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搬上舞台 遗憾陈忠实缺席

著名作家陈忠实(中)曾与导演林兆华(左)一起在白鹿原采风,为话剧《白鹿原》找灵感。 (新华社资料照片

5月21日,根据陈忠实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白鹿原》西安首演。(CFP)

「陈忠实本来和我有个约定,他一定会来看歌剧《白鹿原》的首演,没想到他却失约了。」大陆知名作家陈忠实生前的代表作《白鹿原》,首次被改编成歌剧版本,日前回到原着故乡西安亮相,不仅将祠堂窑洞、古戏台搬上舞台,并透过歌剧与陕西民间音乐的相互碰撞,成为一出「土洋结合」的创新作品

面对陈忠实4月意外地过世,其故友、《白鹿原》编剧程大兆感慨地表示,现在仅能用管弦乐音与歌声,来慰藉与纪念陈忠实的在天之灵。

对于改编《白鹿原》的挑战,程大兆与导演易立明皆认为,必须避免「流水帐」式的铺陈,并让陈忠实的文字在舞台上,变得有「戏」可看。

因此,程大兆在剧情的编排上,将错综复杂的家族社会关系简化,转而聚焦于为主角田小娥黑娃爱情故事,凸显他们的爱情与宗法传统戏剧冲突,同时也强化了鹿三此一角色。程大兆认为,这位白鹿原「最好的长工」鹿三,不仅凝聚了人和土地最直接的关系,也体现出宗法制度中「坚定捍卫自己信念」的价值观

有别于西方歌剧的传统印象,歌剧版《白鹿原》的舞台上,只见肃穆的祠堂、斑驳的窑洞、古香古色戏楼,还有拔地而起的六陵镇妖塔企图观众现实中拉回过去。

「把原汁原味乡土故事改成西洋的宏大歌剧,确实有难度。」程大兆坦言,为了防止西式的歌剧,与中式审美两者间形成无法融合的「两层皮」,几经多次思考与推敲后,决定将现代音乐技法与陕西民间音乐元素,予以穿插融合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