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魏策三(1)

秦赵约而伐魏

[原文]

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①。芒卯曰②:“王勿忧也,臣请发张倚使谓赵王曰③,夫邺,寡人固刑弗有也④。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相国曰:“收秦攻魏,利不过邺;今不用兵而得邺,请许魏。”张倚因谓赵王曰:“敝邑之吏效城者已在邺矣⑤,大王且何以报魏?”赵王因令闭关绝秦,秦、赵大恶。芒卯应赵使曰:“敝邑所以事大王者,为完邺也。今效邺者,使者之罪也,卯不知也。”赵王恐魏承秦之怒,遽割五城合于魏而支秦⑥。

[注释]

①魏王:指魏昭王。②芒卯:齐国人。③张倚:魏国人。赵王:即赵惠文王。④刑:通“形”。⑤敝邑:自谦之词,犹言敝国。⑥支,犹言抗拒。

[译文]

秦、赵两国相约攻打魏国,魏王很担忧。芒卯说:“大王不要忧虑,我请求派张倚出使,对赵王说,邺地,我依照本来就不该再占有了。现在大王收拢秦国攻打魏国,我请求用邺地来事奉大王。”赵王很高兴,召来赵国相国命令他说:“魏王请求用邺地来服事我,使我同秦国绝交。”赵国相国说:“收拢秦国攻打魏国,好处也不过是得到邺地;现在不用出兵就可以得到邺地,请您答应魏国。”张倚于是对赵王说:“敝国献城的官吏已经在邺地了,大王打算用什么来回报魏国呢?”于是赵王就下令关闭通往秦国的关塞,表示与秦国断交。芒卯应付赵国的使者说:“敝国事奉大王的原因,是为了保全邺地。如今献出邺地,是使者的罪过,我不知道。”赵王害怕魏国趁着秦国恼怒联合攻打赵国,马上割让五座城邑给魏国,联合抵抗秦国。

芒卯谓秦王

[原文]

芒卯谓秦王曰①:“王之士未有为之中者也②,臣闻明王不中而行③,王之所欲于魏者,长羊、王屋、洛林地也④。王能使臣为魏之司徒⑤,则臣能使魏献之。”秦王曰:“善。”因任之以为魏之司徒。

谓魏王曰:“王所患者上地也⑥。秦之所欲于魏者,长羊、王屋、洛林之地也。王献之秦,则上地无忧患。因请以下兵东击齐,攘地必远矣。”魏王曰;“善。”因献之秦。地入数月,而秦兵不下。魏王谓芒卯曰:“地已入数月,而秦兵不下,何也?”芒卯曰:“臣有死罪。虽然,臣死则契折于秦⑦,王无以责秦。王因赦其罪,臣为王责约于秦。”乃之秦,谓秦王曰:“魏之所以献长羊、王屋、洛林之地者,有意欲以大王之兵东击齐也。今地已入,而秦兵不可下⑧,臣则死人也。虽然,后山东之士无以利事王者矣。”秦王戄然曰:“国有事,未澹下兵也⑨,今以兵从。”后十日,秦兵下。芒卯并将秦、魏之兵以东击齐,启地二十二县。

[注释]

①秦王:指秦昭王。②为之中者:做内应的人。中,犹言内应。③(xū须):同“胥”,等待。④长羊、王屋、洛林:均为地名。⑤司徒:官名,执掌土地及民政之职。⑥上地:指魏国国都西、北的土地,此指长羊、王屋、洛林以西的土地。⑦臣死则契折于秦:臣下死了对于秦国就像讨债的自己毁坏了契约,没有凭证。⑧可:肯。⑨未澹(shàn善)下兵:没能供给东征的军队,即没有来得及供给向东出征的军队。

[译文]

芒卯对秦王说:“大王的手下没有在其他诸侯国中做内应的,我听说大王不等有内应就要行动,大王打算向魏国要长羊、王屋、洛林的土地。大王能让我做魏国的司徒,那么我就能让魏国献出这些土地。”秦王说:“好。”于是秦王就设法任命他为魏国的司徒。

