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

bookmark

李世民是马上天子,也确实是个英明之主,不用人提醒他也知道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而治天下首要问题是在选吏,自从登基主政以后尤其注重吏治的问题,因为只有吏治清明了,天下的百姓才能能有好日子过。

李承乾清楚的记得,贞观四年北伐过后官员们包庇科场舞弊的士子,案结后在大朝会他这样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除了告诫诸臣工秉公执法的意思外,李世民另一层的意思就是先小人后君子,咱先和你们打好招呼,别等到事发了再找朕说人情,省得给朕这个皇帝扣一顶不教而诛的帽子。

以年前发生在永昌的案子为例子,自上而下定了这么多官员死罪,又把本该流放、没官的妇孺一并斩杀,满朝文武竟然要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求情,就连一向以宽厚著称的房玄龄也没有多说一句话,由此可见,诸臣都对皇帝反腐的事是多么的讳莫如深。

这年刚过完,御史大夫-马周接到了一份小贪的检举信,里面涉及的官员是右卫将军陈万福,他在出城行猎,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喂战马。马周不用想也知道这是陈万福平时嚣张跋扈得罪了人导致的,要不然也不会因为这几个钱弄到这来,这明显是小题大做嘛。

贞观朝斗米仅四钱,陈万福拿的这点东西在长安城换壶好酒都不够,偏偏又是赶上了这么档口,这不是想要他死吗?可按照朝廷的规矩,本章来了不能压着,又正值风头之盛,马周不得不把这三、两贯钱的事报到了紫宸殿。

马周来的时候很巧,正值皇帝父子正和房玄龄、魏征等几位重臣在看今年新铸的《贞观永宝》的铜钱样本。出人意料的是杀贪官正值行头的上的皇帝并没有让人去拿陈万福,反而勃然大怒的训斥了太子一顿。

只见他直接将本子摔了太子,大声呵斥道:“骄兵悍将,这都是你带出来的骄兵悍将,陈万福原本就是不知惜福的,现在跟着你在西南立下战功就更加目中无人了。今儿敢目无军纪抢占几斗麸子,那明儿是不是敢强皇宫了?你看看代国公,他带兵的时什么时候出现过兵将抢掠的事,你再看看你,带着的都是什么兵。”

看到皇帝这么生气,进来弹劾的马周和魏征等人都愣了起来,怎么地,这多大的事啊,为什么陛下发这么大的火呢。难道是陛下因为太子的军功太盛,生出了忌惮之心,所以想把当初魏征参魏王的故技重施,狠狠地打压太子一番?

殿内的大臣都是人精,他们都清楚皇权争斗的残酷性,皇帝能有此举也一定是听了朝中一些流言蜚语,哎,天家,这个种子一旦种下,那皇室之间又要掀起血雨腥风了,这下吴王和魏王该高兴了。

众臣中,马周是有苦说不出,他刚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可没有利用这陈万福的事攻击东宫的想法啊。再说太子平日里待他不薄,这要是因为他让陛下起了废立之心,让大唐的社稷根基受到动摇,那他进可是万死难恕其罪啊!

就在众人担心异常的时候,跪在龙案之侧的李承乾却没有功夫想那么多,因为他现在正忙着看皇帝的脚,这用脚写字招儿,您都能想出来,这也是够一说的了,搞了半天,李承乾就看懂四个字:息事,保人。

李承乾是俯身请罪的,之所以注意到皇帝的异常是因为皇帝强调二次他们是自己带的好兵,这不扯呢,他们就跟着咱打过一仗好不好,也不属于东宫六率,跟自己关系也就是平常的帅将从属,这么说有些偏颇了吧!

