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本文由本站旅游「极客鲜疯队」栏目发布,态度玩家聚集发声地,给你一万种野法(微信公号ID:jikexianfengdui)
#一万种野法# No.82「拉萨」
图文/舒小简 非授权禁止转载
一座不大的城市,却受尽青睐。
受阳光的青睐,受飞鸟的青睐。
受从古至今的艺术家们的青睐,受络绎不绝的探访者们的青睐,受前赴后继在此描绘理想的藏漂拉漂们的青睐。
书籍、荧屏、网络,拉萨这两个字,但凡出现,都叫人目光为之停留。
迄今为止,我最好的文字都写在西藏。
真实的拉萨是怎样?和内地城市差异如何?
半月的奔波拍摄、半月的图片处理并写作。
又是一篇耗时近月的文章。
拉萨:
拉萨·拉鲁湿地与布达拉宫背面 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布达拉宫一角 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策门林,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哲蚌寺僧舍,摄影丨舒小简
横屏观看:
拉萨城区全景,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当雄·纳木错,摄影丨舒小简
一、日光之城
拉萨是日光城,这里总有数不尽的晴日。即使是冬日,白天也不会寒冷。
拉萨每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近上海、杭州等江浙城市的两倍,比起成都等四川盆地城市,更是两倍不止。
若在秋冬,经常连白云都罕见,抬头只有一片碧蓝。
拉萨空气如此洁净。在市中心就能看到璀璨星辰。熟悉拉萨气候的人,都惊奇一个“规律”:
拉萨也会下雨,可但凡下雨,十之八九都在傍晚或夜间,白天总是晴的。
拉萨让人觉得:太阳神一定是雨神的上司。雨神来到拉萨,总被故意安排调休到晚班,确保阳光留下。
拉萨·拉萨河沿岸,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八廓街,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哲蚌寺,出镜丨舒小简,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小昭寺,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拉鲁湿地,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拉鲁湿地,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布达拉宫背面与星空,摄影丨舒小简
二、古迹之城
谈论古迹,人们常想到北京、西安等市。其实,论古迹占比,少有城市能比拉萨。当然也因为拉萨的现代化部分还很少。
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共24个。其中两座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是大理与拉萨。拉萨是古都。自松赞干布迁都拉萨,拉萨一直是藏地政治中心,延续1300余年。
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小昭寺、三大寺、四大林、帕邦喀……拉萨纷繁古迹,总计数目近千。
布达拉宫,冬宫,红白相间的恢宏,30吨黄金(!)与10万颗珠宝聚成的宫堡,拉萨千百年来最高的建筑。
罗布林卡,夏宫,西藏的园林,“拉萨的颐和园”,面积比中国四大名园中的苏州留园,还要大上一半。
哲蚌寺,格鲁派六大寺之一,世界最大寺院之一,僧众过万人。
内地城市,爱用“古城”来彰显自己的历史气息。
大理古城、平遥古城,声名远扬。
很少有人提,拉萨也有古城。
拉萨人没有这样的宣传意识。尽管,连一个百科词条都没有,但走在拉萨街头,地面上印有“八廓古城”字样的井盖,会提醒你:大小昭寺、八廓街、四大林、仓姑寺等一系列古迹所坐落的整体,是一座古城。
拉萨·布达拉宫,于八廓街,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布达拉宫(背面),于下布宫途中,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布达拉宫(西侧面),于拉鲁湿地,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药王山与鲁普岩寺,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罗布林卡,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罗布林卡,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策门林(四大林之一),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功德林(四大林之一),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扎基寺(财神寺),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小昭寺,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大昭寺,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八廓古城,中心为大昭寺,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有句话很有名:长春市坐落在美丽的吉林大学里。形容吉林大学校区多。
化用这句式:拉萨市坐落在一群寺庙中。,古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好像南京、杭州寺庙众多。可谈到寺多,任何城市和拉萨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拉萨古迹纷繁,寺庙占多数。哲蚌寺僧侣过万。甘丹寺、色拉寺的僧人,鼎盛时也曾近4000、8000人。布达拉宫说是宫殿,罗布林卡说是园林,可里面也都有僧人居住、管理,也都供奉佛像,接受朝拜。拉萨的街头,常见身披红衣的喇嘛、觉姆穿行。
