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 隐情不浅,世子出场

次日,却是云霁风清,连续近十日的阴沉雨势放晴,辰初,当阔别多日的金阳移出苍云,万缕光华笼罩市坊,被那沉晦的雨天压抑多日的百姓们,方才轻舒了一口胸中的浊气,而坊间各大商铺,也从这暴雨不断导致门前冷清的沮丧里缓过神来,阶下迎客的儿郎,攒足了劲高声招揽来往宾客,兴头十足。

皇宫太和门外,早朝已在卯正依时举行,九卿六部大臣奏事已毕,眼看就要散朝。

当圣上起驾,朝臣正要“解散”,却又有御前内侍总管手持拂尘步下玉阶,拉长了尖细的嗓音,传圣上口谕,诏金、秦二相,中书省官员、六部尚书、各位侍郎、诸位参与朝会之皇子、王公勋贵等等,往乾明宫正殿议政。

紧接早朝后又召殿议,虽不常有,奉诏众臣多数却也没有在意。

金榕中侧目,看了一眼满面肃正的秦怀愚,半道*的眉梢一吊,唇角噙上意得志满,轻弹袍袖,率先转身。

尽管南浙之事让他党羽有所折损,而太子也没有听取“谏言”,按照他之举荐擢选继任官员,而是弄了一出考核任官,表面情形似乎于他颇为不利,但是!秦怀愚折腾一场,也没有落到半分好处,太子所荐虽说不是他的党羽,更加与秦氏一党无关,这也是自然,谁让秦怀愚的孙女儿眼下是四皇子妃呢?

偏偏秦怀愚还自作聪明,想趁胜追击,再攀权势,与卫国公府联姻——

殊不知反而遭忌,倒让他金榕中拣了个便宜。

原来,金相起初还看不分明楚王世子“存心结交”何意,却有他府里的亲信幕僚霍真分析——应是秦怀愚“求胜心切”,搬起石头砸脚,理由是圣上颇重嫡庶,断不会有易储之心,而秦家却是四皇子的岳家,又不怀好意地勾联上了卫国公府,以致圣上生防,这才知会世子与金相往来,意在暗示权贵——天家心意,并非借着南浙一事打压金相。

果然,不过多久,圣上便册金六娘为东宫侧妃。

金相自是大喜过望。

原本他金家长房嫡出女儿,怎么也不应屈居妾位,但眼下形势,也由不得他再“自命清高”了,秦怀愚一个失误,导致天子向他伸出笼络之手,当然要感激涕零地紧紧握牢。

再者,六娘毕竟还担着个“御前失仪”的名声,闺誉大不如前,否则姻缘一事也不至耽搁至今,而更重要的是,金相有确切的情报,太子妃再不能孕!

金相以为,废妃不过早晚,当太子登基,以他金家的地位,卓、韦那两个侧妃,哪里有资格与六娘争高?金家怕是要出个皇后了!

金相果断了结了与楚王府联姻的心思,兴高彩烈满怀庆幸地将孙女儿送入东宫。

这时的金榕中,已经预先以皇后祖父自居,当然不将秦怀愚看在眼里。

位列御前之时,他尚且还盘算着时来运转,家族中兴之际,又突然从天上砸下的那笔,既能笼络并、朔两地勋贵,又能自丰腰包的意外之财,冷不防,就听座上天子叫了钦天监监正出列。

这朝臣殿议,有钦天监什么事儿?金榕中瞬息又是满腹孤疑。

“自从开年,先是春旱,入夏又是暴雨不断,朕十分担心各地汛情,不知今日放晴之后,是否还有雨势?”座上天子沉声一问。

“启禀圣上,据灵台郎观测推算,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或许还有暴雨。”

天子顿时忧心忡忡:“据闻,华北多地雨势不断,以致燕江、南江水位暴涨,就连定河水流也比往年湍急……”

定河经华北诸多州郡,直通锦阳京,若是水势暴涨,必然危胁直隶州县,天子关注也是常情。

金榕中疑惑一松,又恢复了漫不经心,心下暗诽——钦天监那帮酒囊饭袋,只会故弄玄虚的一套,哪里会知雨势如何?直隶流域遭灾,还是百年前那场近两月不断的暴雨引至,那般天灾实为罕见,这眼看就将入秋,怎会引发洪涝,殃及直隶京都?

