通“隙”,不舒服。④耆:同“嗜”,喜欢。⑤贱息:“儿子”的谦辞。⑥黑衣:当时赵国宫廷卫士的制服。⑦没死:冒死。⑧填沟壑:“死”的谦辞。⑨异:特别。

[译文]

魏国在陉山之役中打败了楚国,擒获楚将唐明。楚王害怕了,便派昭应送太子去做人质,通过薛公田文与齐国媾和。主父赵武灵王想要破坏这事,就与秦、宋联合,并派仇郝出任宰相,派楼缓出任秦相,以秦国为主,结成了秦、赵、宋三国联盟,楚、齐两国媾和之事因而终于失败。

赵太后新执政,秦军派兵就猛烈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你们要用长安君做人质,我国才能发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竭力劝说。太后向身边的人明确宣布:“有谁再说叫长安君前去做人质的,老婆子我一定向他的脸上吐唾沫。”

左师官触龙说自己要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入宫后,慢慢地往前走,走到跟前自己告罪说:“老臣我脚有毛病,实在走不快啊,我也很久未能拜见您了。虽然我私下里原谅了自己,可是又怕太后贵体有什么不妥,因此早想来拜见太后。”太后说:“我靠车走路。”左师公又问:“每天吃喝还多吧?”太后说:“仅仅靠喝粥,勉强活着罢了。”左师公说:“老臣这几天也不想吃饭,自己就勉强走几步,每天也能走上三四里,逐渐的爱吃了,身体才舒坦些。”太后说:“我还是吃不多。”太后的脸色这才稍稍和缓些。

左师公说:“我有个儿子叫舒祺,是我最小的儿子,很不成器。可是我年老了,心理非常疼爱他。我希望能让他做一名宫中卫士,来保卫王宫,因此我冒着死罪来请示太后。”太后说:“好吧。他年龄多大了?”左师公回答说:“已经十五岁了。虽然年纪小,但是我希望在我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回答说:“比女人更疼爱呢。”

太后笑着说:“女人们才最疼爱呢。”左师公说:“老臣私下里觉得您疼爱燕后胜过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我疼爱燕后不如疼爱长安君。”

[原文]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①,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侯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②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④:“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⑤,而况人臣乎?”

[注释]

①微,非。②重器:金玉珍玩,即下文的“金玉之重”。③山陵崩:比喻太后死。山陵,喻其尊贵。④子义:赵国贤人。⑤金玉之重:即钟鼎、圭璧等,即上文“重器”。

[译文]

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儿女,就得替他们作长远打算。您老人家把燕后嫁出去的时候,握住她的脚后跟对她哭泣,这是因为想到她离家远嫁心中哀伤、惦念,内心可怜她罢了。燕后走了以后,肯定想念她,但是每当祭祀的时候总要为她说些祝福的话,祈祷说:‘一定不要让她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后代世世为王吗?”太后说:“是的。”

左师触龙问:“从现在起,上推到三代之前,甚至推到赵氏立国的时候,赵王子孙曾被封侯,现在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没有。”触龙又问:“不只是赵国这样,就是其他诸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回答:“也没有听说过。”触龙就说:“这些封君们,有些是自己灭亡的;有些是祸患延及子孙而灭亡的。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不会有好结果吗?只是由于他们地位尊贵却对国家没有功劳,俸禄丰厚但没有为国出力,只是拥有大量的金玉珍玩罢了。现在您让长安君的地位尊贵,又封给他肥沃的封地,也给他很贵重的金玉珍玩,却不想让他趁现在为国建立功劳。有朝一日,太后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将凭借什么在赵国安身立命呢?老臣觉得您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好啊,因此说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那就任您怎样安排他吧!”于是左师触龙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随行的车马,送他到齐国充当人质,齐国这才出兵救援赵国。

子义听说此事后,感叹道:“君主的儿子,是血肉至亲,尚且不能仰仗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永久地守住金玉珍玩,更何况是做臣子的呢!”

秦使王翦攻赵

[原文]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①。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②。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③,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多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最代将④,斩李牧,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最,遂灭赵。

[注释]

①王翦:秦国大将。李牧、司马尚:赵国大将。②桓(yǐ乙):秦国将领。③郭开:赵王宠臣。④赵葱:赵国将领。颜最:本是齐国将领,后到赵国为将。

[译文]

秦国派王翦攻打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带兵抵抗。李牧屡次把秦军打跑,杀掉了秦国将领桓。王翦为此憎恨李牧。于是拿很多金钱财宝给赵王的宠臣郭开等人,让他在赵王面前诽谤李牧等人,说:“李牧、司马尚准备和秦国勾结,共同反对赵国,目的是从秦国多取得封地。”赵王怀疑李牧、司马尚,派赵葱和颜最代替他们的将位,并杀了李牧,废了司马尚。三个月以后,王翦趁机加快攻打赵国的步伐,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及其将领颜最,于是赵国灭亡了。

第61章 赵策三(7)第27章 齐策三(2)第51章 赵策二(1)第29章 齐策四(2)第20章 秦策四(2)第6章 秦策(1)第56章 赵策三(2)第8章 秦策(3)第21章 秦策四(3)第65章 魏策一(3)第23章 齐策一(2)第68章 魏策二(3)第56章 赵策三(2)第50章 赵策一(4)第31章 齐策五(1)第12章 秦策二(1)第86章 燕策一(3)第81章 韩策三(1)第96章 中山策(1)第64章 魏策一(2)第22章 齐策一(1)第65章 魏策一(3)第92章 燕策三(2)第24章 齐策一(3)第86章 燕策一(3)第44章 楚策四(1)第3章 东周策(3)第54章 赵策二(4)第23章 齐策一(2)第43章 楚策三(2)第48章 赵策一(2)第46章 楚策四(3)第8章 秦策(3)第53章 赵策二(3)第3章 东周策(3)第29章 齐策四(2)第51章 赵策二(1)第65章 魏策一(3)第45章 楚策四(2)第10章 秦策(5)第6章 秦策(1)第22章 齐策一(1)第43章 楚策三(2)第52章 赵策二(2)第26章 齐策三(1)第12章 秦策二(1)第73章 魏策四(2)第33章 齐策六(1)第40章 楚策二(1)第8章 秦策(3)第75章 韩策一(1)第28章 齐策四(1)第92章 燕策三(2)第76章 韩策一(2)第63章 魏策一(1)第50章 赵策一(4)第77章 韩策一(3)第89章 燕策二(2)第73章 魏策四(2)第20章 秦策四(2)第93章 燕策三(3)第40章 楚策二(1)第32章 齐策五(2)第5章 西周策(2)第38章 楚策一(3)第85章 燕策一(2)第64章 魏策一(2)第28章 齐策四(1)第15章 秦策二(4)第96章 中山策(1)第88章 燕策二(1)第9章 秦策(4)第72章 魏策四(1)第14章 秦策二(3)第92章 燕策三(2)第8章 秦策(3)第42章 楚策三(1)第69章 魏策三(1)第41章 楚策二(2)第3章 东周策(3)第1章 东周策(1)第37章 楚策一(2)第64章 魏策一(2)第15章 秦策二(4)第40章 楚策二(1)第1章 东周策(1)第72章 魏策四(1)第79章 韩策二(2)第27章 齐策三(2)第61章 赵策三(7)第48章 赵策一(2)第30章 齐策四(3)第31章 齐策五(1)第42章 楚策三(1)第74章 魏策四(3)第92章 燕策三(2)第93章 燕策三(3)第80章 韩策二(3)第72章 魏策四(1)第5章 西周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