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我在金山和你说再见
文/郑淳予「当你走到病患的家里,就会发现一切都跟你想得不一样。病人为什么吃药吃不好?可能因为他没吃。有吃为什么没有好?可能又有其他条件没有配合。只要你到他家里看了就知道!」台大医院金山分院护理长刘旭华感触良多的说。
死亡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
一位阿嬷进入了末期照护,但护理师却发觉阿嬷一直有心事,几次深谈后,才拼凑出这样的往事:阿嬷的先生入赘,两人生了几个孩子,但一直没有完成结婚仪式和登记手续,后来先生离开她,在外面与别人另组家庭,也生了孩子。先生音讯全无,阿嬷心中一直怀着悬念。
医护团队深入了解,原来连阿嬷的孩子们也一直不敢碰触母亲这桩心事。在医护的鼓励下,他们打听到父亲的下落,才知道爸爸早已过世。天人两隔,眼看阿嬷就要抱着遗憾辞世。
坚叔想了个办法,就是请他们同父异母、另一宗的大儿子做代表,来探望阿嬷,告诉她:「昨天晚上爸爸托梦,要我一定要来看你,爸爸是爱妳的!」结果,阿嬷当天上午八点听完这个善意的谎言,下午三点就面带微笑、在家人的陪伴之下离开了。
失智的阿桃阿嬷长期卧床,四年来,每天都「等」在家中,等着孙女妹仔利用中午休息空档,回家帮阿嬷灌牛奶、换药。与阿嬷两心相系的妹仔,刚开始还对医护团队怀有戒心,深怕他们「没把阿嬷顾好」。直到看到社工师、营养师不辞劳苦、不断上门的诚意,她才同意让医护团队一起照顾阿嬷。
五个月后,阿桃阿嬷溘然长逝。在庄严的告别式之后,社工师探访家属。妹仔的叔叔说,妹仔还是每天中午赶回家,呆坐在阿嬷的空床上。
「我们知道阿桃阿嬷要结案了,但是妹仔的悲伤辅导,才刚要开始……。」没有悲伤辅导经验的旭华,原本打算转介给心理辅导单位另外成案,但坚叔连忙制止:「既然我们要走完『全程』,活着的人也要继续照顾,如果转介给其他不认识的人,妹仔会恨妳一辈子的。」于是旭华跟着社工师继续关心妹仔,有时在中午打电话给她,有时相约拜访。
两个月后,妹仔突然带着蛋糕到医院,亲自感谢院长与团队,还带着阿嬷的气垫床,因为「阿嬷已经不需要了,可以捐给更需要的人……。」旭华当场热泪盈眶:「看到妹仔释然的神情让我知道,坚叔带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金山分院决定走入社区后,院内成立一个掌理全区照护个案的重要平台,就是居家服务办公室,走出医院,反而看见医疗的新契机。多聊两句,发现一项老人家的兴趣,向来愁眉不展的老太太被逗得一边唱歌一边做复健;多认识一位家属,体会卧病者的心愿,趁着阿伯换管的空档,拍下没有鼻胃管的全家福;走入病人的家,才知道医疗还可以这么细腻。
所有的照顾过程,更在院长黄胜坚的要求下,以拍微电影的精神,影音全记录,因为他们在做的事,从来没有人做过。「当初我要来,谢博生教授(台大医院前院长)就告诉我,三年以后,我必须拿出一支纪录片,告诉人家这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些影片中,不乏往生过程的纪录,但几乎看不到呼天抢地的场面。因为只要被认定为生命末期的病患,医护团队就开始启动生命末期照顾模式。「所谓的生命末期,就是患者的生理状况已经不可逆,且一年之内在预期中死亡,不会让你感到讶异。」黄胜坚如是说。
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及善终,号称「五福临门」,五福中,黄胜坚对于「善终」更是注重。进而推动「活得快乐、病得健康、死得尊严」的理念。曾做过五千多次死亡决策的他发现,当生命走到最后一段路,最重要就是要能心无罣碍。「这叫做四道人生─道爱、道歉、道谢、道别。」…【全文请见今周刊888期 】(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888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