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魏策二(1)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

[原文]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①,梁君与田侯不欲②。犀首曰:“请国出五万人,不过五月而赵破。”田盼曰:“夫轻用其兵者,其国易危;易用其计者,其身易穷。公今言破赵大易,恐有后咎。”犀首曰:“公之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难以惧之,是赵不伐而二士之谋困也③。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④。夫难构而兵结,田侯梁君见其危,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田盼曰:“善。”遂劝两君听犀首。犀首田盼遂得齐魏之兵。兵未出境,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

[注释]

①田盼:即田盼子,齐臣。②梁君:魏惠王。田侯:齐为田氏,齐宣王。③二士:两个人。这里是自指犀首、田盼。④直言易:只要说容易。事:指梁君、田侯阻止之事。

[译文]

犀首和田盼想调用齐魏两国的兵马去进攻赵国,魏王和齐王不答应。犀首说:“请两国各出五万兵马,不超过五个月就能拿下赵国。”田盼说:“轻易动用兵马,这样的国家容易出现危险;轻易使用谋略,这样的人也容易陷入困境。您如今把攻下赵国说得也太容易了点儿,恐怕要有后患。”犀首说:“您太糊涂了。那二位君主,原本就已经不打算出兵。今天您又说什么招致灾祸来吓唬他们,这样不但赵国攻不下来,而且我们两人的计谋也要破产了。您不妨干脆就说很容易,那么两国大王的顾虑就消除了。等到双方交战,短兵相接,齐王和魏王觉得战事危急,又怎么敢闲置着兵马不给我们用呢?”田盼说:“对。”于是就劝说两国君主听从犀首的建议。犀首、田盼于是得到齐、魏两军的指挥权。军队还没有到达国境,魏王和齐王担心他们到了赵国后,会打败仗,于是就调动全部兵马尾随而来,结果彻底击败了赵国。

犀首见梁君

[原文]

犀首见梁君曰①:“臣尽力竭知,欲以为王广土取尊名,田需从中败臣②,王又听之,是臣终无成功也。需亡,臣将侍;需侍,臣请亡。”王曰:“需,寡人之股掌之臣也③。为子之不便也,杀之亡之,外之毋谓天下何,内之无若群臣何也④!今吾为子外之,令毋敢入子之事⑤。入子事者,吾为子杀之亡之,胡如?”犀首许诺。于是东见田婴⑥,与之约结;召文子而相于魏⑦,身相于韩。

[注释]

①梁君:此指魏襄王。②败臣:败坏臣下,犹言中伤臣下。③股掌之臣:犹言宠臣,弄臣。④外之,疏远他。内之,亲近他。⑤入:犹言参预,干预。⑥田婴:即薛公,号靖郭君,当时正执掌齐国政事。⑦文子:即田文。

[译文]

公孙衍拜见魏王说:“我用尽全部的心血,想以此替大王拓展疆域,从而取得至高的名分,田需却从中作梗,而大王又偏偏听信他,这使得我始终没能建功立业。如果田需离开,我将事奉您;如果田需事奉您,我请求离开。”魏王说:“田需,是我的宠臣。我怎能因为他对您不利,就杀了他或让他离开呢?况且疏远他不会对诸侯怎样,亲近他也不会对群臣怎样!如今我为您疏远他,让他不敢再干预您的事。一旦他再干预您的事,我就替您杀了他或让他离开,怎么样?”公孙衍答应了。所以公孙衍向东去会见了田婴,和他缔结了盟约;召来文子做魏国的相国,自己做了韩国的相国。

苏代为田需说魏王

[原文]

