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低升糖的食物就没问题吗?

示意图。(图/shutterstock达志影像提供)

★ 列举医师20多年维持体重其中的6个实用心法

‧ 检视吃背后的心理需求:安全感认同感、责任感、自主感

‧ 每天站上体重机量体重:避免体重超过你设定无法忍受的数字

‧ 让自己愿意开始行动:透过6个问题,找到自己减重真正目的

‧ 不节食只调饮食时间:根据身体规律,学习医师的「2514」饮食法

‧ 欺骗大脑设定新模式:透过2选1法则,也可以正常吃,不挨饿

‧ 打造不再复胖的环境:设定「奖赏」让新模式成为好习惯,自然享瘦

◇◇◇ 本书含3篇自我检视问卷、4项性格测验、专业减重建议 ◇◇◇

◇◇◇ 24张疗愈插画,给在这条减重路上努力的你温柔打气 ◇◇◇

★ 给

✓ 实行各种方式后效果仍不明显的你

✓ 减重后却快速复胖的你

✓ 被家人、朋友不停要求减重的你

✓ 滑开社交软体开始自我怀疑不够瘦的你

✓ 不停追求瘦还要更瘦的你

期许我们不再为了夏天或某个人减肥,人生短暂,停止追求他人的认同,找回完整的自己,重新为自己而活,你依然可以幸福的瘦下来唷!

【精彩书摘

肚子饿忍不住时怎么办?」小芙看起来有点担心。

其实,在漫长的人类演化史中,一餐没吃真的不会怎么样,相信许多人都有经验,饿的症状出现之后没多久,就不会继续饿了。如果身体机能没有异常,真的不会单纯因为一餐就昏过去。如果真的忍不住,只要记住选择完全没有碳水化合物的东西吃,就不会额外增加胰岛细胞的工作量

燕麦奶可以吗?上面写无添加糖。」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大家看到包装上斗大的字写着无添加糖,就以为是无糖。事实上,奶类不用额外加糖本身就含糖。就像水果不用加糖本身就有果糖,不管水果甜不甜,一个拳头大的水果约莫就有15公克左右的糖,番茄芭乐也是一样的。当你点了一杯拿铁,告诉店员不必加糖,但实际上牛奶里面是有糖的。

「什么?拿铁也不能喝吗?」她看起来很惊讶。

「怎么那么多东西不能吃啊?」

「不是不能吃,而是如果吃的话,胰岛素就得加班,所以需要选择。食物份量不等于热量,不等于含糖量,选份量够,热量低,含糖量少的东西就可以。」

「我有听过低升糖食物,所以只要吃低升糖食物就可以,对吗?」小芙问

「可以说是,但也不完全是喔!」我笑着说。

关于低升糖食物的误区

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是1981年营养学者大卫.詹金斯(David Jenkins)博士所提出的,是以食用100公克葡萄糖后2小时内的血糖增加值基准(GI值=100),吃某食物血糖增加值与基准比较得到的数值即为此食物的升糖指数。一般来说,70以上为高升糖,而55以下便是低升糖食物。

但同一种食物的升糖指数并非绝对,它会受到食物烹调的方法而改变,简单来说,越快可以在小肠分解而转化成血中葡萄糖的食物,就是所谓的高升糖。例如,未熟的香蕉升糖指数只有43,但熟透时升糖指数攀升至74。磨碎的五谷类,其升糖指数也比完整的榖粒为高,而且磨得越碎,升糖指数越高。不只烹调方法会影响,当跟低升糖食物,例如蔬菜、油脂、蛋白质等同时一起进食的时候,也会改变食物在体内升糖的速度。

临床上如果遇到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或是运动员在大量运动后需要快速补充肝糖,就会建议吃高升糖的食物。但平常我们会建议尽量摄取低升糖的食物来减少血糖的波动,对减重的朋友来说,低升糖食物也比较不容易引起饥饿感。 但升糖指数并没有考虑糖的份量,另一个参数是升糖负荷(Glucose Load, GL),是将食物的升糖指数乘以食物中的含糖量。不过这些指数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容易应用,所以只要了解原则和观念就好。

要提醒的是,很多人认为自己吃的是低升糖食物,所以就可以毫无限制,其实这是很大的迷思,因为减重还是需要考虑整体热量。比方说,虽然坚果属于低升糖食物,但热量相对很高,每公克油脂有9大卡的热量,吃多了还是会胖的。 很多时候,我们斤斤计较着热量、体重和各种指数,却忘了限制带来更多的不满足,想想看,你什么时候觉得最饿?是不是特别忙碌的一天之后呢?如果总是都觉得饿,甚至越吃越饿,会不会很奇怪呢?

饿,是肠胃的贪图,还是欲望的不满足?

(本文摘自《幸福瘦》/天下生活出版)

【作者简介】

文雅

台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新陈代谢内分泌科专科医师,国立体育大学运动与健康科学研究所硕士。

曾任台北荣总新陈代谢科特约主治医师新店耕莘医院卫教咨询中心主任、永越健康管理中心体适能中心主任、辅仁大学医学系部定讲师、美国有氧体适能协会台湾分会、AFAA-TW重量训练指导员。专长为糖尿病卫教、内分泌疾病、健康体适能

39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脑炎开启了她的中年斜杠人生,不再埋首于学术论文开桌游店,读体育研究所,考健身教练,平常喜欢在脸书上写文章,一开始只是为了帮桌游店宣传,后来越写越多,谈运动、谈糖尿病卫教、谈沟通、谈亲子、谈情绪、谈生活中的各种体悟,喜欢哲学思考也热衷研究认知行为。

小的时候曾经为体型而自卑,加入排球校队后成为运动健将球场上领悟到的哲理,一直影响着她的人生观。身为新陈代谢科医师,她乐于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长达20年的行医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有效的卫教并不是说教,而是透过理解和对话,从心开始改变,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人人感觉幸福。

《幸福瘦》/天下生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