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宋、卫策(2)

①鹯(zhān):一种似鹞、鹰的猛禽。陬(zōu):隅,城墙墙角。②斩:断。社稷:此指土神、谷神的牌位。③伛(yǔ):驼背,罗锅儿。④锲:断。胫:小腿。

[译文]

宋康王的时候,有只小鸟在城墙的角落里生了只鹯鸟。宋王让太史占卜,太史说:“小鸟生出了大鸟,一定能称霸天下。”宋康王非常高兴。于是灭掉了滕国,攻打薛国,夺取了淮北之地,宋康王就更加自信,希望霸主之业立马实现,所以他用箭射天,又鞭打土地,还砍掉了土神、谷神的神位,把它们烧掉,还说:“我用威力降服天下鬼神。”他骂朝中那些敢于直言纳谏的大臣,带着遮不住额头的帽子来表示勇敢,剖开驼背人的背,砍断早晨过河人的腿,以致国内人心惶惶。齐国听说后攻打宋国,百姓四处逃散,城也没有守住。宋康王逃到倪侯的住所,很快被齐国人抓住杀死了。宋康王看到吉兆却不做好事,吉祥反而成了祸害。

知伯欲伐卫

[原文]

知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①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知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知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闻之,乃止。

[注释]

①南文子:卫国大臣。

[译文]

知伯想要攻打卫国,就送给卫国国君四匹野马和一个白璧。卫君大为高兴。群臣都前来庆贺,唯独南文子一脸愁容。卫王说:“全国上下都在欢庆,而你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文子说:“无功就受禄,不劳而获,不能不防备啊。四匹野马和一个白璧,这是小国应该送给大国的礼物,但是现在大国却将这样的礼物送给我们这样一个小国,您最好还是防备着点。”卫王把南文子的话告诉守卫边防的战士,让他们加强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知伯出兵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知伯说:“卫国有贤能的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知伯想要袭击卫国,于是假装逐出他的太子,让他逃奔到卫国。南文子说:“太子颜是知伯的儿子,知伯又很宠爱他,他没有犯什么大罪却逃亡出来,这其中必定有诈。”南文子让人到边境迎接他,并对前去迎接的人说:“假如太子的兵车超过五辆,就要慎重,不让他入境。”知伯听说这个情况之后,只好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

知伯欲袭卫

[原文]

知伯欲袭卫①,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②,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③。”知伯闻之,乃止。

[注释]

①袭:乘人不备而进攻。②太子颜:知伯的长子,名颜。君:指知伯。③慎:谨慎,小心。

[译文]

知伯想偷袭卫国,就派他的太子假装逃亡,让他投奔卫国。卫臣南文子说:“太子颜是知伯的儿子,知伯又很宠爱他,并没有什么大罪却逃出国,其中必有缘故。”南文子派人在边境上迎接他,并嘱咐说:“假如太子颜的车超过五辆,千万不要放他入境。”知伯听说后,就取消了太子去卫国的计划。

秦攻卫之蒲

[原文]

秦攻卫之蒲①,胡衍谓樗里疾曰②:“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则不赖矣③。卫之所以为卫者,以有蒲也。今蒲入于秦,卫必折于魏。魏亡西河之外,而弗能复取者,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且秦王亦将观公之事。害秦以善魏,秦王必怨公。”樗里疾曰:“奈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请为公入戒蒲守④,以德卫君。”樗里疾曰:“善。”胡衍因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也⑤,其言曰:‘吾必取蒲。’今臣能使释蒲勿攻。”蒲守再拜,因效金三百镒⑥焉,曰:“秦兵诚去,请厚子于卫君。”胡衍取金于蒲,以自重于卫。樗里子亦得三百金而归,又以德卫君也。

[注释]

①秦攻卫之蒲:此章当为周赧王九年事。②胡衍:卫人。樗里疾:秦昭王之将。③不赖:不利。④蒲守:蒲地的守备官。⑤病:困境。⑥金三百镒:金,货币。一镒为二十两,另说二十四两。

[译文]