芒卯对魏王说:“大王所担心的是上郡的土地。秦国打算从魏国取得长羊、王屋、洛林的土地。大王把它们献给秦国,那么上郡的土地就没有祸患了。然后再请求秦国出兵向东攻打齐国,侵夺扩张的土地一定很远。”魏王说:“好。”于是就把长羊、王屋、洛林的土地献给了秦国。土地被秦国占领已经几个月了,而秦国兵马迟迟没有出兵东下。魏王对芒卯说:“土地已经给了秦国几个月了,而秦国兵马迟迟没有出兵东下,这是什么原因呢?”芒卯说:“我犯下了死罪,即使如此,我死了,对秦国所立下的契约也就不算数了,大王没有什么可以责难秦国的。大王就赦免了我的罪过,我替大王到秦国指责他们的负约。”芒卯就去了秦国,对秦王说:“魏国之所以献出长羊、王屋、洛林的土地,是想凭借大王的军队向东攻打齐国。如今土地已被秦国占领了,而秦队却不肯东下,我就将成为一具死尸了。即使如此,以后山东的士人不会有什么好的办法来事奉大王了。”秦王惊恐地说:“国家有事,没有来得及出兵东下,现在派军队跟从您。”此后十天,秦国派兵东下。芒卯同时率领秦、魏两国的军队向东攻打齐国,扩展了二十二个县的土地。

秦败魏于华

[原文]

秦败魏于华①,走芒卯而围大梁。须贾为魏谓穰侯曰②:“臣闻魏氏大臣父兄皆谓魏王曰③:‘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④,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燕、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数伐数割,而随以亡。臣以为燕、赵可法,而宋、中山可无为也。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⑤,战胜暴子⑥,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⑦,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今王循楚、赵而讲⑧,楚、赵怒而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则国求无亡⑨,不可得也已。愿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⑩,不然必欺。’是臣所闻于魏也。愿君之以是虑事也。

[注释]

①华:指华阳,在今河南密县。②须贾:魏国大夫。③魏王:指魏安釐王。④三梁:赵国地名,在今河北肥乡县。⑤蚕食魏,尽晋国:秦国蚕食魏国,魏国从晋国分得的土地将要被吞并尽了。⑥暴子:指韩国大将暴鸢(yuān冤)。⑦北宅:即宅阳。⑧循:犹“遁”,回避。⑨国求无亡:姚本作“国救亡”,《史记》作“国求无亡”,从《史记》。⑩质:质子,人质。

[译文]

秦国在华阳把魏国打败了,赶走了芒卯并围困了大梁。须贾替魏国对穰侯说:“我听说魏国的大臣、父老兄弟都对魏王说:‘当初惠进攻赵国,在三梁打了胜仗,十万大军攻克邯郸,赵国不但没有割让一点土地,而且邯郸也安然回到赵国。齐国人攻打燕国,杀死了子之,攻下了燕国,燕国也没有割让土地就是国家安然无恙了。燕、赵两国之所以保全了国家、拥有强有力的军队,自己的土地也没有被其他诸侯吞并,是因为它们能够忍受艰难而重视土地的外流。宋国、中山国几次被攻伐几次割让土地,而它们也就随着土地的割让而灭亡了。我认为燕、赵两国可以效法,而宋、中山两国的举动可以不去效法。秦国是凶残暴孽的国家,它不与任何国家亲近,它蚕食魏国,魏国从晋国得到的土地也快要被秦国吞并了,秦国战胜韩将暴鸢,魏国割让了八个县的土地,但是土地还接到手中,秦队又出兵了。秦国的贪心永无止境啊!现在又打跑芒卯,攻进了宅阳,这不只是要攻打大梁,而要胁迫大王多割让土地,大王一定不要答应啊。现在大王避开楚、赵两国去讲和,一旦楚、赵两国恼怒了,就和大王争着去事奉秦国,秦国一定接受它们。秦国携同楚、赵两国的军队再来攻打魏国,那么魏国灭亡指日可待了。希望大王万万不要与秦讲和。大王一旦要讲和,一定少割让土地而得到秦国的人质,不这样一定会被欺骗。’这是我在魏国听到的。希望您以此来考虑国事。

[原文]

“《周书》曰:‘维命不予常①’,此言幸之不可数也②。夫战胜暴子而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知者不然。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夫轻背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罢,陶必亡③,则前必弃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君及楚、赵之兵未至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魏方疑而得以少割和,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于魏之先己讲也,必争事秦。从是以散,而君后择焉④。且君之尝割晋国取地也,何必以兵哉。夫兵不用而魏效绛、安邑⑤,又为陶启两道,几尽故宋⑥,卫效单父⑦,秦兵可全⑧,而君制之,何求而不得?何为而不成?臣愿君之熟计而无行危也。”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注释]

