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正包容的转型金融机制

2025碳费试申报不缴费,而2026年开始收费。(杜宜谙摄)

《台湾银行家》179期 碳有价金融业如何抓住绿色成长经济

(更多精彩内容 请看翻爆)

金管会于2022年9月下旬推出的绿色金融3.0行动方案,包括「推动金融机构碳盘查及气候风险管理」、「发展永续经济活动认定指引」、「促进ESG及气候相关资讯整合」、「强化永续金融专业训练」以及「协力合作凝聚净零共识」等五大方向。而因应近年国际趋势积极倡议,以及赖总统推动我国净零转型五大策略当中的重点,也就是「公正转型」,金管会亦将推出转型金融相关政策指引及行动方案,期待金融业未来帮助客户打造具公正性与包容性的转型机制来进行减碳。

从国际上看到,「公正转型」(Just Transition)成为永续领域的热门关键词,其源自于1990年代北美的工会投入协助因环境法规过严而失业的劳工,当时「公正转型」与「劳工权益」是相互连结的;而后2015年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公正转型的概念,期望达到消除贫穷、社会包容、就业尊严,创造永续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同年COP 21巴黎协定也提出呼吁维护劳动权益的「公正转型」。

2017年,「公正转型」从劳工议题跨越至绿色转型领域,OECD在2017年提出「公正转型」应扩大至推动绿色转型的过程当中,关注相关计划及投资是否同时顾及营造环境友善、就业保障及社会永续,使得公正转型的概念开始与气候行动及净零转型概念进一步连结。

2018年在波兰举行的COP 24会上,各国政府代表共同签署「西里西亚团结和公正转型宣言」(Solidarity and Just Transition Silesia Declaration),提出创造优质工作环境对于长期减碳和因应气候韧性的重要性,有助于加速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

随着近年全球气候变迁风险不断升温,以及能源转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目前各界所关注的公正转型议题,所牵涉及探讨的议题范围也更为扩大,最重要是在过程当中,是否会造成弱势族群在转型过程中的「既有不平等」更加剧,甚或产生「新的不平等」?COP 26由欧盟、美、英、德、加等16个主要国家共同签署公正转型宣言(Just Transition Declaration),呼吁推动化石燃料产业员工在逐步淘汰后能够顺利就业转型,并加强相关议题的社会对话,COP 27发布联合国公正转型计划(Just Transition Work Programme),主张公正转型要成功,需要有更充分的社会对话,并纳入所有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s)共同参与。

我国也在2023年4月由国发会研提台湾2050净零转型「公正转型」关键战略行动计划,因应净零转型过程中必定会对既有的经济结构与社会分配所造成的影响或冲击,应积极支持受转型负面影响的对象,避免相对剥夺感受导致阻碍转型,以及维护利害关系人因政府转型决策受益或受损的公平性,打造具公正性与包容性的转型机制。

一直到2023年的COP 28将此议题从劳工、产业、区域、民生扩大到金融,由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 FI)和国际劳工组织(ILO)首度共同发布针对银行业及保险业的「公正转型金融」(Just Transition Finance)路径图,要求金融业提供企业减碳转型资金时,需考虑社会弱势、劳工权益及社区发展等更广泛的因素。

参考该路径图的构想,国内银行业发展公正转型的经营策略建议,首先在基础原则方面,银行业先评估减碳转型对社会和就业与本身营运环境的整体影响,并在银行内部的气候和永续发展策略中设定公正转型目标,订定例如环境与社会公正转型行动方案(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ction Plan,ESAP),透过董事会进行控管并定期对外揭露执行的进度,评估减碳转型的具体影响。(全文请见179期《台湾银行家》 作者为台湾金融研训院永续金融发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