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到餐桌 「深缘及水」如何用在地食材重新定义凤梨酥

▲从台南关庙起家的「深缘及水」,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文化舞台。(图/记者林挺弘摄)

记者潘姿吟/专题报导

「深缘及水」不仅是一家餐厅,而是一个展示台湾文化的舞台。在这个舞台背后,站着一位身兼多重角色的重要人物——林昭围董事长。他既是成功的企业家,又是热心的文化守护者,深耕于着家乡关庙这片沃土。

「因本业出口的关系,我们经常有机会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林昭围微笑着说,眼角的细纹如同时光的印记,诉说着与不同国家客户交流的珍贵岁月。

林昭围的本业是螺丝制造,一个看似平凡却连结全球的产业。在这个领域里,台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全球第三大螺丝出口国,台湾的产品遍及世界半数国家。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美国,每10颗螺丝中就有4颗来自台湾,彰显了这个小岛在全球工业中的重要性。

▲「深缘及水」董事长林昭围的本业是螺丝制造,客户遍及全球,正是这样广阔的国际视野,让他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根源。▼林昭围说行政院文化奖的报导摄影家阮义忠作品《关庙1980》的影像,鼓舞着他坚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坚持本土文化的保存与创新。(图/记者林挺弘摄)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林昭围的事业版图早已遍及全球。然而,正是这样广阔的国际视野,让他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根源。对林昭围来说,每一次与外国客户的交谊,都不会是一次性的商业往来,更是一个展示家乡文化魅力的绝佳机会。「通常我们使用在地的当令食材料理接待宾客,」他自豪地说,「例如我们的竹笋、凤梨、关庙面等,都是关庙的地方特产。」

工厂里的私厨,应运而生。对林昭围而言,食物是一个文化传承的机会。这份情怀与今年甫得行政院文化奖的报导摄影家阮义忠摄影作品专辑《关庙1980》不谋而合。阮义忠一位承载记忆的摄影师,曾透过他的镜头,记录了关庙这片土地的农业兴衰与文化变迁,作品捕捉了关庙的自然美景,也深刻描绘了当地人与土地之间的连结。

谈起家乡,林昭围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越时空。他微笑着说,「小时候常常看到整个庄头的农忙情景,一下子凤梨、一下子竹笋......,与家家户户代工的藤制品」,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仿佛在诉说一个老朋友的故事。

然而,他的语气中也带着一丝感慨,物换星移,关庙的藤制产业没落后,竹笋、凤梨、关庙面仍维系关庙经济的命脉之一,至今关庙人仍引以为傲。

但这时,林昭围微微皱眉,「有没有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他轻声问道,「关庙的凤梨远近驰名......」他停顿了一下,「但却没有一个全国性代表凤梨酥品牌,这不是很令人费解?」这个观察,似乎点燃了他内心的火花,仿佛已预见一个崭新的可能性。

▲▼深缘及水不仅仅是关于一家店,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场域。在空间设计上,特别以精美的藤制工艺品点缀其间,仿佛将关庙的工艺传统融入了现代餐饮体验中。(图/记者林挺弘摄)

当「深缘及水」这个品牌以工厂内私厨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每一味都饱含着林昭围对这块土地的深厚情感,「『深缘及水』发展过程,就是关庙及周边时令时材整理开发的缩影。」亲自挑选食材的林昭围自豪地说,「从鲜嫩多汁的竹笋,到口感独特的日晒关庙面,每一种食材都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对土地的敬意与热爱,还有空间设计,精美的藤制工艺品点缀其间,仿佛将关庙的工艺传统融入了现代餐饮体验中。

在林昭围的坚持下,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伴手礼。

「深缘及水」选用土凤梨与金钻凤梨的黄金比例作为凤梨酥的主要原料,这两种凤梨以其果香浓郁及酸甜适宜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的喜爱,口感酸香,吃得到凤梨纤维,更保留关庙在地鳯梨特有的识别风味,令人赞赏的是,还巧妙地将使用日本冷藏面粉与法国脱水奶油烤焙出金黄酥皮,令口感更柔顺、香气提升。圆形的造型设计,让人微笑张口吃饼,也有深情圆满的寓意。

「这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林昭围拿起一块凤梨酥说着,「我希望每一位品尝的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关庙的阳光与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深缘及水」鳯梨酥,在2023年还曾获得媒体评比全台土凤梨酥第一名暨2024年总统就职国宴伴手礼的荣誉,但林昭围却表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每一张嘴,市场没有人会记住第二名!」

在凤梨酥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深缘及水」的凤梨酥不只是一款甜点,她的使命似乎更是一张来自台湾、台南、关庙的名片。

▲「深缘及水」鳯梨酥,在2023年曾获得媒体评比全台土凤梨酥第一名暨2024年总统就职国宴伴手礼的荣誉。(图/深缘及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