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处置

bookmark

大到率军征伐、处理政务,小到察言观色为自己查缺补台,在诸皇子中最让李世民满意的就是高明,对陈万福的处罚,他非常的满意。叔宝说的对,秦王府的弟兄不多了,能保一个是一个吧,李世民可不想孤独终老,等到走不动路的时候,不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吧!

更让李世民满意的是六率在西征期间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根据兵部汇总的伤亡比例高达五比一,这样的强军幸亏是皇家卫率,要不然李世民在大明宫中连觉都睡不着。西征的犒赏结束了,年也过完了,该赏的都赏过了,那自己的儿子总得不能落下吧!

是以,和房、杜等重臣商量一番后,李世民就下了一道令人“惊讶”不以的圣旨,这让前两天还担心国储失和的朝臣瞬间就明白了,什么忌惮东宫势力,什么加起了废立之心,统统都是大伙儿臆想,要是皇帝真想行废立之事,还会不顾几位重臣的反对,强行给东宫扩充实力吗?

不过,在庭议的臣子中,岑文本和张亮却一反常态的支持了皇帝的决定,并吵着闹着说:军功的赏罚公平,才是我唐军强大战斗力能够二十年不变的先决条件。太子是储君不假,可也是朝廷的战将,如此大功都得赏,那如何向二十万西征军交代,如何向那些战死的六率将士交代呢。......

东宫,麟德殿,当杜如晦捧着圣旨来的时候,李承乾正在批阅春闱准备事宜的本章,让老杜搞得这么正式的排场还真是吓了一跳,盯着一头的雾水,李承乾只能先跪地听听到底是啥子事!

只见杜如晦面色严肃的打开圣旨,恭声念道:皇太子承乾,丰伟俊资、聪明神武,亡突厥、击吐谷浑履建军功,今破吐蕃于松州,斩首十余万,布军威于西南,扬国威于四海,实勘加勉。......,着即恢复武德初东宫军府编制,增设左、右宗卫率,左、右虞候率,其编制比照六率,将佐人员由东宫自行任命。”

听到这道圣旨,李承乾颇为意外的看了老杜一眼,还不等他提出心中的疑问,这老家伙赶紧把圣旨往他怀里,然后低声说道:“妥”善处置,随后大手一挥带着一应书吏、内侍就回去交差了。

老杜走的时间还没有一炷香,长孙无忌和窦宽二人联袂而至,话不也不说,礼也没行,直接捧着茶壶开始灌,看样子二人赶的挺着急的,李承乾也笑了笑,自己坐了回去,很有耐心等着他们。

稍时,用袖子抹了抹脸后,窦宽马上说:“殿下,这道圣旨你得赶紧上表称辞,刚才在紫宸殿,房杜二相本来都快让陛下改主意了,可岑文本和张亮这两个王八蛋一个劲儿的在那唱高调,鼓动着陛下赶紧下旨。

还特么说,要不是不褒奖殿下,那就是寒了二十万西征将士的心,这特么说的是人话吗?这不是明白说殿下拥兵自重,携功而傲上吗?给脸不要脸的东西,臣回去就让廉政部的官员去查这个混蛋的喽喽们去,杀他几个让他们长长记性。”

窦宽心里清楚,即使明知道岑文本和张亮包藏祸心,东宫在明面把他们怎么样,谁让这两个混蛋简在帝心呢,所以他打算打狗给主人看,顺便在让那两个位王爷知道下,不是什么空子都可以钻的。

待窦宽的话说完,长孙无忌把话接过去,沉声说:“且不管那两个货心里盘算的是什么,当务之急是敢紧上表称辞,不能让殿下在世人面前留下持功自傲,拥兵自重的话把。

否则在有奸邪小人日以继夜的吹风,就是陛下再相信你,那也难保什么时候不闹出误会来。而且限制六率的军制是有过充足考量的,殿下入主东宫以后,已经得到很多了,不可以贪得无厌啊!”

