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文/请问,你要芝山岩遗迹,还是要新盖的高楼华厦

芝山公园是很多民众运动休闲的重心。(图/翻摄自网路

文/李伟文

台北市区开车前往阳明山路上,只要一离开中山北路,心情就随着开阔的视野而雀跃,在上仰德大道前往左望,是一座翠绿的小山丘山岩,这是国家二级古迹公园,从日治时代,芝山岩就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也是台湾第一个受森林法所指定的保安林,这里更是台湾最早发现的考古遗址,在山顶有贝壳化石,是证明台北市曾经在海平面下的证据。

可是这座从台北地区远远就可以看到的古迹公园即将消失在我们的视线,因为在芝山岩山脚下,即将兴建高达二十八层楼建筑,山不见了,宽阔的视野也不见了!

原本这里是不能盖这么高层楼的,但是在各种容积移转,容积率奖励,当然,还有台北市议员的关切以及台北市政府官员的全力配合之下,这批建筑不断地变更设计,从七层楼偷渡到十四层楼然后再到二十八层楼,最后在附近居民反对下,市政府发下了可以盖二十一层楼建照

古迹或重要历史遗迹的保存,不只是本身不被破坏掉,它们周边的景观同时顾虑也很重要,相信台北市长了解这个道理,否则他怎么会一上台就很有魄力的拆掉忠孝大桥引道,让北门古迹从水泥监狱中释放出来,但是让我们纳闷的是,为什么同一个市长,却允许建商不断变更设计从七楼变成二十多楼,将古迹公园给遮住,变成豪宅的私人后花园了?

▲芝山公园有各种珍贵的鸟类及植物。(图/翻摄自芝山文化生态绿园

以前我觉得在台北市街道散步很舒服,当时也没有想太多,直到这几年马路边超高大楼一栋一栋冒出来,走路时看不到远山,甚至看不到天空,散步的舒畅感被压迫感给取代,我才发现,原本台北市以前很严格的管制马路多宽两旁的建筑最多只能盖到几公尺,这种天际线与视线的美感,全被容积率移转给破坏掉了。

原来建商只要在附近低价买一块私有的畸零地或道路预定地捐给政府,这地上原本可以盖的房子容积就可以转到昂贵的地段上,这些建筑就可以长得超过原本的限制。

建筑物愈盖愈高,人们离土地与自然就愈来愈远了;且因空间规画失当,人们无法悠闲地停留,在街道上来回匆忙地奔走;同时为了鼓励消费,不断盖起大卖场百货公司,一栋栋建筑物将自然景观赶出了日常视野。心灵一旦被欲望塞满,情感也就失去了柔软的余地

一个地方会不会形成我们精神上的故乡,很大一部份是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是否充满了与自然生命的互动,因此,都市里若能保留相当数量的自然荒野,不仅对当时的生活品质有助益,长期上也可以凝聚爱乡土情怀

都市里的自然空间除了是我们身心安顿之处外,也是培养孩子美感,留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希望大家重新想像:我们想要怎么样的城市

园区内各种有趣的环境教育活动。(图/翻摄自芝山文化生态绿园)

若你问我,我的愿望很简单,我希望我居住的那个城市可以散步,可以沈思,可以使我安心坐下来读书或晒太阳。我可以在都市公园的小小池畔,看着野鸟儿觅食。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绝不会因为市中心多了一些占据公园绿地大运场而名扬国际,反而会因为生活空间中的绿荫使得人愿意住下来。

「人塑造环境,环境塑造人」,我们的确有能力改变环境,塑造出城市景观,但是一旦我们住在里面,久而久之,环境就会回过来改变我们的个性与视野。

亲爱的朋友,你对城市有什么想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李伟文,长期关注环境与教育的牙医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