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陈遘上疏平逆寇 赵约詈贼死杭州

〖陈遘上疏平逆寇~赵约詈贼死杭州〗

诗曰:

膝下儿孙福满心,垂钓树荫伴河塘。

堂前燕雀盘桓去,深秋已锁隆冬暮。

自乐无忧偏生灾,草寇为王废太平。

哪得过问千秋事?只就眼前便皱眉。

话说方天定、邓元觉等人起兵去杭州时,石生已进兵衢州龙游县,方腊自把陈十四调往睦州,又派遣两人相助石生攻打衢州,这二人乃是王寅、高玉。

王寅原是歙州山里石匠出身,善使一条虎矛枪,胯下坐骑“转山飞”,登山涉水,如履平地,自投靠方腊之后,被方腊封为南国尚书;高玉亦是歙州人士,善使一鞭一枪,武艺虽比不得王寅,亦是能打会斗,归附方腊后,被方腊封作南国侍郎。此次遣这二人来,一是助石生攻取龙游,二则打下龙游后,速取衢州。

王寅、高玉二人起兵至龙游县外十里,石生出营相迎,三人入帐,石生摆酒为二人洗尘。酒过三巡,王寅道:“石将军到此几日?战况若何?”

石生落杯言道:“到此两日,交兵两仗,各有胜负。昨日阵上,被我用狼牙棒击死县中马步两个都头。却被知县龙在天伤我一槊,呕血两口,险些丧命,因此一胜一负,如今胸口尚自作痛!”

高玉道:“知县乃文官,何得此本事?”

石生道:“我原以为是文官,所以大意了。后来打听得这龙游知县龙在天,乃文武双全之人,只说早年中过武举,因不满朝廷奸佞弄权,数次言语讥讽,所以不得重用,贬谪至此为知县。其下县丞龙在江、县尉龙在河,皆是其胞弟,各有武艺。此人对县里百姓无微不至,如父如母,深得民心,县民呼为“一县三龙”。此县着实难取。”

王寅道:“不妨,明日我二人去见一阵,便知分晓。”

高玉道:“城中兵马几何?”

石生道:“不过三五百人,但皆是悍勇之夫,不可小觑。”

高玉以手拍髀道:“你我两万人马,胜他多倍,有何可怕?圣主令我等速取衢州,怎可在此空耗日月?明日必拔此县!”

王寅道:“来时我已见龙游县城,高可二丈,青石垒砌,强攻伤亡必重,还须用计取胜。”石生劝酒问计。

王寅低言数语,石、高二人齐声叫道:“妙计,王尚书高见。”

次日一早,石生、王寅、高玉提兵来至龙游县外,龙氏兄弟引领着人马,出城抵敌。

知县龙在天在马上用禹王槊指石生,大喝道:“你这厮非我敌手,何敢再来!”

石生道:“汝敢只身决胜负么?”

龙在天二弟龙在江,大喝一声,舞双镋纵马出阵道:“休啰嗦,怕你不算好汉!”高玉使枪飞马迎住,两人杀做一团,斗三十合,不分输赢。

龙在天令三弟龙在河掠阵,自擎槊打马杀出,王寅马跑而来,迎面使枪就刺,六人马捉对厮杀。征尘乱起,杀气横生,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斗四十合上,龙在江镋伤高玉,龙在天与王寅不分输赢。方军阵上,石生见了鸣金,两军各自收兵。

方将晌午,守城军士报与龙知县道:“城外援军到也,打着衢州旗号,正与反贼搏战。”

龙在天与两弟急上城看,果然两股人马相杀。龙在江道:“哥哥,救兵来到,我们兄弟可与衢州人马合力击贼,贼兵必溃,良机难得!”

龙知县道:“不可开城,万一敌人使计赚我县城,又当如何?”

龙在河道:“哥哥如此谨慎,何时才能建功退敌?城外援军见城里守将不出击敌,等回告彭知州,我兄弟三人罪责难逃。不若就此杀出去,里应外合,迎援军入城。”

言未毕,龙在河已自下城,领兵开门出战去了,龙在天扒在垛口,看了道:“二弟守城,我助三弟。”亦下了城,提槊上马,出城来退敌兵。

时龙在河已经杀入了乱军,龙在天引人马卷杀过去,正见石生,挺槊直冲过去。石生见时拨马就走,两人一前一后,追逐五里,至一条小道上,两边树木杂生。龙在天只顾纵马追石生,正走之间,一声喊起,两下方军伏兵尽出,先使绊马索绊倒龙知县坐骑,两边捆绑手一拥而上,将知县活捉。

石生回马笑道:“念你是个人才,今日降则不亡,不降必死!”