随后长孙无忌向李承乾重新叨咕一番东宫军队的编制问题,大唐开国之初,比照前隋旧制建立东宫十率: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共计十率府,其中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不统府兵。为太子直属的亲兵,由其直接掌握。

东宫五十个军头领五万府兵,同时上番大约八千到一万。三卫、随身内卫、监门应该是元从功臣或门荫子弟,从起建制来看完全就是个小的十六卫军。

当然,这么做也是为了国储登位的时候能有充足的军事力量以掌控朝局,这是为皇权交替多加上一道保险,元德太子杨昭在东宫的时候,东宫建制就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属于内庭侍卫的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当时叫左、右宗卫率,左、右虞候率,其兵员编制,也一律由宗室和功臣子弟担任。

后来,太武皇帝任裴寂收军权的时候,特意剔除了掌管东宫内庭安危的四卫,为的就是显示毫无野心,让太武皇帝放心。而玄武门之后,李世民当了太子,依然采取这种军制,之所以没有做出改变,其一是已经大权在握不在乎了,其二就是想给李承乾留下一个的好的模子。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李承乾这个太子,谁能想到在妇孺手中长大的他竟然如此的能征善战,硬生生的把站岗、放哨的六率,锻造成了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其战力一点都不输于玄甲军。

要知道以往的六率都是府兵,而现在的六率全都募兵,这兵力虽然相差不多,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再者说,太子因为避讳敏感的问题,减少内庭的侍卫以示忠心这没有错,可皇帝也随后让他建立了一支由宗室子弟为基干的卫队,这已经和天恩浩荡了。

现在要是这么大大方方的接了这道圣旨,那不仅给人留下口实,更是会让皇帝心生芥蒂的,长孙无忌不敢把那件事告诉外甥,所以他才从六率的历史讲起,希望外甥能够止步,不可太贪图军权。........

第七百二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九百八十五章晋王府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怼怼王第八十三章 论粮道(3)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鸡下蛋第一百六十八章 苏婉的真实身份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门酒肉臭第七百二十九章 聪明人话不用说多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艳名一夜盖长安第七百八十五章 谈情怀,是吧!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三百三十五章 骂尽天下的皇甫德第八百章 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第六百四十章 让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么幺蛾子!第二百八十章 有个故事叫侍郎是狗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爷,您圣明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三十六章 出使风云(2)第一百八十五章 骂的就是你萧瑀第一百八十二章 干不了?那就腾地方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祸所伏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第二百二十六章 关键的时候掉链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诚意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动(2)第二百三十四章 寿星公吃砒霜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虏、唐军威武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进行时第九百四十七长孙之殇!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六百零一章 单道真立威,分全羊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实你不必这样!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四百四十三章 礼部的官司第四百七十章 难以降服的畜生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个坏种啊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楼下的是你爹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马谡-刘仁轨第三百七十六章 压到骆驼的后一颗稻草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说敢不敢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长孙皇后出的难题第三百二十章 请君入瓮第九百三十八章 俩小老头的算计!第七十四章 岷州终战(1)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么是你亲叔叔啊第三百八十二章 说话不算话的李世民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选将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许敬宗第三十五章 出使风云(1)第二百二十一章 惊慌失措的伏允第六百八十九章 谁便宜都想占?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十四章 将折腾进行到底第二百八十章 有个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五百七十八章 迟迟露面的钦差副使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种人叫添头儿!第三十章 你们真是让夫子蒙羞啊(1)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八十九章 含风殿议事(1)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担忧!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谎言第一百零六章 长安城弥漫的阴谋(1)第二十九章 让法律有尊严第五百三十一章 萧瑀的新爸爸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县农场的小老头第八百一十章 赖上门的长孙冲!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么不看看老嫩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说服的江夏王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六百七十三章 贞观十三年的第一场雪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仙?妖怪?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第九百八十章 满堂彩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异议!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这礼比郑家重!第五百六十章 多余吗?不一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宫中的失踪人口案第七百零三章 汝戏百姓,吾戏汝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来,美人给朕笑一个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来,才有往!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三十五章 出使风云(1)第五百零一章 万国来朝(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个坏种啊第七百九十七章 滚出去,开府!第四百六十九章 汤泉游猎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齐上阵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