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发昏当不了死

老实说,李承乾根本就没想过扩充六率的军力,“知足”这两个字,在他初入东宫的时候就知道了。多年来,他也是按照这两个字为人子人臣的,要不然就李恪和岑文本那两个货色,早就让他把人头砍下来挂在宫门上了,还能等到今天。

杜如晦来传旨时说妥善处置的时候,李承乾就察觉到这里面有猫腻了,要不是有那些书吏跟着不方便,怕是老杜就在东宫不走了。

要是没有杜如晦的好意提醒,要是没有岑文本和张亮的居心叵测,就算长孙无忌二人不来提醒,李承乾也会上表称辞,皇恩浩荡,慈父之心,他不会为了区区四万兵马这点“小利”,让和谐的父子之情发生裂痕。

自从那日在紫宸殿被皇帝假意训斥了一番后,魏王和吴王一党就加紧了在朝中的活动,在中书省和其他六部大肆的笼络官员,同时长安城也渐渐流传出帝储失和的流言蜚语。

越是这样,李承乾越是不想交这个旨了,即使是个套,老子也把你掰直了,思虑片刻之后,李承乾拿起圣旨淡淡地说:“舅舅,彦集,这个称辞的本子,孤不但不能上,反而会亲自去拜谢皇恩!”

听到太子要收下这四率,长孙无忌和窦宽急的赶紧站了起来,还没等他们说话,李承乾抬手制止了他们,继续说道:“你们先别急,孤这话还没说完,要是接下来孤的主意不能让你们赞同,那就上表称辞,如何?”

得,太子都如此说了,那他们二人也不能太逾越君臣之礼不是,在二人重新落座之后,李承乾便把他的心思娓娓道来。

按照常理来说,上表拜辞是正理,也是上策,毕竟这不是小门小户,皇家的事历来都是麻烦的,能少事非总是好的,尤其身在东宫这么尴尬的地位。

可自从西南大捷后,朝中的流言蜚语就没断过,如今还有岑文本和张亮不仅肆无忌惮的在朝中扩展势力,更是借题发挥想离间天家父子,这是多么险恶的用心啊。

要是李承乾单独跟皇帝进谏他们的用心,那一来显得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有失储君风度,更是会让皇帝动摇对自己信心,岑文本他们估计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舍得一身剐,敢把太子拉下马嘛!

可李承乾不是小门小户出身的奴才,他不会那么摇尾乞怜处事,为储一十二年,要说自己没有称帝之心,用这区区四率兵马去表达忠孝之心,那皇帝会从心眼里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不可托以江山社稷,这样的蠢事他可不干。

既然那些臣子嫌自己身上的衣服单薄,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那咱何不就称了他们的意,大大方方的受了呢。不能让他们看出来自己有丝毫退缩之心,如今自己已经有了儿子,就算是为了他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让陛下不生出忌惮之心,那不如这样做,在现有的圣旨基础上打个折扣,仿照元德太子旧制以东宫现有的千名侍卫改编为左、右宗卫率,左、右虞候率,这样一来不添募兵,朝野之间也就没什么谣言可传了。

所谓发昏当不了死,既然圣旨已经下了,那没有太大的回旋余地,皇帝的脾气朝野皆知,谁要是非跟他拧着来,那样更容易让多疑的父皇怀疑,犯不着的。

“世袭刺史制度”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吧,除了赵国公府、考国公府和云中侯府三家外,所有的臣子都推脱了,弄得父皇好不尴尬,要是没有这三家当遮羞布,那可就彻底难堪了。

就为了这事,皇帝和自己说了很多次,埋怨大臣们把他好心的当成了驴肝肺,把他认成了卸磨杀驴的汉高祖,这让他非常失望。

在皇帝心中,他一直认为和旧臣们于朝堂之上是君臣,私底下还是一起喝酒吃肉的兄弟。可现在当皇帝时间长了,众臣与他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这让他时常自省是不是有什么亏待功臣的之举,才让自己失去那段宝贵的同袍之情。