在拉萨,有一种班车,叫做“朝圣班车”。每天早上,大昭寺广场外,各路班车,发往各大名寺。旅人、生意人,可以飞机、火车,轻松来到拉萨。可每年,还有各大藏区数万民众,放弃现代交通,磕着长头、历经艰苦来到拉萨。他们是朝圣者。
环布达拉宫、环大昭寺、各寺院经堂前,常有手绑木板的他们,或独自或成群,从几岁小孩,到白发老者,甚至还有残疾人,磕下一个又一个长头。让身体结实地触碰石板地面、让鼻尖和额头沾起灰白尘泥。那是拉萨的标志景象。
拉萨·哲蚌寺,规模之大,宛如小型城镇,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色拉寺,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达孜·甘丹寺,摄影丨舒小简
僧,色拉寺,摄影丨舒小简
色拉寺,摄影丨舒小简
僧,八廓街,摄影丨舒小简
尼,大昭寺,摄影丨舒小简
四、艺术之城
拉萨的每一个古迹里都有繁复壁画。,每一次古迹拜访,都可以成为一次绘画欣赏。,遇到正工作的壁画匠人也是高概率的事。高学问的僧人齐聚拉萨,各路能工巧匠、艺术家、手艺人也是如此。
拉萨已是藏区的文化中心千余年。拉萨街头店铺,多的是唐卡绘画、各类铜像雕塑。在拉萨街头行走,就是走在传统手工艺作品的包围中。
我曾描述过一段亲身见闻:雪堆白艺术学校里的宽敞教室,十几个眼睛明亮的藏家少年少女盘腿坐在地上,小手攥紧刻刀,凝神雕刻着雕板。他们的老师跟我说:理塘的长青春科尔寺问我们订了一套《甘珠尔》佛经的雕板。我问:要多少板?老师说:“3万多板,我们要刻9年。”淡然神情好像9年时间并不漫长,只是9周一样。有读者说:叫人泪目。
非藏区的艺术家也都流连于此。画家艾轩,艾青之子,作品比人出名,他一系列的藏族女孩油画,各位一定都见过。画家陈丹青,人比作品出名,他当年在艺术界崭露头角的成名作,是《西藏组画》……
拉萨某些街角的大树下,深夜总有流浪歌手或小乐队演唱,吉他盒里总是满满当当的纸币。更不要说,那些拍摄西藏的各种影视作品和各路导演了。近年来的户外题材电影,有一个算一个,故事全在西藏。几乎可说是“无西藏,不户外”了。每一个此类作品,都逃不开拉萨的部分。
五、包容之城
谈到外来人口多,人们率先想到上海、深圳、大城市。时常忽略:外来人口占比极高的城市,有拉萨。拉萨的人口组成,大概有三分之一本地人、三分之一来自内地的生意人、三分之一的游人。十多年前就长居拉萨的老藏漂告诉我:08年以前,拉萨几乎是一个国际化程度颇高的城市。那时内地游客还不算很多,大街上处处是欧美老外。后来,外国人进入西藏的门槛大幅提高,拉萨才逐渐去除了国际化。我们知道“北漂”“港漂”,也还有很多内地人不远千里来到高原,在拉萨定居、工作。“拉萨开客栈”都在网上被戏称为“新四大俗”之一了,足见藏漂、拉漂如何之多。
你一定会想,他们远离家乡,长居海拔3600米,是出于美和情怀的追求吗?我曾也那样认为,但事实没有那么美好。拉萨太包容了。我曾采访过49位藏漂、拉漂,不止一个的被访者提到:在拉萨生存,要比内地城市们更容易。
拉萨的包容,不只是对内地人,对藏人也是如此。
无论亲身见闻还是社会新闻,各位多少都有共同感觉:京沪那样的大城市,穷苦地方的异乡人初来乍到,多成为社会底层,甚至被归类为“diduan人口”,忍耐着,是城市不折不扣的配角。但拉萨的情况却是,来自穷乡僻壤的各藏区的人们,都能轻松融入拉萨。当他们在布宫或大昭寺的转经道上磕起长头,就仿佛是城市的主角,立刻受到四周人群的尊重和注视。无论他们的衣衫有多么破烂。正如本文开头就说到的:我们知道,这里和内地城市,是不同的地方。
一个包容的城市,自然也是悠闲,这里很少有紧张和快节奏。以悠闲闻名的城市,拉萨该能排在成都和西安之前。
拉萨城里的木椅上,总是坐满人。满大街都是藏家的茶馆。拉萨人的早晨,都从茶馆开始。甜茶,是舶来品。可拉萨太包容了。拉萨接纳了甜茶。于是,一壶甜茶,就养活了整个拉萨城。
拉萨人,于小昭寺,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人,于色拉寺,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人,于罗布林卡,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人,于八廓街,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人,于布达拉宫,摄影丨舒小简
六、变化之城
近年,西藏总是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省区。不是拉萨日新月异。是经济底子太薄,所以一点小变化,都已不小。拉萨的经济水平有多低?西藏全区,经济总量不到1700亿,拉萨为600亿出头。要知道,江苏的昆山、江阴,两个县级市,都经济总量超过4000亿。一县经济吊打西藏全区的例子比比皆是。莫说县了,在江浙一带找上许多镇,都足以吊打拉萨全市。
不谈数据,再说另一点供您感受:整个西藏,至今没有一家麦当劳,也没有一家星巴克。所以,拉萨虽闻名,知名度不下一线城市。但经济远低于常人预想。对于一个小城市,一点变化就足以令人惊叹:
1.老藏漂向我感叹,拉萨的城市面积(尽管依然不大)比起十多年前扩大了三倍不止。而按官方的数据,改革开放至今,拉萨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将近30倍。
2.过去拉萨没有一家大型商场,今年开业了万达广场,在拉萨人的社交网络里刷屏:拉萨也现代起来了。
3.过去非城市的拉萨河南岸,如今多处大兴土木,新建的顿珠金融城拔起高百米的大厦,要令拉萨也拥有CBD。
4.过去拉萨建大厦建住宅,总有藏式风格,但如今,柳梧新区也出现了几座纯玻璃外观的写字楼。
5.拉萨街头的许多商铺、楼房,圈上了醒目的红色“拆”字。
6.拉萨也有了共享单车、电单车,街道也时常堵车了。
拉萨·洲际饭店,摄影丨舒小简
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摄影丨舒小简
远处为规划中的拉萨CBD,摄影丨舒小简
很多人以为,无论拉萨怎样发展,人文总不会变。并非如此。八廓街,环大昭寺而建,往昔店铺皆是藏家或藏式,这两年忽然也开上了肯德基、必胜客和杭帮菜餐厅,显得格格不入。
年初,因为疫情,八廓街封了。可解禁后,与疫情一起走远的,似乎还有拉萨的人文气质。我几次三番在八廓街找寻一个磕长头的身影,都失望而归。取而代之的,倒是一个又一个藏服体验摄影的客人们如雨后春笋,热闹满街。
拉萨的变化,超过很多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