龙在天两目圆睁,只一挣,迸断绑绳,飞身直撞石生坐马,石生人马倒地,撇了狼牙棒,惊恐不迭。

龙在天拾起狼牙棒,大步向前,要来结果石生性命,却被王寅自后赶来,就马上拈弓搭箭,只一箭射穿项颈,扑地倒了。石生起身,夺过狼牙棒,连打数下,见龙在天已死,方才作罢。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石生见是王寅,喜道:“尚书来得是时,不然我命休矣!”

王寅道:“龙游已破,我思你非龙在天敌手,特来相助。”石生再问了龙游如何破的?王寅备细说了。

原来此皆是王寅定计,衢州援军乃是贼军假扮,为引知县龙在天出城,却将龙在河引将出来,龙在天见三弟出城,也出关来,却被石生引入伏中。那假的衢州援军见龙游县城门大开,都来抢城,龙在河知已中计,为时已晚,却被高玉出其不意,一枪刺死乱军之中。贼军瞬时杀进城里,龙在江独守城门,孤军奋战,亦死于乱军,王寅见城已破,留下高玉守县,自来相助石生,一箭射翻龙在天。石生、王寅遂同回龙游县。待二人进入县,纵兵抢掠、淫烧一日,明日引兵来衢州西门,扎下大营。郑魔王、钱振鹏已攻克常山县,亦逼衢州城东门下寨。

话分两头。冬十二月,徽猷阁待制、发运使陈遘字亨伯,已知方腊为乱,上书道君天子道:“东南妖贼方腊始起青溪,众不及千,今胁从已过万,又有苏州石生、归安陆行儿,皆聚党应之。东南兵弱势单,士不可战,必未能灭贼。愿发京畿兵,鼎澧枪盾手,兼程以来,庶几蜂起愚民,不至滋蔓。”道君皇帝始大惊,悉行其言。十二月丁亥命宦官谭稹为两浙制置使,以太傅、泾国公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率禁旅及秦、晋蕃汉御辽兵十五万,南下平叛,使讨方腊。

童贯起军将行,道君皇帝全付以东南一事,谓之道:“如有急,即以御笔行之。”童贯又征数员大将随军,乃开封祥符人淮西钤辖何灌;保安军人、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刘延庆,与其次子蕲州防御使刘光世;忠州防御使辛兴宗。其余将佐:杨惟中、折可存、王禀、杨可世、刘镇、王涣、马扩等将。

此时宋江已受招安,擒田虎、平王庆后,未有官职。童贯又命宋江为征南正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再说时已宣和三年春正月,只说衢州知州姓彭名汝方,字宜老,饶州鄱阳人氏。其长兄是枢密都承彭汝砺,字器资,年五十四而卒;次兄显谟阁待制彭汝霖,字岩老,乃奸相曾布一党。

彭汝方以汝砺荫为荥阳尉、临城主簿。长兄汝砺死后,弃官归葬。丰稷留守南京,辟司录。宣和初年,为衢州通判,使者疏其治状,擢为衢州知州。

彭知州听闻贼兵已至城下,遂与通判段约介、大将郭师中议之。段约介道:“如今寇至,众望风奔溃,已无兵可御!”

郭师中道:“我在,敌寇安能入城?今日便杀退贼寇,使朝廷知有郭师中,不知有方腊!”乃提刀引千人出西城杀敌。彭知州劝之不住。

郭师中出城来战,彭知州与段通判登城略阵。郭师中大骂反贼,南国侍郎将高玉迎战,无十余合,高玉枪里加鞭,一鞭打在郭师中左臂,师中大怒,一刀搠在高玉肋下,高玉落马,复被师中一刀砍下头来。

石生大惊,磕两柄狼牙棒来斗郭师中,王寅只怕石生不能取胜,暗中放一枝冷箭,正中郭师中马脸上,那马疼痛倒立起来,将师中掀下鞍鞒。师中自地上起身,石生跑马已到,抡狼牙棒正打在面门,郭师中登时死了。

城上彭汝方看了大惊,用衣袖掩面,叫鸣金收兵,王寅、石生也退了去。段约介令道:“紧守四门,不得擅自开城,违者立斩不赦!”自与彭知州下城回了府衙。

至晚,王寅将郭师中尸首与一封书信送入城中。彭汝方接书,从头看时,上面略写道:

道君无能,枉居帝位。奸相弄权,生灵荼毒。各州苦守城廓,朝廷却无救兵。吾闻尽忠之臣未必能有好报,古有乐毅、廉颇,皆奔亡而为虏;韩信、彭越,悉菹醢而受诛。彭郡守若能迷途知返,归顺我朝,必得重用。实为公思,免致两伤。