皇帝和李承乾是父子,是骨肉至亲,虽然在权力有很多重叠、互相矛盾的地方,但二人以亲情为纽带,一直处理的都非常的融洽。

忠心和孝心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两者之间,李承乾只会选择孝心,因为在他看来高处不胜寒,称孤道寡的皇帝已经很孤独了,不能让他再失去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儿子。至于怎么让皇帝同意改变圣旨的内容,那就只有如此......,这般......方能奏效。

待李承乾的话说完,长孙无忌和窦宽沉思陷入了沉思,老实说他真是搞不懂这对至尊的父子是什么想的,皇家之间的争斗历来都是无情的,父子相残的事是比比皆是。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这把龙椅天底下只有一把,醒掌天下权,酔握美人心,人间至尊之位,谁有坐上去的机会愿意放弃呢,所以都防得跟什么似的。

他们二人都是以人臣角度进言的,还真没有想皇帝的个人感受,尤其是长孙无忌上次决绝世袭刺史的事,现在唐他想起来后背还发凉呢。要不是外甥在关键的时候拉他一把,这君臣之间恐怕就要生出嫌隙了,几十年的交情恐怕也要付诸东流了。

看长孙无忌不停的擦着冷汗,窦宽感到非常奇怪,太子说的挺好啊,有情也有义,依着他入朝以来对皇帝的了解,他老人家肯定万分欣喜,这国舅爷到底怎么了?

“赵国公,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适,传御医来看看!”

“没事,没事,老夫就是热的,对,热的,无碍,彦集不必挂心!”

世袭刺史的风波发生的时候窦宽不在朝中,他当然不知道长孙无忌是为了紧张至此,自己的爹自己清楚,和皇帝将感情这比什么都管用。

要是讲道理,那就不用说了,永远也入不了他的核心圈,比如说魏征吧,贞观以后的贡献够大了吧,官职爵位都赏了,可涉及皇族秘事的时候,永远都没他的份,和房杜二人比差远了。

“行了,既然你们二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就散了,孤还要去紫宸殿给父皇请安呢!”......

第八十七章 初游翠微宫第九百七十七章 让他们撞树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礼物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让的孙伏伽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第七百五十五章 诡异的胜利与勒石燕然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六百九十章 双布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砖加瓦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给我一个好的理由!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帅!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说不让我吃你的东西第八百九十九章 骠骑营(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难处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这是打谁脸呢?第七百九十章 现世报!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宫中的失踪人口案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里的小把戏!第一百二十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 (1)第四百零八章 知错能改的皇帝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么还想开直播啊!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个龟孙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这一天!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们,给老子放尊重一点!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2)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烂肉!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1)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愿的时候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围着小家伙转!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俭更不要脸的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后,那管洪水滔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给皇家丢脸的贱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里的大耳刮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别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鸿胪寺第九章 华州之乱 (3)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白活了一辈子,谁也看不上他啊!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门!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鸿胪寺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门”由来的真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爷儿第四百一十七章 禄东赞 (2)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一)第十章 新华州刺史第五十七章 并省官吏(4)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个新买卖,您看怎么样?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阳境第四百二十六章 开天辟地的李世民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阎王长孙冲第三百一十一章 别矫情了,喝吧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车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进行时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并治,两手都要硬第四百一十六章 禄东赞 (1)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东西!第二百一十七章 库山之战(2)第八百五十四章 与商君之后做买卖!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进达第三百八十五章 论补脑的重要性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计划 (一)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齐上阵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谁裤裆里的东西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九百二十八章 讨价还价!第二百七十九章 马屁高手李丽质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八百二十五章 这老不死的到底是谁?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儿,奇怪的官场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爷是混那的吗?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还记得您表叔吗?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诚意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觐见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当成鹰熬的程妖精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认干爹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钱,任性!第七十五章 岷州终战(2)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一)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个好爹,不如有个好老师!第五十五章 并省官吏(2)第一百四十一章 谋杀亲夫的郑丽婉第八百一十七章 刘相,你是真有眼力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