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自找耻辱

天子也知道太皇太后不会坐视秦、楚两府联姻,严家有个将将及笄的嫡女,却送了个庶女入宫为妃,打的是什么主意?并且卫国公嫡幼女也已十六,迟迟不论及婚嫁,又是什么盘算?无论是苏家,还是严家,天子都不愿眼看他们与楚王府再度联姻。

苏六娘天子心里已经有所安排,但他却不能插手严家女儿的婚嫁。

于是天子先安排好几个兄弟,尤其是太皇太后极为挂心的辽王,准予赴藩,如此一来,在虞沨的姻缘上头,太皇太后也得有所妥协。

天子当然期望楚王父子能知情识趣地领旨,他已经笃定虞沨赴藩只是拿搜救世子妃做借口,这事也不可能写明在圣旨上,就算虞沨另娶旁人,旁人也不会议论楚王府背信弃义,但这么一来,楚王父子就是对帝权服软,倒能争取过来一用。

那么楚王父子拒旨,说明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站在太皇太后的阵营,与他这个天子势不两立了。

虞沨与苏氏是先帝赐婚,眼下苏氏死讯未得确定,也不能断定她就被人玷污,强行赐婚一事行不通,好在秦子若自甘居于妾位,就连她自己都不为秦家声誉考虑,天子自然不会这般多事。

坤仁宫那主迟早被废,他管秦家嫡女作妾会有什么影响,再者,虞沨好歹是个藩王,正妻又生死未卜,秦子若这个侧妃实际上是王府的女主人,迟早会被扶正,说出去也不算卑微。

天子妥协一步,再让楚王父子抉择,倘若他们执意不接受秦氏女,那么休想赴藩,天子势必会将之归于太皇太后一党,迟早剪除。

仅留虞桹在京还不足以让天子安心,他需要在虞沨身边安插耳目,再者,只要虞沨接纳秦氏女儿,太皇太后也会对楚王府生戒备之心。

天子需要的是时间,至少要让楚王父子迟疑观望,而不同严、苏两府联手。

果然,当太皇太后听说天子欲赐婚秦子若与虞沨一事,大是惊怒,这回竟亲自“杀往”乾明宫质问——世子正妃生死未卜,圣上怎能逼迫世子停妻另娶?

天子自然是用那番关怀子嗣的话做为借口,也说这事他起初料想不周,还是楚王提醒及时,所以打消了赐婚的念头,不过是想让子若为侧妃。

太皇太后当即失语,虞沨若袭爵赴藩,正妃又被掳失踪,身边有个侧妃侍奉与主持内务实合礼法,让人挑不出毛病,苏家女儿是不可能去做姐夫妾室的,严家嫡女更不可能为妾,太皇太后又能不阻止秦子若自甘为妾的做法,操心秦家声誉。

这事竟无法阻止!

关键是虞沨若为达成赴藩,甘愿纳秦氏女儿为侧妃,未必没有贪欲之心,太皇太后以为,虞沨这些年虽然待旖景一心一意,无非是因为两人有少时情谊,天下有始有终的男子实在鲜见,难保虞沨将来不会移情,更何况旖景遭此大难,就算饶幸生还,也怕不能保全清白,虞沨另娶实为情理之中,但倘若他起意与秦家勾结……倒是先帝看错了人,将来改革军制一事怎能托付于他?

于是太皇太后立即诏大长公主入宫,知会了这事。

而那边厢,楚王父子之间也难免一场争执。

虞沨那些打算,甚至暂时隐瞒了父亲,楚王虽不愿与秦家结成姻亲,也赞成儿子赴楚,竭尽全力解救旖景脱困,但这时情势相逼,他的意思是,要么放弃赴藩,要么就遵奉圣意,不要把事情闹得不可收场,彻底与天家撕破脸皮,违背臣子之忠。

“父王可曾想过,何故先帝传位不留诏书?何故留下密旨,令儿子将天察卫交太皇太后,父王,先帝之意,分明是让楚王府效忠太皇太后,而非圣上。”

这话让楚王大惊失色。

“太皇太后分明是要打压秦党,倘若儿子为达成赴藩,纳秦氏为侧妃,才是违背臣子之忠。”虞沨这时依然没详细解释。

但楚王至少已经意会,先帝虽说有意传位于圣上,但似乎是委托太皇太后监政,并且给予了太皇太后相应权利,但这权利究竟有多大,倘若圣上与太皇太后互不相容时又会如何,楚王往深一想,背脊兀地僵直。

“那眼下你究竟有何打算?先帝既是留的密旨,说明并不想张扬太皇太后监政一事……”这也的确让楚王匪夷所思,委托后宫监政,这在前朝虽有发生,也属罕见,不想竟然发生在当今,楚王摇头:“也不能明面抗旨,圣上以子嗣作为借口,表达的是关切之心,便是太皇太后只怕也不能拒绝,依为父看来,既不能纳秦氏女儿,干脆放弃赴藩。”