彭知州看罢不语,将书交与段通判。段通判看罢,一把扯个粉碎,破口大骂:“反贼分明欺人,倒把这话唬我。”

彭汝方道:“我已过耳顺之年,为保晚节,誓与城同存同亡,不敢有负圣恩!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段约介令将送书之人,斩首悬于外城门,以示必死之心。

风吹云朵散,名利总成空。

丈夫钢骨硬,不负皇帝恩。

石生、王寅见了,七窍生烟,约合郑魔王、钱振鹏,东西两门,并力猛攻。知州彭汝方、通判段约介苦守孤城三日而陷,城破彭知州被擒,骂贼以死,时年六十六岁。道君皇帝闻听褒叹之,赠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曰忠毅,官其家七人。此为后话。段约介亦死。

再说十二月下旬,太子方书与国师邓元觉、元帅石宝、镇国将军厉天闰、护国将军司行方已攻下杭州钱塘、仁和、余杭、临安、富阳、新城、盐官、昌化诸县,大军围逼杭州城下。

这杭州非比其他州府,乃是两浙路的首府,南有钱塘潮信江,西有三潭映月湖,又是造作局所在之地,花石纲指挥中心之一,聚着大批官吏、富商,当朝奸相蔡京的父祖坟墓也于此处。

且说方天定、邓元觉合兵七万,直抵杭州城下,军马列成阵势,郡守赵霆和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同上南城门观看,只见叛军一望无边,如同山海。

城下方天定举目看时,正见赵霆三个,命擂鼓助威,鼓声如同雷霆,唬得知州赵霆体如筛糠,战栗一团。

陈建道:“大人休惊。”

赵霆道:“我本文官,休道这般光景,便是刀枪也见不得。”

赵约一旁道:“大人如惧,可自先去,吾与陈制置使自当应付。”

赵霆口打颤音道:“此城全仗二位,本官先回。”乃使两个小军,搀扶着下了城,坐轿回了府衙。

赵霆回入府中思道:“不若趁贼军未围城时,我先逃离这险恶之地,城破之时,定无生理!”主意打定,让家人收拾些随身衣物、金银细软,全家坐轿骑马,出北门踏雪而走,赵霆方出杭州,反军便将城池层层围住,似如铁桶。

只说南城,赵约、陈建听闻赵霆畏敌如虎,开北门私走,二人甚怒。赵约大骂道:“这厮身为一州父母官,竟不问百姓死活,枉为人也!”

陈建道:“如今骂也无益,此人胆小如鼠,文不能安民,武不能杀敌,只为你我累赘。”

这时方天定骑马来至城下,用戟指着城上叫道:“郡守赵霆何在?”

陈建道:“休闻知州,只我便与你理论。”

赵约叱道:“我乃廉访使赵约,尔等退兵便罢,如不肯时,叫你都死。”

方天定戟指喝道:“无名鼠辈,我且问你一句,降是不降?你若不降,城破必杀你!”

赵约诟骂:“我生为大宋臣,死为大宋鬼,焉能降反贼!城破有死而已!”顺手在士卒手里夺过弓箭,照着方天定面门便射,方天定急闪,那一箭射落盔缨。方天定大怒,拨马而回,手挥令旗,使大军攻城,杭州城紧守四门,矢石如雨。

只两日硬攻,杭州城破,反军生擒廉访使赵约、制置使陈建,押解至方天定面前,方天定问及知州赵霆,赵约、陈建骂不绝口。方天定命施以磔刑,二人为国尽忠而死。反军入城纵火六日,死者不可胜数,但凡搜出官吏,砍手剁脚,掏出肺肠,折磨致死,惨不忍睹。积怨已久百姓平民,亦发掘蔡京父祖坟墓,暴露其骸骨。方腊知杭州已破,传旨令方天定等将,引领大军驻守杭州。

时至正月中旬,吕师囊、霍成富、方七佛、庞万春相继攻下歙州的歙县、婺源县、绩溪县、黟县,至此歙州又在方腊囊中。方腊再遣方七佛引众六万,攻下杭州东北的秀州崇德县,而后进军秀州。却被秀州统军王子武阻挡,乘城固守,僵持不下。是时,吕师囊又率万人攻打台州,遭台州司户参军滕膺率众抗拒,一时不能攻克,转而攻取台州天台县与黄岩县。

下旬,朱言、吴邦攻下婺州永康县后,又夺取了义乌、武义、浦江、东阳四县,婺州辖下只有金华、兰溪两县尚未攻破。朱言、吴邦乘胜进攻金华,只一日陷金华,引大兵直抵兰溪县东门。

朱言对吴邦道:“你我本就是这兰溪县人,县中你我悉知,知县汪治乃无能之辈,所倚仗者乃东方也。某欲保此县,免死无辜。”

吴邦道:“都头东方龙神,擅使方天画戟,所向无敌,非你我之力可胜,不如遣人到圣公处搬请援兵,与我等了此一事。”

朱言道:“此人乃一匹夫耳!贪财好色,见利忘义,可使一巧舌之人,入城用重金收买,兰溪唾手可得!”