却忽又听天子唤出一人,这番,让金榕中心弦猛地崩紧,头皮上细细一层颤栗。

出列之人,原本不该在场。

因为不过是隶属工部之下都水清吏司掌河防之主事之一,而这一位负责的区域,正是并州。

“听闻两江之水入定河流域处,正是并州管辖,今夏连连暴雨,不知并州可有水患之虞?”天子握拳于膝,眉目间并无担忧,酝酿着重重肃意,不过语气里,甚是淡然。

不知那位汪主事若觑见天子神情,会是怎样一番答话,可惜的是他不敢偷省龙颜,视线垂得死死的,尽管心跳如擂,却还想着蒙混了事:“启禀圣上,近百年间,并州并无水患之虞,虽今夏雨急,数十年罕见,但据州志记载,前朝东明昌盛年间,接连五十余日暴雨,以致华北多地受洪涝之灾,并州却是无患。”

金榕中暗暗松了口气,轻抬眼睑,溜了秦怀愚一眼,目光一凝。

站在宗亲一侧的虞沨,早将金榕中系列细微的神情纳入眼中,清秀的眉头缓缓一蹙。

才听“并州”二字,金相的神情一息大变,甚是让人玩味,更有秦相,似乎表情也甚是凝重。

难道说,势成水火的两人,这次竟然携手隐瞒灾报?或者是,心照不宣?

“好个无患!”天子语气忽然铿锵,让一众朝臣心神一震,尤其那位汪主事,额头上竟立即布满一层薄汗,一身青色的官服微微颤抖,瘦小的身躯几个摇晃,站立不稳。

天子冷笑,眉心却已聚起雷霆之怒:“接连五十余日暴雨,并州不至遭灾,何故今夏连续十日暴雨,就致郫南、汤县堤坝崩塌!而洪涝侵袭已过五日,满朝文武,连朕在内,竟然全不知情!”

这话仿若焦雷,从宝座上“砸”下,金、秦二相尽都面无人色。

“两位丞相,你们可曾接到并州灾情?”天子竭力摁捺,只掌心已经紧握黄袍。

“微臣并未获报。”两相于朝,这番异口同声,也算是“百年罕见”了。

天子又问通政使与左右通政,其中也包括了苏轹,皆称未见奏章。

虞沨之所以昨日转向卫国公府,便是突然想到苏轹岂不正是右通政,他万万没有匿章不报的可能,岂知一问才明白,苏轹所掌区域,不包括并州,华北区域是左通政的辖区,而这位左通政,恰恰就是金相党羽。

让人深思的是,左右通政职权划分是当原来的右通政陈英升任通政使后重新规划,若说金相早在两年之前就未雨筹谋,有意让“敌我不明”的苏轹回避并州,且不论这有无可能,就说一点——陈英的身份!他是陈贵妃的长兄,属世家一派,秦相一党,如何会唯金相之命是丛?

层层询问,便到了收发上、下移文的两个知事,论理,他们并无权限查阅奏章,不过凭着奏封上书写之寄处登记于册后,呈左右通政阅折,这两个知事却也不傻,出列回禀,称往来奏章过多,一时记不清仔细,只好待查看记册后才有结果。

“启禀圣上,微臣与秦相、通政司官员均不知有此奏章,更有并州知州也不曾奏明灾情,应是郫南、汤县县令畏惧追究担责,才隐瞒不报。”金榕中回过神来,出列禀报。

天子蹙眉,虽他听虞沨之言,也怀疑是金相瞒报,可难以解释与之水火不容的秦相,为何也不察此事。

便问早已站立不稳,跪倒在地的工部主事:“并州水利为你主管,早先你尚且言之凿凿,称必无洪涝之患,眼下又该作何解释?”

汪主事叫苦不迭,只觉殿上众人看向他的目光,仿佛数十把利剑悬身,哪敢禀明实情,只颤声说道:“微臣委实不明……因郫南、汤县等地紧邻定河,年年堤防皆为重视……只微臣却不知当地县令,得了户部拨下的筑堤银后,是否尽职……”

这就是要将所有罪名加诸于县令身上了。

苏轹这时又禀:“启奏圣上,微臣以为究责尚在其次,眼前紧要之处,还当救助遭灾百姓,并抢修河堤,谨防造成更大灾难,微臣谏言,应指派钦差前往并州,一是彻查瞒报灾情、遭灾因由,二是赈灾济民……微臣曾有地方赈灾平乱经验,故而自荐……”

虞沨旁观至此,更加留意金榕中的神情。

果然,见他眉心重重一蹙,居然与秦相交换了一个晦暗不明的眼神!

金榕中这时极为懊恼——想是秦家女儿还未嫁入卫国公府,秦怀愚尚不致与国公府交待这事,苏轹不明隐情,这时出头,可是大不利!