而且这也不是父皇的脾气啊,他昨儿不是还说对待贪官要除恶务尽吗?哦,明白了,要是因为这几斗麸子就杀了刚刚立下战功的武将,那可就伤了将士们的心了。

再说,陈万福原来是秦王府的校尉,是潜邸的出身的家臣,三位兄长都战死在虎牢关了,再杀了他,绝了陈家最后一颗苗,那不就伤了陛下爱兵如子的美名了。

想通了这一点后,李承乾干净利落的磕了三个头,然后恭声说:“诺,父皇责备的是,这都是儿臣御下不严之罪,儿臣愿意接受父皇的任何惩罚!”,得,让咱背黑锅就背吧,谁让咱是儿子呢!

还没等皇帝说话,二杆子魏征又站了出来,漫声漫语地说:“陛下,陈万福是江源道的将领没错,按照朝廷的规制,主帅只要在兵部的交割完兵符将印,那他和将领之间就没有统属关系,这事怎么怪太子呢!

再说李靖带兵就没出事了吗,从张宝相谎报军情到西征吐谷浑纵兵劫掠,他闲着了吗?还有在长安城中纵容家中子弟与民争利,要不是看在他于国有功,瑕不掩瑜的份上,老臣早就带头参他了。”

魏征的话句句有迹可查,直接就驳了皇帝刚才的话,他和萧瑀不同,既然出言那就得招招叨在要害上,让谁也挑不出理来,这也是他多年来在朝堂上的立身之本。

“玄成,朕这是在教训儿子,与统不统属的并没有什么关系,你不要意会错了。”,李世民把意会两个字咬的很重,而且神情极为严肃。

看到皇帝的表现后,房玄龄脑中灵光一现,随即站起来拱手言道:“老臣以为陛下的决断没有错,驿站也是朝廷的所设,算的上官家的衙门,那里面的东西自然也是朝廷的。

陈万福是江源道的将军,犯下如此触犯刑律的事,太子为大总管难辞其咎,老臣觉得应该由东宫照价赔偿,然后再把陈万福交给太子处理即可。”

“是啊,陛下,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咱们还是接着说新钱的事吧!”,回过神儿来的长孙无忌,惦着手中的制钱,笑眯眯地说着。.......

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说不让我吃你的东西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盖弥彰第八百三十八章 这个真不行!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间的友谊!第十五章 找头猪来组队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问题!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绩带来的消息第八百八十四章 长孙冲的发现!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圣人的名讳吗?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纲后悔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虏、唐军威武第九百八十八章你败了!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祸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资第一百九十四章 专业的事儿,还得找专业人士第五百五十五章 长史进门是非来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条 (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义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双刃剑第六百八十三章 应天门兵权第六百六十五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当成鹰熬的程妖精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个商量!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听墙角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间最恶莫过于此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问你知不知错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长孙冲 你大爷的第八章 华州之乱(2)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没问题!第六百八十三章 应天门兵权第八百九十章 没想得那么简单!第二百六十九章 马周送来的枕头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让您见笑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五百零三章 饭桌上的学问第五百七十九章 贪官多能吏第二百七十九章 马屁高手李丽质第三百五十二章 还是没有赶上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间是要糊涂着过的!第九百章 骠骑营(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四十六章 灭蝗进行时(1)第二百三十二章 历史第一个房地产商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国使团的要求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异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李靖还是不放心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2)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二百一十四章 战前会议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适合当枪用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华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俭更不要脸的人第七百九十二章 长孙家的另一个外甥!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个商量!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儿当大了没好处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头儿玩儿坏的吴黑闼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进达第八百三十五章 刘员外!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买骨的李世民(2)第三百三十四章 称心如意第八百四十三章 瘫子?第三百二十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点血啊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鱼乖乖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长孙无忌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气异常的史仁基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二)第五百零二章 万国来朝(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车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靓丽的风景线!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战群儒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二百三十一章 虚怀若谷的李承乾第四百二十六章 开天辟地的李世民第九百八十章 满堂彩第十九章 枭雄末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征的棒子和大枣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帅!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负呀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办法,新作风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记住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绝不惯着这样的刁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五百八十章 反转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第二十九章 让法律有尊严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轻轻的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