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川普2.0下的东南亚经济发展前景

各国正准备迎接川普第二任期所带来的新政旋风,预估中国会是美国新政府首要锁定交涉对象,东南亚不会是美国对外经贸事务的优先议程。图/美联社

现在全球舆论的焦点,都在讨论川普2.0将给世界政经局势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尤其是他高举关税大纛,必然再次牵动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的版图。

川普在2017年第一次担任总统后,签署的第一个行政命令是美国退出TPP,紧接在后的是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祭出一连串的加税、管制和贸易谈判,大家记忆犹新的,莫过于川普吹响美中贸易战号角,以及和墨西哥、加拿大重签自由贸易协定。这连串的举动,造成全球供应链启动大迁徙潮,加上2020年疫情肆虐导致全球供应链遭遇断链危机,唤起各国加速建构韧性供应链的强烈动机。而美中角力和百年大疫也揭开了近年跨国企业大举投资东南亚的序曲,又以东协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最受外资青睐。

据联合国统计,2017至2023年跨国企业对东协直接投资(FDI)金额只有在2020年东南亚疫情最严峻的期间短暂低于中国,现在东协FDI流入金额已稳定居于中国之上,其中东协六国占东协FDI流入总额更超过95%。而近年外商投资东协以半导体、电子零组件、电动车、资料中心等领域为大宗,以电动车为例,2016至2023年东协电动车平均每年FDI金额高达30亿美元,相较于2006至2015年平均每年约19亿美元,外商在东协的积极投入可见一斑。

跨国资金移动的背后,除了反映跨国供应链重组,也象征着20年来,全球制造业以中国为世界工厂的运作模式出现质变。2023年东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今年美国也取代中国,成为东协的最大买家。今年上半年东协对美国出口续创新高,第一季东协对美国出口来到672亿美元,第二季再攀升至740亿美元,连两季高于东协同期对中国出口的570亿美元和710亿美元,显示近年跨国企业将产能从中国分散至东协的避险策略正在发挥作用。

对外商企业而言,东协拥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劳动力和内需市场,二是与中国邻近的地理位置和关税互惠。首先,东协的菲律宾、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的制造业人力成本显著低于中国,意味着跨国企业在东协布局可享有较低的劳动成本;再者,东协有近6.6亿人口,这几年外商在东协投资带动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所得渐增所衍生的消费实力,让东协成为外商竞相角逐的新兴市场。以数位经济为例,Google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东协数位经济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预估2025年将上看3,300亿美元,显见东协未来内需市场的庞大商机。

其次,东协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有助于降低跨国企业从中国移转产能的协调与投资成本,加上东协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CAFTA),以及已生效的RCEP协定,现阶段东协和中国之间多数商品贸易,已接近零关税,这是东协吸引外商的关键优势。由于目前东协在地供应链的完整度仍逊于中国,跨国企业可透过东协与中国的关税互惠,从中国取得东协在地供应链所无法提供的中间财和零组件,2023年中国进口占东协六国进口总额达23%,今年前七个月占比上升至24.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中国的关税互惠是东协招商引资的一大利基,但并非所有东协国家都对CAFTA抱持正面评价。今年6月,印尼贸易部就表示,正考虑对中国制品(如制鞋)课征100%至200%的关税,理由是保护国内中小企业,而泰国商业、工业及银行业联合委员会也在8月呼吁政府应对中国课征进口关税,以免国内企业在中国商品大量倾销下引发倒闭潮。由此可见,东协国家正逐渐感受到来自中国产业的竞争压力。

川普竞选期间曾扬言将对中国加征60%关税,并对其他国家无差别课征至少10%进口关税,虽川普并未直接点名特定东协国家,但确实给对美国拥有贸易顺差的东协国家带来压力。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在美国大选前曾针对美国前70大贸易伙伴编制「川普风险指数」,分析川普当选后可能被美国制裁的国家。EIU报告显示,东协国家贸易风险排名第一的是对美国有近千亿贸易顺差的越南,其次则为泰国和马来西亚,这三个国家未来可能面临美国加税或被要求增加对美采购的压力。

各国正准备迎接川普第二任期所带来的新政旋风,预估中国会是美国新政府首要锁定交涉对象,东南亚不会是美国对外经贸事务的优先议程。倘若川普对中国再次施以关税重拳,与中国毗邻的东南亚地区,可望持续成为全球供应链避险投资的重要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