秦怀愚看向陈英,一个微不可见地挑眉。

陈英当即会意,又再出列:“启奏圣上,苏通政之言甚是,不过微臣浅见,苏通政因不辖华北诸州,对当地民情等况,并不如童通政熟悉,故而,微臣谏言,因由童通政领钦差命,往并州行事。”

金相:哼,还算秦怀愚明白。

虞沨:当年正是这位左通政童纬义,领钦差事,一到并州,便“察明”五县县令瞒报灾情,就地处斩,将户部拨下的百万两银赈灾济民,结果,却致数万民众惨死,只没想到,荐举此人的竟是陈英。上一世,秦氏并非四皇子妃,而是东宫侧妃,而这一世,秦氏与金氏的地位却调了个儿……若说上一世,金相与陈英联手还有可能,这一世嘛……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真是越发扑朔迷离。

天子扫了一眼群臣,沉声而言:“以朕看来,两位爱卿的谏言各有道理,不过……此次两县遭灾,以致百姓受难,朕心难安,有意让皇室宗亲子弟领钦差一事,替朕抚慰灾民。”

金榕中与秦怀愚:这是要让皇子行事?如此也罢,无论三、四哪位皇子,便是太子,应当不会捅漏了锅,皇子们哪里懂得水利之事,只要底下人聪明,大可蒙混。

再者,三皇子唯太子马首是瞻,金家与太子已成联姻之势,皇子们就算发现蹊跷,他们也能想办法转寰。

太子:父皇,儿臣爱妃伤势未愈,可不能在这关头让我弃她不顾……

三皇子与四皇子:这事大有隐情,能否插手?会否惹祸上身?还得好生筹谋。

圣上最终却将目光看向虞沨:“远扬,你可愿往并州一行,替朕察明此事,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虞沨唇角一扬,落落出列:“微臣领旨。”

太子与四皇子暗吁一口气。

三皇子眼角斜展,若有所思。

金榕中与秦怀愚——

倒抽了一口冷气!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无悔?叩请和亲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盘,实在精明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择不易,无奈而为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第五百七十八章 当众揭露,剑指皇后第三百一十章 一语成谶,前路未明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怀抱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渐凉,男女秋月第两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骂俏第一百一十三章 诸美小聚,恶兆传开第两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头,古怪青年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发冲突第两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许氏不平第五百一十五章 机锋对恃,“公主”落败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会议,挑破隐密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谢三,哭笑不得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为赠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六百一十八章 无颜自认,当真悲愤第九十章 正面交锋,胜负难料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一百三十六章 谁之劫数,终究难参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两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头,古怪青年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顺示好,化险为夷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复得,完壁归赵第九十九章 别出心裁,掌管茶楼第三百零一章 解剑待缚,听之任之第七十章 拈花识香,实有内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罗纹之意,灰渡之忠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韩联姻,已成定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汉,江薇婚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实陷井第两百九十三章 恩册郡主,各人心情第两百三十四章 戏已开演,各归各位第两百九十四章 尚未实施,便有变故第七百七十六章 黄恪被掳,董音受逼第两百二十三章 春心萌动,欲掷孤注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诸美比才,结交新友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四百零二章 两个弃权,一个请赏第八章 一个幕僚,一个败类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赐你个妾第二十八章 噩梦惊醒,道出真相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争取第两百九十八章 细察人心,温言劝服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实为一心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险失清白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第两百六十四章 福祸相依,生死与共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当初,爱恨无涉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响,黄恪施助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义二字,更重江山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谈,蹊跷遗言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变动,市坊传言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四十章 妖魅无效,心怀不甘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愿并非,一心一意第九十一章 胜负委实,定于最初第六百七十三章 圣令抵楚,不能饶幸第两百三十七章 储君无能,实为隐患第五十二章 情窦初开,惊变顿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注定纠缠,放手不易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爷“耍赖”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伤,我之遗憾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渗入,确定关键第三百七十章 仗势欺人,欺得彻底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劝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争执,风波渐酿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黄氏扬眉第两百六十四章 福祸相依,生死与共第两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计,有人隐忍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发威,王妃驳回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试探,将要团圆第两百九十九章 人已谋事,未知天意第六百八十五章 隐瞒后着,暂且袖手第六十八章 两相之争,风雨酿成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里,已有暗涌第两百七十章 变故迭发,阴谋照旧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愿以偿,云里雾里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娘悔悟,商议家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六百四十六章 卫冉渗入,肖蔓遭疑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四十一章 突生祸事,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