“父王,锦阳离西梁远隔万里,消息传递不及,若儿子留在锦阳,实在鞭长莫及,去楚州才更利筹谋安排。”虞沨蹙眉:“这事儿子已有盘算,能够劝服太皇太后阻止。”

没隔两日,大长公主也来了楚王府,先是去问候了老王妃,与虞沨私话时,不想也是劝说他妥协:“有的话,我早就想说,只是不忍心……沨儿,你待景丫头如何祖母看在眼里,我也期望你们能美满恩爱到老,都是三郎做孽!沨儿,为了挽回,你也尽了力,可就算隐瞒了三郎与景儿的事,今后景儿归来,也会被天家质疑失身,我知道景儿,她势必不愿连累你,更不愿你为了她涉险……你能救她脱困,也算全了情义,有些事实在不能勉强。”

说到这里,大长公主也忍不住眼角泛红:“五嫂她对楚王府多少有些忌防,可圣上步步紧逼,你也没有别的选择,在慈安宫,我也把你的为难之处告之了五嫂,就算妥协,这也是权宜之计,楚王府三代忠于君国,怎会与秦家狼狈为奸?还是就藩要紧,先解救了景儿,等这事情有个定论,秦氏七娘的事再从长计议,有的话我不好与五嫂直言,但看得出她也觉得景儿就算归来,也当不成皇家媳妇了,她的意思,似乎有意让你娶严氏女儿……”

在太皇太后看来,旖景多半不能生还,但知道真相的大长公主自然不会这么以为,可她并不知道虞沨的全盘计划,实在为旖景的将来揪心,她虽有自信保全孙女儿性命,但也明白,旖景怕是不能被皇室承认,若是自请和离,尚且能保全双方颜面,有太皇太后主持大局,旁人也不敢妄议,但倘若虞沨不愿和离另娶,天子势必不会放过用“贞洁”质疑,太皇太后怕是也不愿力保,那位可已经动了心思让严家与楚王府联姻。

如此一来,旖景与虞沨皆陷死局,难不成真要为此谋逆不成?

大长公主了解旖景,她势必不愿连累虞沨,为她一人舍生忘死被逼绝境。

只要旖景退让,虞沨便有转寰的机会,只消看着天子与太皇太后如何博弈,至少不会两头得罪,被天家这对祖孙联手对付。

虞沨一直沉默以待。

楚王父子迟迟未有回音,秦子若却坐不住了,这日,她竟然未知而访。

一番话说得十分漂亮。

“冒贸来见,实为失礼,望世子海涵。”秦子若屈膝福礼,在示意她的侍女们候于室外之后,等了半刻,依然不见世子打发王府下人,她略微有些愣怔,又不以为意地一笑,竟直言不讳:“我素来饮佩世子妃才华出众,又羡慕她能得世子深情厚谊,与世子结为秦晋,世人谁不感赞天作之合、明珠玉壁,可惜世子妃不幸被掳,子若实感痛惜,长达数月,世子妃毫无音讯,世子不弃搜救,重情重义,让人佩服,不过世子,圣上对苏、楚两府时怀忌防,世子求情赴藩,圣上不能安心,世子睿智,当明眼下情势,要想达成赴藩,清剿余孽救回世子妃,不应违逆圣上之意。”

虞沨微挑眉梢,眼睛是朝向子若姑娘的方向,视线却掠过她的发鬓:“七娘当真自甘为妾?”

竟这般直接,又让秦子若愣怔数息,有些不自在地答道:“我是诚心想助世子赴藩,及时救回世子妃。”

“多谢七娘美意。”虞沨轻笑:“那么,有劳七娘在圣上面前美言,直言虞沨赴藩,不过是想解救内子,绝无二意,圣上既然信重七娘,因会慎重考虑。”

秦子若面上笑容一僵,瞬息却又温和下来:“这话子若的确对圣上直言过,但圣上依然不能安心,世子伉俪本是我饮佩之人,为了让世子妃平安归来,世子达成所愿,子若便是受些委屈,也在所不辞,我素知世子对世子妃一心一意,难容旁人,也实不望自己能取代世子妃,但眼下世子若是不让我随往楚州,圣上势必不肯放心让世子赴藩,还望世子相信,子若绝不会做危害世子之事,圣上虽有让子若成其耳目之意,子若也只会遵照世子所嘱。”

