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靠生病賺錢 金管會要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
金管会将对实支实付医疗险朝建立损失分摊机制、及落实核保通报机制等两大改革。本报资料照片
国人过度投保实支实付医疗险「想靠生病赚钱」,使保险业的实支实付医疗险损失率大幅攀升,为让实支实付医疗险回归「损害填补」原则,有实际医疗支出才理赔,金管会将对实支实付医疗险朝建立损失分摊机制、及落实核保通报机制等两大改革。
官员说,例如保户医疗费实际只花了1万元,但因投保了A、B公司共两张实支实付医疗险,现况是可理赔2万元,未来要落实「损害填补」,就是只能理赔1万元,避免重复理赔。
但这1万元,A、B公司如何摊赔?就需建立损失分摊机制,而这损失分摊机制的配套是需商品规格一致,做损失分摊也较容易执行;分摊机制可依保险额度做基础,就不会有超额利润,也不会再出现「靠生病赚钱」的道德风险。
其次是落实核保通报机制。例如保户已投保了A公司一张实支实付医疗险,当该保户要再去B公司投保时,B公司就需评估、是否要再卖一张给保户?若要做到损害填补,就需要从严核保。
台湾从2007年起,开放实支实付险可接受「副本」理赔,保户可拿医疗单据影印的「副本」做理赔,在医疗费日益高涨、业者竞相销售下,保户投保了多张实支险,甚至还有人买到「7实支」,10万医疗费却可用副本跟保险公司理赔上百万元,衍生争议。
为解决此乱象,2019年8月金管会宣布,保户买实支险最多只能买六张(实支医疗险、实支意外险各三张)。
但随医疗费日益高涨,过去保户狂买的实支险损失率大幅攀升,让近年保险业者纷纷将实支险下架、改版或调高费率,反让真正的经济弱势族群,买不起实支险。
官员说,实支险是实际补足医疗费用,远比日额型的医疗险还好,但却因业者销售实务上偏离商品本质,而让商品消失,这对真正需要的保户并不公平。
为让实支险回归「损害填补」原则,医疗费支出多少、才理赔多少,业界已有共识要做改革,金管会将和产寿险讨论商品规格、核保通报系统、和损失分摊等机制,让新实支险可以尽快上路。
至于保发中心将对新药、新医疗技术发生率与医疗费用损失率等做专案研究,官员说,这是另外一个议题,与实支险的损害填补原则无关。
官员说,例如新药,可能保户罹癌,新药要自费又贵,又如创新医疗费用也非常高,针对这类情况,业者可否设计新商品,去满足保户对新药、新创新医疗的保障需求,这类就可以设计「高额医疗险」来补足缺口。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