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经济有哪些机遇?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2024年,全球政经格局剧烈变化,我国经济在内外多重压力与挑战下稳步复苏。2025年即将来临,中国经济将有哪些机遇?近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行的2024复旦大学EMBA年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复旦大学EMBA特聘教授邵宇就2025年中国经济前景给出建议。
如何留住资本、信心、预期?
完善法制、科技引领、发挥市场的作用,是专家给出的关键词。
吴晓求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体良好,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人们的安全感和信心,而资本和信心的留存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他强调了法制的完善和稳定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性,指出耐心资本需要安全、成本和合适的营商环境三个条件。“把资本留住,把信心留住,把预期留住,中国经济没有问题。”
在邵宇看来,中国经济转型离不开伟大的科技型企业引领。企业出海、并购乃至构建新的全球供应链,找到全新的赛道等,都是推动中国经济发生结构变化的可行方式。本轮“出海”浪潮由民营中小企业主导,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选择目的地,而企业的技术背景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此外,国家资本要支撑整个经济转型,应该成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耐心资本,关键在于要形成投资回报闭环,从而将收益投入新项目。
陆雄文指出,要让市场发挥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政策调整可以对冲周期影响。他强调,为了应对中国市场、国际市场的变化和挑战,需要广泛学习世界政治、宗教、文化、历史等更为广阔的知识,才能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政经局势下对投资决策以及出海战略有更为全面清醒的判断。
股市健康发展需要三要素
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2025年,股市有哪些看点?
吴晓求指出,当前社会有四个重点问题:一是中国经济如何走出下行趋势;二是如何稳住楼市;三是如何稳住股市;四是如何应对下一阶段中美经济关系的变化。而资本市场是稳住中国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支点。
“当前中国经济的直接矛盾是消费需求不足,消费意愿下降。消费是财富的函数,当财富在缩水时,消费是很难扩张的。因此,维护存量的财富变得非常重要。所以,稳楼市、稳股市要着眼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精神,就是让楼市止跌企稳,让股市止跌回升。考虑到楼市资产流动性相对比较差,对消费的边际效力相对较弱,而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很强,消费的扩张边际效率更高,所以,稳住股市并且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变得非常重要。”吴晓求说。
吴晓求指出,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中的作用。二是提升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让高科技企业慢慢主导;同时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让上市公司走上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之路。三是市场必须有流动性储备的预期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都需要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吴晓求指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资本市场定位为融资的市场,忽略了资本市场或者股票市场是风险市场。风险市场能生生不息地存在下去的前提是它有一个超过基准收益率的风险收益率。同时,过去从融资的必要性上来认知和理解资本市场,导致很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预期不足。这个落差也进一步带来了制度、政策和规则设计上的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端正对资本市场作用的认知。”
吴晓求还提到,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有潜在流动性储备。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前,金融三部门就发布了相关政策,体现出相关部门对该问题的认知。现在,这项机制正在慢慢形成,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在不同的层面提供了流动性储备的预期机制。央行创设了资本市场结构化的货币结构化工具,这是历史性的变化和创新。央行的参与给资本市场提供了信心,也为流动性的储备预期机制创造了条件。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