秦国攻打卫国的蒲邑,胡衍去对樗里疾说:“您率兵攻打蒲邑,是为了秦国着想呢,还是为了魏国赵兴?假如为了魏国,那就是好事,假如是为了秦国,那可就大祸临头了。卫国之所以还存在,那是因为卫国还占着蒲邑。现在一旦蒲邑被秦国吞占,卫国必然掉过头去事奉魏国。要知道,自从魏国失掉西河之外的土地后,一直没能再从秦国手里夺回来,那是因为魏国兵力薄弱。如今如果让卫国并入魏国,魏国一定会因此强大起来。魏国强盛的那一天,就必然是西河之外失去的哪一天。况且秦王也会暗地里观察您的行动。如果损害了秦国的利益而又给魏国带来好处,秦王一定会因此怨恨您。”樗里疾说:“那又该怎么办才好呢?”胡衍说:“您不如放弃蒲邑,不要再攻打了,请让我替您去告诉蒲地的守备已经休战,这可以使卫君感谢您的恩德。”樗里疾说:“好吧。”胡衍于是到了蒲地,对那里的守备说:“樗里疾知道蒲邑危在旦夕了,他传出话来说:‘我一定要攻下蒲邑。’然而,如今我能让他放弃蒲地不再攻打。”蒲邑的守备向胡衍两次下拜,又献上三百镒金币,并且说:“秦军果真能退兵,我一定让国君重重赏您。”胡衍不但在蒲邑得到金币,而且在卫国也受到尊重。樗里疾得到三百两金币才罢兵回国,同时又使得卫君很感激他。

卫使客事魏

[原文]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①,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诺。”乃见魏王曰:“臣闻秦出兵,未知其所之。秦、魏交而不修之日久矣。愿王博事秦,无有佗计。”魏王曰:“诺。”

客趋出,至郎门而反曰:“臣恐王事秦之晚。”王曰:“何也?”先生曰:“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今王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奚以知之?”卫客曰:“事王三年不得见,臣以是知王缓也。”魏趋见卫客。

[注释]

①先生:古时对道德高尚者的尊称。

[译文]

卫国派遣一名客卿去拜见魏王,可是过了三年,还没有见到魏王。这个客卿为此很着急,就去拜会梧下先生,答应能够帮忙见到魏王,就酬谢100金。梧下先生说:“可以”。梧下先生就去拜见魏王,对他说:“我听说秦国打算出兵了,不知道他们想要去进攻何处。秦、魏两国,已经很久没有外事往来了,希望大王能够积极和秦国交往,不要多想其他。”魏王说:“好。”

梧下先生急匆匆走了出去,可刚走到郎门就又返了回来,对魏王说:“我担心大王您对与秦国建立邦交这件事,不太重视啊!”魏王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梧下先生说:“通常人们对于服侍自己的人比较积极,自己去服侍别人往往比较消极。现在大王对服侍自己的人都那么不积极,又怎么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别人亲近呢?”魏王问道:“你凭什么这么说呢?”梧下先生说:“卫国那个客卿说,他已经来朝见大王三年了,还没有被大王召见,所以我知道了大王不是很积极。”魏王马上召见了卫国的那个客卿。

卫嗣君病

[原文]

卫嗣君病①。富术谓殷顺且曰②:“子听吾言也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行,与死之心异。始君之所行于世者,食高丽也③;所用者,错、挐薄也④。群臣尽以为君轻国而好高丽,必无与君言国事者。子谓君:‘君之所行天下者甚谬。错主断于国,而挐薄辅之,自今以往者,公孙氏必不血食矣⑤。’”君曰:“善。”与之相印,曰:“我死,子制之。”嗣君死,殷顺且以君令相公期⑥,错、挐薄之族皆逐也。

[注释]

①卫嗣君:卫平侯之子,秦王贬其号为君。②富术、殷顺且:都是卫国大臣。③食高丽:犹言贫悉美色。④错、挐(rú如,又读nú奴)薄:都是卫嗣君的宠臣。⑤公孙氏:卫国姓氏。⑥公期:即公子期,卫嗣君之子。

[译文]

卫嗣君病的很重。富术对殷顺且说:“您先听我把话说完,再去劝说卫君,要把我的话一字不落的说给卫君听,卫君一定会亲近您。人活着时的所做所为,同要死时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当初卫君在世上所做的,就是贪恋美色;所重用的,是错、挐薄一类的宠臣。群臣都认为卫君不看重国家而贪图美色,一定没人同卫君谈论国事。您对卫君说:‘您在天下的所做所为很荒谬。错就错在独断专行,而且还有挐薄帮助他,从今往后,公孙氏一定不能用血食祭祖了。’”卫君听完这些话后,说:“太好了。”于是就把相印交给了殷顺且,说:“我死之后,你要操控卫国。”卫嗣君死后,殷顺且凭先君的遗命扶佐公子期,错、挐薄的家族都被驱逐了。

