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少5成 美术馆求生力邀汪星人野餐
因应疫情,朱铭美术馆提早开放广场鼓励民众带着宠物一起野餐运动。(朱铭美术馆提供)
朱铭美术馆跨界与运动休闲业者合作,并推出《创艺运动场》特展。(朱铭美术馆提供)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上半年台湾各展演场馆皆门可罗雀,公家博物馆、美术馆还有预算支撑,民间美术馆则是勉力生存,朱铭美术馆馆长赖素铃不讳言,今年自疫情以来,该馆的访客数掉了超过5成,但也因为有着广阔的户外园区,在疫情中除了原本美术馆致力的典藏、研究、展示与教育功能,也跨界与运动休闲业者合作,尝试让艺术更贴近生活。
赖素铃指出,朱铭美术馆配合防疫,自3月后室内场倌便封闭直至6月2日才重启,即便有着广大的户外园区,但毕竟也受限于天侯「最差的时候,每天参观人数只到2位数。」而每年的支出成本上亿元,除了靠文化部的纾困方案解了燃眉之急,让美术馆的现金流维持平衡,该馆也持续推出朱铭作品的限量复制品以支持营运,今年太极系列的《转身蹬脚》也一推出即反应热络,赖素铃笑称:「这件作品动态张力够,而且大有把一切坏事一脚踢开的感觉。」
赖素铃也强调,尽管疫情带来全人类生活型态改变,全球各大美术馆因应着「新常态」而开始经营、开发线上美术馆、直播等,把过去美术馆单向的交流模式,转变为互动参与,但「美术馆还是希望让观众现场感受真迹与艺术品的场域」因此疫情中朱铭美术馆也首次联手北海岸7家运动休闲业者,推出《2020年度特展:创艺运动场》除了展出达利、杨英风、朱铭与蒲添生、蒲浩明、蒲宜君一家三代与运动相关的创作,也推出「北海岸创艺运动双人套票」,吸引更多人投入艺术与大自然的怀抱。
「疫情也让我们思考自身的定位」赖素铃表示,看到人们因疫情减少活动,意外修复了环境,也让朱铭美术馆借着疫情期间进行环境生态和植栽的梳理,把原是充斥外来种的睡莲池,改变为台湾原生种动植物的生态池;提早在4月份就开放户外太极广场,鼓励大家在此野餐,更举办「狗狗野餐运动会」,赖素铃说:「防疫期间人人成为孤独的岛,但其实我们可以团结共同防疫。」让艺术贴近生活,邀民众防疫不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