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挫折活下去」 李茂生听少年心声力推《少年事件处理法》
▲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在台湾大学任教多年的李茂生日前获选为台大108学年度特聘教授,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李茂生在1997年主导的少年事件处理法修法,引入了新元素的修订,更在今年再新修订了少事法的实务运用成果,同时创建了少年矫正学校制度,让台湾少年犯罪人数从每年平均1万2千人降至8000人次,被外界称为「少事法之父」。
回忆起当初决定走一条很少人走的路,李茂生向《ETtoday新闻云》指出,当兵时期他在看守所当预官,遇到了一名18岁的少年,那名少年与其他受刑人不一样,非常听话,有一次其他少年要他去偷香烟,少年直接拒绝,结果却遭到20几个人连续强暴,肛门直接撕裂,当时的李茂生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但却思考了刑法的真正意义,并下定决心专研监狱学,以及了解监狱人的处境。
李茂生推动监狱人权、少年犯罪者保护等,他指出,这些除了与在看守所遇到的那名少年有关,也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李茂生说,小时候爸妈没有严厉管教过他,是个被爱包围的孩子,因此遇到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不会有歧视的眼光,同时希望自己是个有温度的人,但也发现尽管有温度,无法改变社会,因此最后走一步跌一步,把自己当成sample,拿自己的例子去帮助更多少年受刑人。
▲李茂生日前获选为台大108学年度特聘教授。(图/记者崔至云摄)
李茂生花了多年研究少年犯罪,他认为,少年做错时,不应骂他或鼓励他,应撑着他,让他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李茂生指出,民国86年在修订《少年事件处理法》时,就不断主张身陷司法的少年需要的不是责骂、究责,而是成人的伴同以及自我表达权的保障。伴同可以促进安心,而安心则是自我表达的基础。如果司法少年可以在处遇的流程中,理解到自己深层的创伤,学会表达自我,并积极寻求他人协助的话,那么他就踏出了更生的第一步。
李茂生指出,少年犯罪要再次重返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本学力,以及营生能力,但是往往少年在矫正学校没有学习到这两点,矫正学校应有真正的矫正角度来面对这些少年,但往往还是把矫正学校当成监狱看待,这样问题少年依然存在,甚至少年从矫正学校出来后,社工偶尔打个电话慰问一下就没有后续了,而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他以郑捷事件举例,当社会一面导向要将他处死刑时,却没有思考他会变成这样的原因,「人都在那边了,我们不去理解他,这样的问题只会一直延续,不会解决」。回顾自己走过的这些路,李茂生指出,其实还有很多事没有完成,「没办法,我想做的事情太多无法完成了,但这样也没关系啦!越多挫折我越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活着!」李茂生期望自己能为这些少年翻转一些人生,「让他们做一个真正的人」。
问到是否还会为这些少年做下去,李茂生肯定的指出,还是会继续做,不只为了自己也为少年,自己预计明年2月退休,「但是心中确实有放不下的东西,有体力,我真的会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