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县

bookmark

太子来谢恩,李世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这小子不喜金珠美玉,不喜婀娜美妇,不喜美食华服,独喜军旅之事,尤其是骁勇彪悍的军队。

没错,这小子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太像朕了,都喜欢骑最烈的马,挽最重的弓。所谓投其所好,父子之间更是如此,既然大方的赏儿子了,那就得送点让人家喜欢的东西不是。

再者说,高明带兵有道,扩充六率也算是扩充皇家卫率的力量,如此一来李唐皇室的统治将更为稳固,两全其美嘛!

你爽快,我大方,父子俩把扩充军队的事说完了,李承乾就把去鄠县看看民生的想法说了一下,这引起了李世民强烈的好奇心。

老实说他一早就想去看看鄠县究竟被重建成什么样了,让奏本懵烦了的皇帝不喜欢那些华美且不切实际的文章,相比较下他更喜欢“眼见为实”的东西,这不是对李承乾的不信任,他想知道用那么多钱建的新城,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了。

欣然允准后,父子二人在第二日,仅仅带了两百名护卫就驱驰到这座距离长安仅几十里的鄠县。首先,吓了李世民一条的是鄠县的城墙,不仅比从前高出三丈,更是通体用水泥浇筑而成,任何人看到这座小小的县城,都会被它的魁梧的身形吓一跳。

李世民是马上的皇帝,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猫腻,而且据高明说,这些城墙除了水泥、砖石以外,更是添加了手臂粗细的铁柱,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城墙更加坚固。

以这样的县城为例,加之相应的防御武器,三、五千人马足可以和数万兵马长期对峙。想想松州战役杜荷等人修筑的城塞,李世民的心中就了然了,连建造工艺相对粗糙上、下八寨都有如此威力,那这眼前这个县城就可想而知了。

在城楼上转了一圈后,李世民的身份彻底暴露了,来往的百姓都俯身在地向皇帝和太子行礼,直到县令陈挚来之后,才疏散拥堵的城关。这里安置的都是六率阵亡士卒的遗孀和伤退的老兵,他们对高明无比的熟悉,所以看到高明在自己身后伺候着,认出御驾来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过,当李世民溜达到城中心广场的时候就改变了这种想法,因为广场上矗立着他和长孙皇后的雕像,而且足足有数丈之高,难怪那些百姓能认出自己来了,随后笑着指了指李承乾,大步流星的向商铺走去。

还别说,李世民在两条商铺街真碰上了一些熟人,这些人基本都是弯了腰的老人,见到李世民来了,那是激动都说不出话来,连连笑着给皇帝老子磕头,请皇帝进自己那坐一坐歇歇脚。

要是普通百姓自然是不敢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的,可他们不一样,这些人都是贞观初期在六率中服役的官兵,不少人都是秦王府、天策府的兵丁出身。

在别人眼中李世民是皇帝,可在他们眼中李世民永远是他们心中无敌的统帅,让自家主帅进屋歇歇脚,喝口水,那没什么失礼之处。

李世民的兴致非常高,一连和老兵们扯了两个时辰,从衣食住行到钱粮赋税,最后到家中的琐碎的事,李世民都一一仔细过问。

鄠县的富庶,他在来的路上就已经预料到了,因为路过的几个村子都是粮食满仓,牛羊满圈,现在又看了井然有序的县城,要是兴致不高就怪了。况且还能看到这么多,熟悉的人,这让李世民对过去征战的岁月无限回往。

夕阳西下,李世民就把驻跸的地点放在县衙,盘看了府库之后就和李承乾小酌了几杯,酒桌之上,李世民狠狠地夸赞了儿子,这不仅仅是对鄠县的发展极为满意,更加让他满意的是那些老兵能得到善终,刀头舔血了一辈子,临了能落的这样的下场已经算是有福的了。

