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人不损一兵一卒肆其鲸吞

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新华社资料照片

定海鸦片战争抗英墓。(中新社资料照片)

同治帝载淳卒,光绪载湉立,而年甫四岁,入承大统,仍为皇太后听政。凡海陆防务,及练兵购械诸端,仍一委李鸿章。鸿章亦倾心考求西法,日事仿傚,如派遣武弁往德国学习水陆军械技艺,购买新式枪砲,各营学习洋操等。奏办上海布局,既开平煤矿;修筑沿海要隘,如旅顺威海等处砲垒,创设天津学堂,既武备学堂,其于购买铁甲兵船,建立北洋海军,尤其竭全力以赴。

自瑷珲条约举黑龙江以北大兴安岭以南之广大区域割让俄人之后,不三年,复依此约举乌苏里河以东九十万三千方里之地,全部割隶于俄,计清室割让者,东西广及二十余经度,南北长及于十余纬度。

鸦片战争后未见变革

俄人不损一兵一卒,欺满人之懦弱,肆其鲸吞;再以中俄天津条约之援最惠国条款,悉得享受英法天津条约中所获之多项权利,更无论矣。但是俄人之野心与凶狠,犹不止此。自道、咸以来,一向属于中国之葱岭以西中亚细亚各回部,若浩罕、布鲁特、哈萨克、布哈尔诸邦,俄人既先后以兵力吞噬,置诸行省。同治中,新疆回乱起,俄人又乘机入据伊犁。光绪初,回乱平息,俄人不欲还我侵地,交涉再四,至光绪7年(1881年),订还付伊犁条约,除许俄人在蒙古、新疆商务利益外,复偿俄卢布九百万。并割地予俄。而其所返还者,仅伊犁及其南部地,而霍而果斯西三万二千方里之地,则俄人已攫夺以去,隶于七河省矣。

清代中叶以后之外患如此。自鸦片战争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最初并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其有所变革者,当自咸丰10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北京,帝避退热河后始。有满人工部侍郎文祥偕恭亲王弈䜣等通筹洋务全局,奏拟善后章程六条:一、京师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分设南北口岸大臣;三、新立税关,派员专理:四、各省办理外国事件,将军督抚互相知照;五、广东、上海各择通外国语言文字者二人来京,仿俄罗司馆教习例,选八旗子弟,年十三四以下者学习;六、各海口内外商情,并外国新闻纸,按月咨报各国事务衙门等。清廷允许。遂即设置并派大臣担任。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复设同文馆。苏督李鸿章亦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并召集士子学习泰西语文及学术,而雇西人教习。时曾国藩总制两江,因廷臣有采买外洋船砲之议,谓不如购其机器,自行制造,经费较省,新旧悬殊;3年(1864年),遂遣粤人容闳出洋采办机器。是年,洪杨之乱亦平,国藩益致思于洋务,以力求自强为己任,竞竞于绸缪未雨之计。4年(1865年),国藩首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5年(1866年),清廷又以闽浙总督左宗棠之请,在闽建船政局,试造轮船,容闳所购机器百数十种,于是年至沪,即并入制造总局。南京天津亦先后设立机器局。以国藩、鸿章议,遣幼童出洋留学赴美。11年(1872年),设招商局,购置轮船。国藩卒,遂多由鸿章负责筹办此后洋务,而至13年(1874年),日本兴师犯台湾番社,海防之议起,清廷议兴海军,筹设沿海防务。

歼我海军于马江

不久,同治帝载淳卒,光绪载湉立,而年甫四岁,入承大统,仍为皇太后听政。凡海陆防务,及练兵购械诸端,仍一委李鸿章。鸿章亦倾心考求西法,日事仿傚,如派遣武弁往德国学习水陆军械技艺,购买新式枪砲,各营学习洋操等。奏办上海织布局,既开平煤矿;修筑沿海要隘,如旅顺、威海等处砲垒,创设天津学堂,既武备学堂,其于购买铁甲兵船,建立北洋海军,尤其竭全力以赴。其余疆臣,如沈葆桢、丁宝桢、左宗棠、刘坤一、张之洞等,亦多喜谈洋务,言富强。

然而外患相继不绝,朝野仍然无术相抗。光绪5年(1879年),日本入侵琉球,夷为冲绳县,俘虏其王及世子而去;我五百余年之藩属,终于坐视为倭人所灭而不能救。其时左宗棠收复新疆,清廷以俄人久据伊犁不归,命侍郎崇厚赴俄国交涉,但是订丧权辱国条约以归,朝野大哗。翌年(1880年)再命出使大臣曾纪泽赴俄力争,求返伊犁。明年(1881年),订还付伊犁条约,除许俄人在蒙古、新疆商务利益外,复偿俄卢布九百万,并割地如前述。左宗棠虽然以西征全胜之兵威,清廷则不敢命移师前往以夺回失地。

9年(1883年),法国侵我越南,清廷命李鸿章与法交涉,初议分界保护。10年(1884年)清之滇桂军援越南者,但为法人所败,鸿章与法人再订和议,委屈求全,认越南全归法保护。但法人复借故废约,分途进犯台湾、福建。陷台北、基隆,毁福州船厂,歼我海军于马江。11年(1885年),复由越南攻我广西镇南关,提督冯子材率军力战。战败法军并乘胜光复谅山,然而清廷仍依鸿章以定和议;虽关外大捷而越南之自秦世已隶中国者,终于拱手让诸法人,一任宰割。英国亦乘机取我缅甸,作为印度之属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