卫嗣君时

[原文]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①。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②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

[注释]

①左氏:卫国邑名。②喻:通“谕”,这里指教导之意。

[译文]

卫嗣君执政的时候,卫国的一个罪犯胥靡逃到魏国,卫国想用一百斤金把胥靡赎回来受审,魏国不同意。于是卫君请求用左氏邑去交换。群臣劝谏卫嗣君说:“用百金和左氏邑赎回一个胥靡,恐怕折本吧?”卫君说:“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在于国小;一个国家局势很混乱,不在于国大。教化深入人心,即使三百户人家的城邑,也足可以治理得很好。如果百姓不懂廉耻,即使有十座左氏邑,又有什么用处呢?”

卫人迎新妇

[原文]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①?”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马,无笞服②。”车至门,扶③,教送母:“灭灶④,将失火。”入室见臼⑤,曰:“徙之牖下⑥,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注释]

①骖:两边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②拊(fǔ):拍打。③扶:新妇至夫家,须人扶着进门。④送母:伴送新娘的妇女,俗称伴娘。⑤臼(jiù):舂米用的石臼。⑥牖(yǒu):窗户。

[译文]

卫国有个人迎娶新媳妇。新娘子上车就问:“两边拉套的马是谁家的?”车夫说:“借的。”新娘子就对车夫说:“鞭打两边的马,别打中间驾辕的马。”车子到了夫家门口,新娘子刚被扶下车,她就对送新娘的老妇人说:“快去灭掉灶膛里的火,以防火灾。”她走进新房,看见地上有块石臼,就说:“快把它搬到窗户下面,放在这里妨碍人来回走路。”夫家的人听了,都禁不住笑她。新娘几次说的话,都是切中要害的话,然而却不免被人耻笑,那是因为当时还不是该说这些话的时候啊。

第62章 赵策三(8)第75章 韩策一(1)第44章 楚策四(1)第78章 韩策二(1)第59章 赵策三(5)第25章 齐策二第11章 秦策(6)第46章 楚策四(3)第13章 秦策二(2)第67章 魏策二(2)第85章 燕策一(2)第72章 魏策四(1)第87章 燕策一(4)第88章 燕策二(1)第35章 齐策六(3)第4章 西周策(1)第34章 齐策六(2)第59章 赵策三(5)第15章 秦策二(4)第47章 赵策一(1)第60章 赵策三(6)第70章 魏策三(2)第13章 秦策二(2)第24章 齐策一(3)第51章 赵策二(1)第56章 赵策三(2)第37章 楚策一(2)第38章 楚策一(3)第45章 楚策四(2)第43章 楚策三(2)第45章 楚策四(2)第80章 韩策二(3)第50章 赵策一(4)第1章 东周策(1)第7章 秦策(2)第71章 魏策三(3)第4章 西周策(1)第55章 赵策三(1)第55章 赵策三(1)第78章 韩策二(1)第74章 魏策四(3)第62章 赵策三(8)第38章 楚策一(3)第55章 赵策三(1)第51章 赵策二(1)第14章 秦策二(3)第9章 秦策(4)第72章 魏策四(1)第64章 魏策一(2)第86章 燕策一(3)第84章 燕策一(1)第6章 秦策(1)第86章 燕策一(3)第4章 西周策(1)第66章 魏策二(1)第27章 齐策三(2)第75章 韩策一(1)第57章 赵策三(3)第31章 齐策五(1)第14章 秦策二(3)第63章 魏策一(1)第92章 燕策三(2)第11章 秦策(6)第66章 魏策二(1)第92章 燕策三(2)第14章 秦策二(3)第36章 楚策一(1)第80章 韩策二(3)第48章 赵策一(2)第56章 赵策三(2)第73章 魏策四(2)第48章 赵策一(2)第47章 赵策一(1)第50章 赵策一(4)第62章 赵策三(8)第10章 秦策(5)第60章 赵策三(6)第6章 秦策(1)第18章 秦策三(2)第35章 齐策六(3)第12章 秦策二(1)第82章 韩策三(2)第67章 魏策二(2)第2章 东周策(2)第67章 魏策二(2)第73章 魏策四(2)第34章 齐策六(2)第50章 赵策一(4)第15章 秦策二(4)第49章 赵策一(3)第71章 魏策三(3)第44章 楚策四(1)第56章 赵策三(2)第31章 齐策五(1)第85章 燕策一(2)第87章 燕策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