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强忍癌痛 逾1成病患用药未随疼痛调整
癌痛不只影响生活,甚至直接影响求生意志,台大肿瘤医学部主治医师邵幼云强调,现代医学进步,「有痛不要忍」,对心情和生活更能带来正面影响。图为台大癌症中心医院。(魏怡嘉摄)
资料来源:2017年日本临床肿瘤学杂志
对于癌症引发的疼痛问题,全球医界都很关注,根据日本临床肿瘤学杂志一篇针对国内癌症病患所做的调查,在满分10分的疼痛分数中,超过6分就算中度以上的严重性疼痛,检视落在这区间的病人,仍有10%至15%用药没有随着疼痛分数而调整,至于没有调整的原因,是医生、病人还是家属不肯,在统计中无法看出。
欧美国家对癌痛订出目标,希望找出疼痛病因并给予适当药物。台湾也跟上世界规范且行之有年,医师有一套指引能够遵循。癌症希望基金会理事长王正旭说明,各国对于疼痛管理的指引大同小异,透过逐步加强药物,首先给予非类固醇类止痛药物,更严重则变成鸦片类止痛药。
正确止痛 共筑医病信赖感
不过,部分病人一得知医师要开鸦片类止痛药,心理会先反射「我是不是病得更重了?」因此抗拒吃药,想像自己不吃止痛药就代表病情还好。癌症患者面对疼痛时,若拒绝使用鸦片类止痛药,不只睡眠、食欲、起居受影响,在旁照顾的家人更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另一方面,有家属也觉得止痛药能不吃就不吃,结果就是病人一痛起来,病患和家属开始心急,甚至认为医师没能控制病情,导致医病间信赖感被破坏,事实上,疼痛若能控制好,对医病间信赖感会有明显好处。
适当用药 在家照护更安心
王正旭指出,我国7年前就开始引进突发性的疼痛药物,病患回家若痛到受不了,过去得再跑回医院一趟,现在有适当药物可以及时减缓不适,替家属省掉许多不便,患者也更能安心在家接受照护。而受疼痛所苦的癌症患者,调查发现有10%至15%的药剂量与实际疼痛情况不符,这些问题都可以与医生沟通,减轻疼痛不只对生活有益,更紧密扣住医病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