苏代为田需说魏王日;“臣请问文之为魏①,孰与其为齐也?”王曰:“不如其为齐也。”“衍之为魏,孰与其为韩也?”王曰:“不如其为韩也。”而苏代曰:“衍将右韩而左魏②,文将右齐而左魏。二人者,将用王之国举事于世,中道而不可③,王且无所闻之矣。王之国虽操药而从之可也④。王不如舍需于侧⑤,以稽二人者之所为。二人者曰:‘需非吾人也,吾举事而不利于魏,需必挫我于王。’二人者,必不敢有外心矣。二人者之所为,利于魏与不利于魏,王厝需于侧以稽之⑥,臣以便于事。”王曰:“善。”果厝需于侧。

[注释]

①为:帮助。②右:犹言亲近。左:犹言疏远。③中道:即中立。④操药:指国力衰弱。⑤舍:放置,安置。⑥厝(cuò措):安置。

[译文]

苏代替田需前去游说魏王说:“我冒昧地问一下,田文协助魏国、辅助齐国,为哪个更尽力呢?”魏王说:“他帮助魏国的程度不如他帮助齐国。“公孙衍协助魏国、辅助韩国,为哪个更尽力呢?”魏王说:“他帮助魏国的程度不如他帮助韩国。”苏代说:“公孙衍将会与韩国亲近而与魏国疏远,田文也会与齐国亲近而与魏国疏远。这两个人,打算拿大王的国家去诸侯间行事,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大王却没有听说这些。大王的国家虽然衰弱但参与合纵是不难的。大王不妨安置田需在您的身边,仔细观察这两个人的所做所为。这个两人就会说:‘田需不是我的同伙,我办的事情对魏国很不利,田需一定会在大王面前指责我。’这两个人一定不敢有外心了。他二人的所做所为,是否有利于魏国,大王安置田需在身边考查他们,我认为对国事有帮助。”魏王说:“好吧。”魏王果真把田需安置在自己身边。

史举非犀首于王

[原文]

史举①非②犀首于王③。犀首欲穷之,谓张仪曰:“请令王让先生以国,王为尧舜矣;而先生弗受,亦许由也。衍请因令王致万户邑于先生。”张仪说,因令史举数见犀首。王闻之而弗任④也,史举不辞而去。

[注释]

①史举:《楚策》说他是“上蔡监门”。此事当在张仪由秦至魏,为魏相之初。②非:毁谤。③王:魏惠王。④王闻之而弗任:此句谓史举原先诽谤犀首,而今又“数见犀首”,因此惠王“弗任”。

[译文]

史举在魏王面前中伤犀首。犀首也打算陷害他,于是就对张仪说:“请允许我使魏王把国权让位给先生,那样魏王就成尧舜了;只要先生不接受,您也就是许由的化身了。我所以请求魏王把万户人家的县邑送给先生。”张仪听完很高兴,于是派史举时常去拜见犀首。魏王听说这事后就不再重用史举,史举害怕自己有危险,于是没敢告辞就离开了魏国。

楚王攻梁南

[原文]

楚王①攻梁南,韩氏因围蔷②。成恢③为犀首谓韩王④曰:“疾攻蔷,楚师必进矣。魏不能支,交臂⑤而听楚,韩氏必危。故王不如释蔷。魏无韩患,必与楚战,战而不胜,大梁不能守,而又况存蔷乎?若战而胜,兵罢敝,大王之攻蔷易矣。”

[注释]

①楚王:怀王。②蔷:疑作黄。③成恢:魏人。④韩王:宣惠王。⑤交臂:犹束手。

[译文]

楚王派兵进攻魏国南部,韩国趁机围攻蔷地。成恢替犀首对韩王说:“韩国加快速度攻打蔷地,楚国的兵马必然也加紧展开攻势。如果魏国无力抵抗,只好束手就擒听候楚王的摆布,最后韩国必将遭到危险,因此大王不妨放弃蔷地。魏国就避免了韩国的后顾之忧,必然要和楚国决战,如果失败了,大梁就不能守住,又何谈保住蔷地呢?如果战胜了楚国,魏兵就将疲惫不堪,大王再去攻占蔷地就容易了。”

魏惠王死

[原文]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①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呼!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注释]