李世民承认自己没有想到这一点,等到察觉了,那些老兵估计也不在人世了,所以说他这个台阶仍然是太子补的,老兵们每天都会对着自己雕像磕头感恩的同时他们的心还是热乎的。

这里不是皇宫,所以伺候皇帝的洗漱的活儿,李承乾亲自操刀,一边给皇帝洗脚,一边说着增设四卫的事。听到太子打算曲线执行旨意,李世民感到很奇怪,昨儿不是说的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变卦了。

随后,李承乾对不思其解的皇帝说:“父皇,儿臣从军也有些年头了,战场该见识过的也都见过了,多年来的征战是得到一些军功,可也让儿臣对战争有了新的认知。

秦赵长平之战,战事长达三年,秦军前后斩杀赵军四十五万,可谓白骨累累、血流成河,赵国一战差点举国绝嗣,由此正应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松州一战,我军是斩杀十数万吐蕃军,可自身以损失将领百员,士卒数万,其战场情形说是血流漂卤、沸声若雷一点都不为过。儿臣掌中军的时候,一刻都不敢松懈,生怕一个不小心让国力受损严重。

战后,儿臣在伤兵营看了一些伤重的官兵,游击朗将韩再道的话让儿臣感受至深,我大唐有这么多勇于牺牲的边军,又有谁敢窥测天朝呢!

建立军队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既然我们有了这么多的虎狼之师,又要那么多皇家卫率有什么用呢?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能减少从军者,省下民力去发展农桑不好吗?

再者说,您别看鄠县发展的不错,商业发达、农桑兴盛,可这让儿臣花了不少的钱,要是再养几万军队,那可就真吃不上饭了。”

李世民当然不相信东宫是因为穷才不养那么军队,高明的家底有多厚,他当然清楚,到了现在他终于明白高明为什么让他来鄠县看看了。尤其是在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后,可以看得出来,这混小子已经从对战争的狂热中清醒过来,知道刀兵不可妄动的真谛了。

大唐不怕战争了,但可也不能无视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这个道理。

“高明啊,看来朕今日又添了一喜,你能看到这一点就说明你真的长大了,为父甚为欣慰,罢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朕准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闭嘴吗?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七百七十章 我真冤枉!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么简单第三百八十一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八百九十九章 骠骑营(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论补脑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间最恶莫过于此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样的北巡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云第八百四十八章 当面砍,别客气!第二百零五章 丽政殿里的小嘴巴第五十五章 并省官吏(2)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九百八十六章 强烈的对比!第五百四十五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万剐第一人第三百六十章 长袖善舞的许敬宗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读书的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马谡-刘仁轨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个呗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愿的时候第四百八十九章 这是个人才啊第四百五十章 挖墙脚到老夫头上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画个圈圈诅咒你第七百七十九章 这屁话到底是谁说的!第七百八十章 家贫出孝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七百零四章 你们爷俩商量好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将军威武第五百三十一章 萧瑀的新爸爸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资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办法,新作风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种遗传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线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门上还有散去的疑云第七百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么还想开直播啊!第四十三章 嚣张的孙少爷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四百八十章 老头儿,你太放肆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么幺蛾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东宫来了两位“姑奶奶”!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显摆的李世民第二百八十三章 儿臣赌他们的脑袋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第五百零二章 万国来朝(二)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四百二十二章 谁让你不说清楚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战(7)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确定他们是人吗?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老子,不一样的儿子第四百章 校场记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儿,奇怪的官场第六百九十四章 别有洞天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确定他们是人吗?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没问题!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爷是混那的吗?第十章 新华州刺史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礼,必须收!第四百三十三章 丢人特么丢大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药来了吧!第四百一十七章 禄东赞 (2)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干什么第四百三十一章 爱妃,你咋也成开国功臣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二百零五章 丽政殿里的小嘴巴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八百九十章 没想得那么简单!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闹大明宫!第三百三十四章 称心如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爱卿,你得多读读书啊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人者、马周也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阳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抢亲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问你知不知错第一百七十章 嚣张的岑文本第八百六十三章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第十章 新华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