①维命不于常:此语出自《尚书·康诰篇》,是说天命不定。②幸:上天的宠幸。③陶:穰侯封邑,在今山东定陶县。④君后择焉:您在这之后就可以从楚、赵、魏之中从容选择盟国了。⑤绛:指晋国故都新田,在今山西侯马市。安邑:邑名。⑥启两道,几尽故宋:姚本作“启两机,尽故宋”,《史记》作“启两道,几尽故宋”,从《史记》⑦单父:邑名。⑧秦兵可全:秦队可以保全,犹言秦军不用,使其不受任何损失。

[译文]

“《周书》中说:‘天命没有常规’,这句话是说上天的宠爱不可能没有止境。战胜暴鸢获得了八个县的土地,这并不是兵力精锐或者计谋的精细的缘故,是因为上天的宠幸太多了。现在又打跑了芒卯,进入了宅阳,围攻大梁,因此把这些归功于上天的宠幸是正常的,聪明人却不这么认为。我听说魏国召集了近百个县的精兵,来留戍大梁,我估计不下三十万人。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高的城墙,我认为即使是商汤、周武王复生,也不很难攻下。如果轻率背离楚、赵两国的军队,越过十仞高的城墙,去攻打三十万的军队,而且感到志在必得,我认为从天下初分到现在,还没有成功的先例。秦队一旦攻打了却不能攻克,一定非常疲惫,陶邑一定会被灭掉,那么就前功尽弃了。如今魏国稍微起了疑心,可以让魏国少割一些土地去拉拢魏国。希望您趁楚、赵两国的军队还没有到达大梁,赶快用少割得土地的办法拉去拢魏国。魏国稍微有了疑心,就能够得到土地,一定很想这样做,那么您就得到了您想得到的。楚、赵两国恼怒魏国先于自己与秦讲和,一定争相事奉秦国。合纵策略就这样分崩离析了,而您在这之后就可以从楚、赵、魏三国之中从容地选择盟国了。况且您曾经割取过晋国土地,何必用兵呢。如果能不用军队而让魏国献上绛、安邑,又替陶邑开辟了两条道路,几乎尽得了昔日宋国的国土,卫国献上单父,秦队不受任何损伤,而您就控制了这些地方,想求得的东西什么没得到呢?想要做的什么没做到呢?我希望您仔细考虑,千万不要轻易冒险啊。”穰侯说:“好。”于是就解去了对大梁的围困。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

[原文]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周诉谓王曰:“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①。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愿王之有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

魏王曰:“子患寡人人而不出邪?许绾为我祝曰②:‘入而不出,请殉寡人以头。’”周诉对曰:“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今秦不可知之国也,犹不测之渊也;而许绾之首,犹鼠首也。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且无梁孰与无河内急③?”王曰:“粱急。”“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曰:“以三者④,身,上也;河内,其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

[注释]

①名其母:称呼他母亲的名字。②许绾:秦臣。③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④以三者:“者”下当补“论”字。

[译文]

秦军在华阳战败了魏军,魏王准备到秦国去朝拜秦王。魏国大臣周诉对魏王说:“宋国有个外出求学的人,三年后回到家里,却直呼他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外出求学三年,回来后却直呼我的名字,这是什么原因?’这个人说:‘我所认为的圣贤,没有能超过尧、舜的,可是对尧、舜都能直呼他的名字;我认为最大的事物,没有比天地最大的了,可是对天地也能直呼它的名字。现在母亲的贤德超不过尧舜,大不过天地,所以才直呼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对你所学的知识,准备全部都拿来实行吗?那就希望你换个名字称呼我,不要直呼我的名字。你对于所学的知识,打算有所保留,而不是完全实行的话,希望你以后再直呼我的名字。’现在大王要事奉秦王,还有其他的能够代替朝贡秦王的办法吗?希望大王换一种办法,把事奉秦王的事推后一些。”

魏王说:“你担心我进入秦国后就出不来吗?许绾对我发誓说:‘如果你进入秦国后出来不了,我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殉葬。’”周回答说:“像我这种低贱的人,如果有人对我说:‘跳进不测的深渊,肯定能够出来,要是出不来,我愿用一个老鼠的头作为殉葬’,我一定不会答应。现在秦国是一个不可预料的国家,就像是不测的深渊一样;许绾的头,犹如一个老鼠头。让大王进入不可预测的秦国,而用一个老鼠头作为担保,我私下觉得这个做法不可取。再说失去大梁与失去河内哪个更重要?”魏王说:“大梁重要。”“失去大梁与丢掉性命相比,哪个更重要?”魏王说:“性命重要。”周说:“在以上三个条件中,性命是最重要的,河内是最不重要的。秦国还未索取最不重要的,而大王就献出最重要的,这恰当吗?”

