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大陆互联网的昨是今非和未来趋势

工商社论

自2020年12月蚂蚁集团上市失败以来,大陆互联网步入凛冽的寒冬,至今难以看到春燕。大陆官方不断升级的监管措施,以及对各种网路平台的反垄断调查,让风光一时的互联网行业有如「过街老鼠」,不仅相关公司的股价和市值狂跌,负面新闻更是接踵而来。全球投资者无不关注大陆官方这波整治互联网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以及对大陆经济将造成甚么影响。

互联网行业是大陆「弯道超车」欧美日最典型的范例,从千禧年左右仿效Yahoo、MSN的新浪、搜狐和网易等三大入口网站,接下来搜索引擎有跟进Google的百度。迈入电商时代之后,则有紧随eBay、亚马逊而崛起的阿里巴巴、京东,即时通讯则是腾讯QQ和微信,对阵美国的Skype和WhatsApp,再接下来的电子支付领域,大陆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一飞冲天,普及率和用户数已远超欧美日的同业,其后在短影音、外送和共享平台之争,大陆业者相较欧美同业毫不逊色。

大陆网路科技进步神速,对外而言,让大陆在全球科技竞逐之下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大陆走向科技强国之路功不可没;对内而言,历经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海啸、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突袭等一连串经济动荡,电商、行动支付和各种服务平台刺激消费,在巩固大陆内需经济上扮演重要支撑角色。互联网立下的这些汗马功劳,大陆当权者理应记上一笔。

然而,互联网行业的荣景却有如走在钢索上。与互联网运营紧密结合的数据资料和舆论平台,是大陆当权者稳定政经局势的两个重要元素。大陆互联网巨头们动辄拥有数亿用户的个资,同时又提供用户发声的平台,一旦这些互联网业者拿捏不当或难以驾驭之时,势必引起大陆当权者的不安,以至于必须出手整顿,抑制其持续壮大。

马云去年11月底嘲讽政策的外滩演讲,看似一个突发事件,却可能是大陆当局长期对互联网行业累积疑虑的一次爆发,成为大陆全面整顿互联网的导火线,而近期滴滴出行挟着大量个资数据「逆风」赴美上市,更是直接踩到大陆当权者的红线,推升整顿互联网的巨浪来到高峰。

令人忧心的是,这次参与整治互联网的单位,上自中共中央办公厅、中纪委、网信办等党内权力机构,到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工信部、证监会、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政府部会,乃至于各地方政府的监管单位,动员幅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广,实属罕见,也意味着整个整顿的工作将更深入、更长久,对于大陆数位经济发展埋下很大的变数。

展望大陆数位经济和互联网之未来,内外看法呈现两极化。大陆意见领袖普遍认为,把「野蛮生长」的互联网进行一次全面性的大整顿,可改善当前行业巨头「赢者全拿」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大陆数位经济的永续发展,让更多中小型的新创互联网企业可以生存和成长。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蔡昉指出,和所有的颠覆性技术革命一样,数位经济的发展自身不能解决广泛分享的问题,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如阻碍创新、排斥分享和扩大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必须透过相对应的制度创新加以解决。蔡昉观点一定程度反映了大陆知识界对政府整顿互联网的主流意见。

大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结果,造就了许多的新贵阶级,在境内外资本推升公司市值之下,创业者可以在短短几年内一跃成为百亿、千亿富豪。但不可讳言,大陆经济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和民间依旧弥漫「排商仇富」的氛围,当互联网被戴上扩大财富差距和排挤就业的大帽子时,也注定它将走上一条漫长「去污名化」路程了。

境外世界对于大陆政府整顿互联网则是更多的悲观和不解。最先反映的是资本市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很快发难,要求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必须披露其国内的政治风险。

而稍早挺过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的中概股,却躲不过国内的政治「暗箭」。大陆政策和官媒一有风吹草动,投资人就有如惊弓之鸟般地抛售持股。过去多年以持有中概股为傲的华尔街巨鳄们,突然之间改变口风,不断向市场表态其手中中概股所剩不多。当然,支持和理解大陆政府做法的也不乏其人,但「短空长多」已成大家共识。

过去二十年多来,在大陆政府鼓励「双创」、先试先行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利多加持下,大陆互联网行业享受了风光的「黄金时代」。但因政策而「兴」,也必须承担因政策而「衰」的风险,面临一波波的整治行动,大陆互联网行业恐需先放缓脚步,观察政策风向,等待政策稳定后,再来调整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