吴邦道:“东方龙神与汪治有父子之情,恐不会就范!”

朱言道:“不然,此人狼子野心,与吕布无异。一者大兵压城,他安能不虑?二来以金银珠宝为饵,许之城破奏禀圣公加官进爵,此人必定为我所用。”

吴邦道:“此计虽妙,何人去说为妥?”

朱言道:“司天太监浦文英能言善辩,前日到此,可以为用。”

吴邦道:“方圣公使来督军的,安肯助我二人?”

朱言道:“这倒不妨,浦文英本是内侍,言语冒犯圣公,令到此督军,必然思归。若其立功,便可回朝。”

吴邦道:“兄长说的有理,我便去与他说知。”

朱言道:“我当去说,此人急功近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能说服。”朱言自出帐来见浦文英,将事讲明。

浦文英道:“咱家便是肯去,如何入城?”

朱言道:“浦督军须使几个随从,扮作金华来的求救使者,必能掩人耳目。

浦文英道:“某愿一试。”

朱言道:“此功能成,我必保奏圣公请督军还朝。”浦文英大喜。

次日,浦文英引三两个随从,扮成金华遣来使者,到兰溪县北关叫城道:“我乃金华差使孙县尉,军情火急,速望相救。”都头东方龙神正在巡城,忽见几个人来到城下,仔细听了,信以为真,便放进城里,动问金华事情。

浦文英道:“反军围城,吾冒死到此。”

东方道:“即是如此,可入衙见过知县相公。”

浦文英道:“我有一事,须先与将军商议。”

东方道:“县尉大人有事直言,某当讨教。”

浦文英道:“此处非讲话之所,但借一步。”

东方道:“某请大人到舍下喝茶。”乃引着浦文英到得家中,落座吃茶。

浦文英道:“将军请看。”招手使人奉上包裹,于案上打开,只见金银百两,玉珠十颗。

东方起身惊问:“此是何意?”

浦文英道:“都头休惊,浦某略表奉承之心,望乞笑纳。”

东方急道:“大人非姓孙乎?何言姓浦?”

浦文英大笑道:“实不相瞒,我便城外方腊军中浦文英是也!”

东方恍然大怒:“正愁没处寻你这伙逆贼,今日倒来自投罗网!”忽地起身,在腰下拔出利剑。

浦文英道:“将军且听我一言,死也无恨。”

东方说道:“死到临头,有话快讲。”

浦文英道:“自古以来,识时务者为俊杰,知时事者是英雄。如今我有大军一万,止在城外,若知我死,必然强攻此县,不出两日就破。那时鸡犬不留,斩尽杀绝,将军与县共存亡,便可名留青史。然城中父老何其无辜?”东方弃剑在地,寻思不语。

此时只听外面有人吵嚷:“知县来了。”浦文英目顾几个随从伴当,那几人会意,拔出刀剑藏在门后。

原来知县汪治听说金华县来人去了东方都头家里,就亲自带人来请,一脚踏入门来,被浦文英绰剑砍在左手上,汪治大叫一声,反身便走,喊人护卫。浦文英使人在后追喊:“东方将军已投方腊麾下,汪知县速速献城。”

东方龙神闻得这一声,如五雷轰顶,一把劈胸揪住浦文英,喝道:“你这厮好毒的计谋,这般害我。”

浦文英道:“为今只有结果了知县,功名富贵就在眼前,你不杀他,他必杀你。”言罢,将剑递与东方眼前。

东方接剑在手,徐徐插入鞘内道:“我与他有父子之名,奈何?”