[原文]

王尚未听也。支期曰①:“王视楚王②。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为一,尚足以捍秦。”王乃止。王谓支期曰:“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行者,欺之矣。”支期曰:“王勿忧也。臣使长信侯请无内王③,王待臣也。”

支期说于长信侯曰:“王命召相国。”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也?”支期曰:“臣不知也,王急召君。”长信侯曰:“吾内王于秦者,宁④以为秦邪?吾以为魏也。”支期曰:“君无为魏计,君其自为计。且安死乎?安生乎?安穷乎?安贵乎?君其先自为计,后为魏计。”长信侯曰:“楼公将入矣,臣今从。”支期曰:“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溅君襟矣。”长信侯行,支期随其后,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曰:“伪病乎而见之,臣已恐⑤之矣。”长信侯入见王,王曰:“病甚奈何?吾始已诺应侯矣,意虽道死,行乎?”长信侯曰:“王毋行矣!臣能得之于应侯⑥,愿王无忧。”

[注释]

①支期:魏人。②楚王:楚考烈王。③长信侯:魏相,与应侯亲善。④宁:岂,难道。⑤恐:恐吓,吓唬。⑥得之于应侯:鲍彪注曰:“能使应侯止王之行。

[译文]

魏王还在犹豫不决。支期说:“大王可观察楚王的态度。如果楚王进去秦,大王就坐上三辆轻便的马车,抢在楚王前面进入秦国。楚王要是不进入秦国,楚、魏联合在一起,还足以抵御秦国。”魏王这才打消了入秦国朝见的念头。魏王对支期说:“我已经答应应侯前去朝秦了,如果现在不动身,就是欺骗他了。”支期说:“大王不要担心。我叫长信侯设法不要让大王入秦国,大王等待我的好消息吧!”

第66章 魏策二(1)第40章 楚策二(1)第83章 韩策三(3)第86章 燕策一(3)第44章 楚策四(1)第80章 韩策二(3)第65章 魏策一(3)第81章 韩策三(1)第35章 齐策六(3)第58章 赵策三(4)第92章 燕策三(2)第70章 魏策三(2)第7章 秦策(2)第41章 楚策二(2)第2章 东周策(2)第69章 魏策三(1)第62章 赵策三(8)第45章 楚策四(2)第36章 楚策一(1)第80章 韩策二(3)第1章 东周策(1)第31章 齐策五(1)第10章 秦策(5)第37章 楚策一(2)第35章 齐策六(3)第61章 赵策三(7)第40章 楚策二(1)第18章 秦策三(2)第13章 秦策二(2)第51章 赵策二(1)第5章 西周策(2)第92章 燕策三(2)第23章 齐策一(2)第51章 赵策二(1)第45章 楚策四(2)第66章 魏策二(1)第37章 楚策一(2)第31章 齐策五(1)第72章 魏策四(1)第34章 齐策六(2)第13章 秦策二(2)第33章 齐策六(1)第81章 韩策三(1)第43章 楚策三(2)第56章 赵策三(2)第37章 楚策一(2)第24章 齐策一(3)第49章 赵策一(3)第18章 秦策三(2)第3章 东周策(3)第84章 燕策一(1)第15章 秦策二(4)第42章 楚策三(1)第68章 魏策二(3)第46章 楚策四(3)第33章 齐策六(1)第95章 宋、卫策(2)第12章 秦策二(1)第31章 齐策五(1)第28章 齐策四(1)第20章 秦策四(2)第86章 燕策一(3)第36章 楚策一(1)第22章 齐策一(1)第33章 齐策六(1)第69章 魏策三(1)第41章 楚策二(2)第50章 赵策一(4)第45章 楚策四(2)第63章 魏策一(1)第6章 秦策(1)第18章 秦策三(2)第77章 韩策一(3)第80章 韩策二(3)第26章 齐策三(1)第32章 齐策五(2)第8章 秦策(3)第61章 赵策三(7)第48章 赵策一(2)第51章 赵策二(1)第67章 魏策二(2)第88章 燕策二(1)第31章 齐策五(1)第19章 秦策四(1)第17章 秦策三(1)第54章 赵策二(4)第25章 齐策二第87章 燕策一(4)第65章 魏策一(3)第19章 秦策四(1)第44章 楚策四(1)第9章 秦策(4)第54章 赵策二(4)第40章 楚策二(1)第21章 秦策四(3)第52章 赵策二(2)第10章 秦策(5)第24章 齐策一(3)第31章 齐策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