①弛期:延期。弛,通“迟”,延迟。②惠公:即惠施。

[译文]

魏惠王死了,下葬的日子也已经定好。可是出殡那天天下起大雪来,积雪深得几乎能没到牛眼那么高,城郭的路根本无法通行,太子准备用木板修建栈道前去送葬。群臣都去谏阻太子,说:“雪下得这么大还要送殡,百姓一定叫苦连天。国家开支也恐怕没有富余,请暂缓出殡时间,改日再安葬。”太子说:“身为人子,只因为人民困苦、官费不足的原因就不为自己的父亲送葬,这不合乎道义。你们不要再提及这件事了。”大臣们都不敢在劝诫了,于是把这件事就告诉了犀首。犀首说:“我没什么可说的,也许只有惠公可以吧!请对惠公说吧。”

惠公说:“好吧。”于是就驾车前去拜见太子,说:“安葬的日子已经定下了吗?”太子说:“是的。”惠公说:“过去,周王季历下葬在楚山脚下,水浸坏了墓穴,棺材前面的木头都露出来了。文王说:‘哎!先王肯定是想要见见大臣、人民,才让水冲坏了棺材。’于是就将棺木取出,在早上为他设立灵棚,人民都前来拜见,三天之后又重新下葬。这是文王的道义啊。现在安葬的日子已经定了,但是雪下得太大,大雪都没到了牛的眼睛那了,举行安葬的礼,实在太难,太子您为了按期下葬,难道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吗?我建议太子能够择日再举行葬礼,先王必然是打算稍稍多待一会儿,扶持国家社稷,安慰百姓,因此才让雪下得那么大。所以还是推迟葬期另择良日安葬吧,这可是文王的道义啊。如果不这么做,或许是把效法文王看做是耻辱吧?”太子说:“实在是太好了。敬请推迟日期,另择良日安葬吧。”

惠施不仅让自己的主张得以实行,既让魏太子没有如期安葬先王,又说了文王的道义。为天下人讲述文王的道义,这怎么能算是小事情呢?

五国伐秦

[原文]

五国伐秦,无功而还①。其后,齐欲伐宋,而秦禁之。齐令宋郭之秦②,请合而以伐宋。秦王许之。魏王畏齐、秦之合也,欲讲于秦。谓魏王曰③:“秦王谓宋郭曰④:‘分宋之城,服宋之强者⑤,六国也。乘宋之敝,而与王争得者,楚、魏也。请为王毋禁楚之伐魏也,而王独举宋。王之伐宋也,请刚柔而皆用之。如宋者,欺之不为逆⑥,杀之不为仇者也。王无与之讲以取地,既已得地矣,又以力攻之,期于啖宋而已矣。’

“臣闻此言,而窃为王悲,秦必且用此于王矣。又必且困王以求地,既已得地,又且以力攻王。又必讲王因使王轻齐,齐、魏之交已丑⑦,又且收齐以更索干王。秦尝用此于楚矣,又尝用此于韩矣,愿王之深计⑧之也。秦善魏不可知也已。故为王计,太上伐秦,其次宾⑨嗪,其次坚约而详讲,与国无相离也。秦、齐合,国不可为也已。王其听臣也,必无与讲。

[注释]

①五国伐秦,无功而还:公元前287年,燕、齐、魏、赵、韩五国伐秦,没有取得战功而还。②宋郭:宋国人,在齐国做官。③谓魏王曰:当是苏秦对魏王说。④秦王:即秦昭王。⑤服:降服,此处犹言击败。⑥欺之不为逆:欺侮它不能算大逆不道。⑦已丑:已经恶化。⑧深计:仔细考虑。⑨宾:通“摈”,摈弃,摒弃。

[译文]