浦文英道:“昔日吕布杀董卓,为天下大义,今时都头何惜害民贼乎?”东方皱眉一思,于墙边绰起方天戟,去赶汪知县。

正是:

贼人用计空赚城,致使街市血横流。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回童太师二次伐辽 刘延庆折损军旅第四七回史斌败死鸣犊镇 曲端勇取长安城第三十二回岳鹏举初战告捷 郭药师大胜番将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国立盟 杀熊岭老将捐躯第五十回韩泼五怒战长江 秦长脚归国任事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三十三回萧干败亡箭笴山 张觉走死燕京地第四回陈遘上疏平逆寇 赵约詈贼死杭州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飞建功 战官军杨幺身死第二十五回龙虎山一道言谶 杭州寺二僧归隐第三十四回过龙岗牛皋出世 收郓州张俊毙寇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掳二帝北宋大终结第六二回废刘豫岳飞用间 罢赵鼎秦桧专国第四二回康王即位应天府 赵云夜宿忠义村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飞建功 战官军杨幺身死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掳二帝北宋大终结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六三回吴玠病故仙人关 兀术操练铁浮屠第七回战乌龙岭兄弟伤亡 复钱塘县英雄智勇第二十五回龙虎山一道言谶 杭州寺二僧归隐第四五回讨叛逆曲端鞭将 谏昏君宗泽上疏第二十九回张叔夜计窘宋江 梁山军招安受赏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四九回韩良臣大破苗刘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五五回岳鹏举请命初北伐 韩良臣兵胜大仪镇第四回陈遘上疏平逆寇 赵约詈贼死杭州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军 苗傅设伏诛杀佞臣第五三回吴玠二败金兀术 杨幺称王洞庭湖第二十九回张叔夜计窘宋江 梁山军招安受赏第一回方圣公僣号清溪县 吕信陵首战威坪镇第三十七回鲁智深雍丘诛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圆满 岳飞从军真定第七回战乌龙岭兄弟伤亡 复钱塘县英雄智勇第二十回吴玠弋阳斩史珪 谭稹信州奏大捷第四三回梁兴聚义太行 张所募兵河北第十二回韩世忠力擒渠帅 林教头奋斩敌将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飞建功 战官军杨幺身死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六二回废刘豫岳飞用间 罢赵鼎秦桧专国第二十回吴玠弋阳斩史珪 谭稹信州奏大捷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贼 仙居县秦明殒命第四五回讨叛逆曲端鞭将 谏昏君宗泽上疏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五一回曲端绝命恭州狱 吴玠一败金兀术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败身死 吕师囊计穷被擒第六七回朱仙镇金牌促班师 燕京府片语除政敌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敌第三十回童太师二次伐辽 刘延庆折损军旅第十九回美女将役用骷髅兵 宣抚使入京献伪帝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飞建功 战官军杨幺身死第四二回康王即位应天府 赵云夜宿忠义村第五十回韩泼五怒战长江 秦长脚归国任事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十九回美女将役用骷髅兵 宣抚使入京献伪帝第六十回梁红玉陷阵身亡 杨沂中破敌晋爵第三十四回过龙岗牛皋出世 收郓州张俊毙寇第六一回良马对节使拜太尉 淮军叛都督辞相位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两魔王衢州斗法第六二回废刘豫岳飞用间 罢赵鼎秦桧专国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两魔王衢州斗法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宁江 吕师囊兵败芙蓉镇第八回仗妖术借尸还魂 借小道暗渡陈仓第三十九回贼臣贬窜死异地 金军攻陷太原城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飞建功 战官军杨幺身死第五四回韩五兵打刘光世 吴玠三败金兀术第五五回岳鹏举请命初北伐 韩良臣兵胜大仪镇第五三回吴玠二败金兀术 杨幺称王洞庭湖第三十六回武松独臂杀首恶 赵桓登基贬群贼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十一回刘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抢占严家溪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十二回韩世忠力擒渠帅 林教头奋斩敌将第四六回宗泽弥留呼渡河 关胜尽忠死济南第三十回童太师二次伐辽 刘延庆折损军旅第十五回童宣抚奏凯还朝 裘道人败死新昌第三十三回萧干败亡箭笴山 张觉走死燕京地第六三回吴玠病故仙人关 兀术操练铁浮屠第一回方圣公僣号清溪县 吕信陵首战威坪镇第三十二回岳鹏举初战告捷 郭药师大胜番将第六一回良马对节使拜太尉 淮军叛都督辞相位第四十回感忠义岳母刺字 恨无力老种归天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十三回童贯夺取处州城 项德战死黄姑岭第三十六回武松独臂杀首恶 赵桓登基贬群贼第六十回梁红玉陷阵身亡 杨沂中破敌晋爵第三十七回鲁智深雍丘诛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六十回梁红玉陷阵身亡 杨沂中破敌晋爵第六二回废刘豫岳飞用间 罢赵鼎秦桧专国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军 苗傅设伏诛杀佞臣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