这些多是鬼话,秦子若料定旖景必死无疑,她把姿态摆得如此诚恳,口口声声为虞沨打算,甚至不惜“出卖”天子,不过是为了博取怜惜与信任罢了。

“看来,七娘果如传言,甚是睿智,竟能看出圣上对楚王府的忌备。”虞沨似乎这才后知后觉过来,垂眸之时,眉梢轻轻一挑。

秦子若心中一喜,世子这似乎是要以诚相待的节奏。

“子若虽是闺阁女子,却常听父祖商议政事,对时势略知一二。”当然不会放过显摆她在娘家的殊重地位。

“总之,还是要谢过七娘美意。”虞沨复又抬起眼睑,这回看到了一旁帘卷、西风两个丫鬟一副不屑的模样,轻轻一笑:“不过七娘为相府嫡女,我怎能以妾室之位慢怠?大为不妥。”

另娶一事已被虞沨拒绝,秦子若也是不得已才甘居妾位,甚至拉下颜面“自荐”,不达目的怎能甘休,这时未免心急,话就说得露骨了:“实不相瞒,子若对世子之才心折已久,又自知不能与世子妃相比,居于下位并不算得委屈,但有,子若为助世子,便是再多委屈也心甘情愿。”

她说了这话,只觉双靥生炙,半响不敢举眸,却一直不得回应,鼓足了勇气才将视线从地面缓缓上移,却见上座的男子已经托盏,捧在手里。

托盏不放,是送客之意。

秦子若心里一凉,只好起身:“今日之言,全自子若肺腑,望世子好生斟酌。”

那莲步缓缓往外,正自不舍离开,却终于得了一句:“七娘,你为助我,果真什么委屈也能忍受,并且毫无所求?”

天底下哪有这般蠢人?但子若姑娘回眸一笑以为默认。

虞沨直到秦子若的背影彻底消失在回廊,才抬起眼睑,看着外头的草木扶疏,冷冷一笑。

原来天子这般坚持,背后还有秦家女儿的企图心。

看来不达目的是誓不甘休了。

他本来没有利用女人的心思,也不屑如此,但倘若对方非要逼迫……

那就让你一起下地狱吧。

“世子,您莫不是真要纳这恬不知耻的女子为侧妃吧?”西风忍不住问了出口,帘卷也是一副迫切的模样。

没有作答。

虞沨只是让丫鬟叫来灰渡。

“即可吩咐殷家与武圣行事,待我离京,即让陈家针对严家。”

“世子,你已有决断?”灰渡虽显吃惊,可隐隐却有兴奋。

“渡,我只是被逼无奈,眼下势必要让太皇太后明白苏、楚两府的重要性。”虞沨微微一笑。

如此,当旖景脱困,太皇太后才会主动保全,她是唯一的楚王妃,无人能够替代。

至于秦子若……侧妃?真是肖想,不过她既然不怕受屈,那么就等着被辱吧。

第三百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第四百六十八章 开幕落幕,“真相大白”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六百四十六章 卫冉渗入,肖蔓遭疑楔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轨迹,今生陌路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动第五十六章 虞洲献计,势不罢休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第五百九十八章 隐隐不安,即传噩耗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离间,高低显然第四百七十二章 疑军稳军,祖母厉害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无嫌隙,两心契合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开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愿此生,缘断不续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观者清,精明国相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杨二女,谁更“诸葛”第七百五十五章 盘错之间,关要渐显第五十五章 将军护女,痛责莽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针锋相对,固执不让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缨望族,清高太甚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三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黄雀之谋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第两百四十一章 两心相许,早在当时第六十四章 紊乱开场,胜负难说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响雷,猝然当头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筹谋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两百八十二章 筹资赈灾,悍妇下场第四百九十四章 还有后着,滋生嫌隙第五百五十章 苏涟赶到,再补一刀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闲谈”,却生惊疑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五十二章 情窦初开,惊变顿生第三百八十二章 闹市刺杀,孤阁缠绵第一百零九章 远道归人,骨*圆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败涂地,秦母求死第两百五十六章 当众明辩,不惧群情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两百七十八章 声名扫地,暂扣死狱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潜入大京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应招,不妨见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意算盘,遭遇雷霹第五十章 反输为赢,酒肉结交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来惊喜,恭贺芳辰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五百一十五章 机锋对恃,“公主”落败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娘悔悟,商议家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医”出场,气焰熏天第两百七十三章 对薄公堂,收网之时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六百零六章 发现尸身,却令毁容第四章 梦时梦醒,愧疚如山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贪欲显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四章 梦时梦醒,愧疚如山第四十五章 为寻外援,夜探妓坊第一百九十章 要论祸根,无非绝情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渗入,确定关键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厦将倾,厚聘富嫁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一百二十四章 计谋双方,各自手段第六百零五章 惨死秋月,救下夏柯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无嫌隙,两心契合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枣,俱都给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见闷棍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来访,对坐闲谈第一百四十章 胜负之间,一步之遥第五百章 恩封确实,将有险关第一百八十一章 并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败势如山第三百七十七章 剧毒*,偷梁换柱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衅,旖景不忍第六百八十九章 凤阳来人,刁难候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灵山之约,依时发生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第两百六十九章 当面过招,请猜胜负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断,廷益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