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非遗进校园”活动:学者与传承人云端共谈“口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原标题:北师大“非遗校园活动学者与传承人云端共谈“口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10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之“口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学者与传承人共谈”线上活动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利慧,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八达岭长城传说北京市传承人池尚明讲述口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石振怀,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袁慧,以及部分北师大师生、北京民协艺术工作者等100余人在线参加活动。

围绕着口头文学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三位主讲人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和实践经验。杨利慧教授作了“口头文学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杨利慧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等,现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2015-2017年曾任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专家组副组长。她以中、德、美三国在遗产旅游中对女娲神话、格林童话和印第安口头文学的开发为案例,介绍了遗产旅游中传播、传承口头文学遗产的不同形式和方法,分享国际国内的前沿经验,并提取出构成成功的口头文学遗产类旅游的实践模式。

毛巧晖以“口头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景观为题进行讲述。毛巧晖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民间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主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和北京市宣传部重大委托项目“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及民俗志编纂”。她表示, 口头文学相较于其他门类, 保护及存续难度更大。民间传说的存续与活化依赖于“文化展示”, 而其展示大多与景观交融。她以嫘祖传说、北运河传说为例,阐述在口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存续中,口头叙事与文化景观的互生共构

池尚明围绕“八达岭长城传说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从传承人的角度介绍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八达岭长城传说》的申报情况、主要内容与传承状况,并分享了多途径传承的做法。池尚明多次参与延庆区民间文学、八达岭长城传说的搜集整理工作,能讲述百余篇与八达岭相关的传说故事;配合社科院重点出版项目和北京市文化局完成《八达岭长城传说•传承人口述史》2部;与民间剪纸艺人合作,将90篇长城故事创作为剪纸作品。他在讲座过程中还为大家讲述了一段极富延庆地方特色的孟姜女传说,展示了民间口头艺术鲜活生动的独特魅力

在提问环节,师生们积极踊跃。三位主讲人针对非遗进校园的形式、如何将时代精神融入非遗文化、如何在实践中继承并创新非遗文化等问题一一作出详细解答。杨利慧认为,北师大在民间传统和非遗的教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通过进课堂、进学校等形式让同学们懂得如何更好地传承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游思源说:“今天的讲座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口头文学的当代价值。无论是德国的格林童话大道、北京张家湾的‘红学文化之乡’,还是在传承人口中活灵活现的八达岭传说,在传承人、民俗学者、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都已然参与到我们的社区建设和景点建构中来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希望能多听多看,留意我身边的口头文学遗产。”同学们在主办方组织的问卷调查中也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的非遗项目能够走进校园,让更多同学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创新,同时丰富广大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据悉,今年是北京师范大学“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三年。此前该系列的活动曾邀请“泥人张”、哈氏风筝、山东郓城杨秀玲剪纸等非遗项目走进校园,活动形式包括讲座、艺术展、现场体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