韩、赵、魏、燕、齐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没有打败秦国,只好返回来了。在这之后,齐国打算讨伐宋国,秦国制止了它。齐国派宋郭去秦国,请求联合攻打宋国。秦王答应了。魏王害怕齐、秦的联合,也打算同秦讲和。苏秦对魏王说:“秦国对宋郭说:‘瓜分宋国的城邑,击败宋国的,是东方六国。趁宋国现在衰弱,而同大王争天下好处的,是楚、魏。请允许我们替大王前去收回阻止楚国攻打魏国的命令,这样大王就可以独自攻取宋国了。大王攻打宋国,刚柔相济的施行自己的政策。像宋国这样的国家,欺侮它不算大逆不道,攻灭它也不算结仇。大王坚持不和宋国讲和,这样就可以获得土地,得到土地以后,再加强兵力攻打它,目的是最终灭掉宋国罢了。’

“我听到这话之后,于是私下里替大王感到悲哀,因为秦国必然会用这种办法对待大王。又必然会逼迫大王进入绝境,以此来索要土地,如今既然已经得到土地,又要用武力去攻打大王。他们必然要想和大王讲和,并且乘机让大王轻视齐国,如此当齐、魏关系恶化的时候,他再联齐国向大王索取土地。秦国曾经用这种办法对付楚国,又曾经用这种办法对付韩国,恳求大王深思熟虑!秦国对魏国表示友好,其用心险恶。所以为大王考虑,如今的上策是攻打秦国,中策是排挤秦国,下策是坚定合纵的盟约,表面上与秦国假装讲和,实际上于盟国保持密切关系。秦、齐两国如果结成邦交,那魏国大概就无计可施了。大王如果能采纳我的意见,就绝对不要跟秦讲和。

[原文]

“秦权重,魏冉明孰,是故又为足下伤秦者,不敢显也。天下可令伐秦,则阴劝而弗敢图也。见天下之伤秦也,则先鬻与国而以自解也①。天下可令宾秦,则为劫于与国而不得已者②。天下不可,则先去,而以秦为上交以自重也。如是人者,鬻王以为资者也,而焉能免国于患?免国于患者,必穷三节而行其上③,上不可则行其中,中不可则行其下,下不可则明不与秦,而生以残秦,使秦皆无百怨百利,唯已之曾安④。令足下鬻之以合于秦,是免国于患者之计也⑤,臣何足以当之?虽然,愿足下之论臣之计也。

“燕,齐雠国⑥也;秦,兄弟之交也。合雠国以伐婚姻,臣为之苦矣。黄帝战于涿鹿之野,而西戎之兵不至;禹攻三苗,而东夷之民不起。以燕伐秦,黄帝之所难也,而臣以致燕甲而起齐兵矣。

“臣又遍事三晋之吏,奉阳君、孟尝君、韩呡、周冣、韩余为从而下之,恐其伐秦之疑也。又身自丑于秦,初之请焚天下之秦符⑦者,臣也;次传焚符之约者,臣也;欲使五国约闭秦关者,臣也。奉阳君、韩余为既和矣,苏修、朱婴既皆阴在邯郸,臣又说齐王而往败之。天下共讲,因使苏修游天下之语,而以齐为上交,兵请伐魏,臣又争之以死。而果西因苏修重报。臣非不知秦权之重也,然而所以为之者,为足下也。”

[注释]

①鬻(yù):出卖。②劫:胁迫。③穷:研究,探究。④曾:则。⑤是:这种。⑥雠国:敌国。⑦符:即符节,用作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的凭证,符节上刻有文字,分为两半,一半由外出的使者或出征将帅保管,另一半由朝廷保管。

[译文]

