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百年爱恨纠葛 蒋介石逝世...毛泽东平静说出「三个字」

介石毛泽东命运变迁,深深影响两岸的历史发展轨迹。(图/翻摄 人民网

记者任以芳北京报导

中共即将迎接7月1日百年党庆,回顾过去历史长河,蒋介石与毛泽东的爱恨纠葛,至今仍是外界关注历史焦点。比如,曾加入国民党的毛泽东为黄埔军校办理招生事宜;两岸最紧张对峙年代,蒋、毛互派密使」传递消息。到了晚期,蒋突然逝世消息,毛听到后只淡定说出「三个字」,让随扈十分惊讶。蒋介石与毛泽东一生见面次数不多,两人命运变迁却深深影响两岸的历史发展轨迹。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同蒋介石(中)、何应钦(左)、王柏龄(右)合影。(图/翻摄 微信号大嘴侃历史)

国共合作为「黄埔军校」出力

1924年6月国父孙中山先生创立黄埔军校,也是国民党军队的摇篮起点。当年,黄埔军校大门口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吸引许多热血青年从军。

当时,黄埔校长蒋介石号称是国民党的「枪杆子」。在国共合作背景下,毛泽东以共产党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时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代理文科主任、组织部秘书。而后,毛在广州曾代理国民党中宣部长,曾受邀去黄埔军校演讲。

中共党史记载,黄埔军校创办之初,在上海执行部任职的毛泽东,曾负责黄埔招生事宜,地址在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当时,毛招录的黄埔一期生有100多人,横跨国共两党。国民党方面有「天子门生第一人」的胡宗南和海军司令桂永清等人;中共方面有「黄埔奇才蒋先云

黄埔军校一期共有600名学生,其中有100名共产党人。随着蒋、毛路线上的不同,两人矛盾和不信任感扩大。「中山舰事件」爆发,成为国共关系重要转折点,昔日黄埔军校学生开始选边站队蒋、毛,同窗他日再相见,已是敌人。

▲1945年9月25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于返国述职前,在重庆与进行会谈的蒋中正、毛泽东等人合影。(图/翻摄 微信号大嘴侃历史)

蒋、毛对峙仍互派「密使」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是蒋介石、毛泽东最后一次见面,1949年10月中共建政后,两人开始「隔海对峙」,私下以「特殊形式」进行对话。后来,美国中情局(CIA)有解密这段史实,蒋经国日记也有证实,毛蒋对峙时期,两岸之间确实长达50年「密使」。

据中共党史记载,从上个世纪50年中期至60年代中期,国共两党曾秘密寻找适合沟通的中间人。后来,这个人真的被找到,身份也十分特殊,他就是新加坡《南洋商报》特派记者曹聚仁

谈到那段极机密的历史,接受《ETtoday新闻云》记者访问的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表示,「基本上是大陆方面比较主动,台湾方面被动回应,而为了台湾方面需要美国的支持,有些大陆方面的来讯,还不能不让美国人知道。」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朱松岭接受《ETtoday新闻云》记者访问也表示,「蒋或毛即使道路不同,唯一共同点就是两人都有浓厚的中国情结,确实不愿看到当时的中国分裂。」

综合两岸史料记载,从1956年起曹聚仁多次密访北京、台北,担任长达数十年「国共密使」,主要帮双方沟通牵线合作。当年蒋、毛甚至谈到「和平统一」的条件,直到1966年大陆发生文化大革命,蒋心生疑虑,国共重启谈判「暂时」搁浅。

听闻蒋介石逝世消息,当年毛泽东对随扈说「知道了」。(图/翻摄 人民网)

蒋过世..毛只说「三个字」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再次主动释放讯息,希望促进国共和谈,双方重新启动「密使」沟通,最后因蒋介石的突然离世而停摆。

1975年4月5日11点50分,高龄89岁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等到将来有一天回葬大陆老家。」

当时毛的警卫人员从收音机听到消息十分高兴,午夜立刻汇报消息。人在杭州修养的毛泽东没有显露出高兴的神情,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平静的说出三个字「知道了。」毛泽东第一时间的反应和心情,让随扈十分惊讶。

蒋、毛相斗了一辈子,庞建国分析,和介石和毛泽东固然是政治上的死敌,但在许多场合应该会有「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般棋逢对手的感觉。所以,「蒋介石去世,毛泽东会有失落感,倒也可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