“秦国权势过大,魏冉明深谙诸侯之间的事情,因此即使想做出有损伤秦国的事情,也不敢明显地表现出来。天下诸侯可以号令进攻秦国,就会有人私下里劝诫而不敢图谋共同讨伐秦国了。一旦觉察到天下诸侯想损害秦国的利益,于是就先出卖盟国来明哲保身。天下诸侯能够号令摒弃秦国,是受到盟国的胁迫而不得已响应。天下诸侯无法做到摒弃秦国这一点,自己就会首先背叛诸侯盟约,而亲近秦国,以此作为上策来保全自己。像这样的人,靠着出卖大王作为资本,怎能免除国家的祸患呢?能使国家免除祸患的人,必须探究上、中、下三种策略,比较之后,去实行上策。上策不行,就实行中策;中策再不行,就实行下策;下策不行,就明确表示与秦国决不妥协,只要活着就要灭了秦国。同时要让秦国不给别国造成多种怨恨,他自己也得不到利益,只有灭亡秦国,天下才能安宁。让您出卖盟国来向秦国求和,这种免除国家祸患的计策,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既然如此,我还是希望大王您能考虑我的建议。

“燕与齐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与秦国却是友好邦交关系。联合仇敌去攻打有姻亲关系的国家,我认为这是很难办的事。古代,黄帝和蚩尤在涿鹿交战,西戎的兵马并没有来支援。而大禹攻打三苗时,东夷的军民也没前来参战。由此可见,用燕、齐等国来攻打秦国,就连黄帝都感到为难,可是我却能动用燕、齐两国的兵马。

第39章 楚策一(4)第78章 韩策二(1)第44章 楚策四(1)第53章 赵策二(3)第80章 韩策二(3)第76章 韩策一(2)第63章 魏策一(1)第8章 秦策(3)第95章 宋、卫策(2)第35章 齐策六(3)第44章 楚策四(1)第62章 赵策三(8)第39章 楚策一(4)第6章 秦策(1)第56章 赵策三(2)第34章 齐策六(2)第10章 秦策(5)第71章 魏策三(3)第60章 赵策三(6)第51章 赵策二(1)第51章 赵策二(1)第54章 赵策二(4)第23章 齐策一(2)第86章 燕策一(3)第7章 秦策(2)第62章 赵策三(8)第65章 魏策一(3)第56章 赵策三(2)第67章 魏策二(2)第14章 秦策二(3)第48章 赵策一(2)第8章 秦策(3)第19章 秦策四(1)第61章 赵策三(7)第51章 赵策二(1)第59章 赵策三(5)第83章 韩策三(3)第82章 韩策三(2)第94章 宋、卫策(1)第47章 赵策一(1)第78章 韩策二(1)第94章 宋、卫策(1)第23章 齐策一(2)第80章 韩策二(3)第87章 燕策一(4)第38章 楚策一(3)第4章 西周策(1)第71章 魏策三(3)第46章 楚策四(3)第52章 赵策二(2)第10章 秦策(5)第26章 齐策三(1)第15章 秦策二(4)第31章 齐策五(1)第4章 西周策(1)第96章 中山策(1)第91章 燕策三(1)第80章 韩策二(3)第45章 楚策四(2)第38章 楚策一(3)第89章 燕策二(2)第50章 赵策一(4)第55章 赵策三(1)第59章 赵策三(5)第87章 燕策一(4)第46章 楚策四(3)第48章 赵策一(2)第66章 魏策二(1)第11章 秦策(6)第5章 西周策(2)第35章 齐策六(3)第26章 齐策三(1)第80章 韩策二(3)第71章 魏策三(3)第30章 齐策四(3)第2章 东周策(2)第51章 赵策二(1)第77章 韩策一(3)第79章 韩策二(2)第63章 魏策一(1)第68章 魏策二(3)第56章 赵策三(2)第14章 秦策二(3)第21章 秦策四(3)第89章 燕策二(2)第85章 燕策一(2)第2章 东周策(2)第22章 齐策一(1)第37章 楚策一(2)第14章 秦策二(3)第78章 韩策二(1)第30章 齐策四(3)第89章 燕策二(2)第91章 燕策三(1)第96章 中山策(1)第4章 西周策(1)第94章 宋、卫策(1)第62章 赵策三(8)第4章 西周策(1)第43章 楚策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