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人》一部电影一段历史 战争是政治的玩物

电影南京!南京!》(取自网路

两岸家人》一部电影一段历史 《南京南京》观后感

我喜欢看电影,尤其是那类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战争电影,如:《拆弹少年》、《地雷区》、《拉贝日记》、《八佰》、《隆美尔》、《赛德克巴莱》……等,他会告诉我们战场的可怕与无情、告诉我们和平年代是多么难能可贵、告诉我们每个地方过去发生了什么,当你真正亲临这块土地,你的记忆变得清晰,然后你会更加珍惜当下……。

最近从北京回到老家——高雄准备过年,忙里偷闲的时候,带着家人一起看这部2009年上映的老电影《南京!南京!》,虽然上映已经有些时日,但不得不说《南京!南京!》是我看过的历史写实电影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最有共鸣的一部,因为身在台湾的缘故,电视台不怎么播放这类电影,第一次观看的父母也都好评如潮,并为生在现在感到庆幸。

1937年8月,日军攻陷上海没多久,12月便带着大量坦克兵团与重装部队炮击南京城,地区最高领导唐生智将军在最后一刻选择弃守首都,导致日军进南京城时,并无遭受太大反抗,剩下宋希濂军官陆剑雄等人选择以游击战的方式和南京共存亡。因为淞沪会战遭到国军顽强抵抗,且四行仓库一役国军的奋勇杀敌让日军蒙羞,日军一攻入南京便大肆屠城,20来万中国人的性命视如敝屣,遭日本皇军任意鱼肉最后命丧黄泉整部电影以一个小日本军官——角川队长德国西门子驻中国厂负责人拉贝先生翻译员——唐天祥为主要视角贯穿全场,每一幕的拍摄与运镜手法非常流畅,每个环节都有让人为之震撼的地方,叫人目不转睛。

日军强占南京后,损坏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为其盖上一面残破不堪的国旗,并用坦克拖行许久,然后将军民们分批捆绑、赶赴沙滩地,一声令下,让一排排百姓往湍急的河流奔去,前有无情的河水,后有无数挺机枪扫射,要嘛溺死、要嘛中弹身亡。由于中国人太多了,为减少子弹消耗,日军同时命俘虏挖出数米深的沟渠用以活埋之用,先在百姓身上刺一刀放血,后丢入坑内用土堆埋,再命士兵上去把沙土踩得夯实不留一丝空气,甚至最后干脆直接把群众关进倒满汽油房屋内,将所有门窗木板钉牢后,一把火直接用烧的,无辜百姓走在路上随时可能被子弹狙击,日军奉行的三光政策,让所到之处都是残破不堪,奸杀掳掠使得人民哀鸿遍野,走在路上若不对日军鞠躬哈腰,就是一顿海扁……。

唐天祥因为是拉贝先生的心腹,加上德日交好,一家人暂且得以温饱无忧,但战争两个字是没有温度的,外交之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虽然中德有很多军事合作,国军许多顾问团都是德国的将领,甚至军中精锐所配备的武器也都是德制产品,但德国与日本有着实质的根本利益,于是开始减少对中国的帮助,甚至让拉贝先生回国别淌浑水,眼看安全区即将失去靠山的日军变得更加轻狂,原本还不敢乱入安全区的日军,现在打着检查的理由擅闯女生宿舍、肆意妄为,就连唐天祥先生的小孩和妹妹也难以幸免,刚出生的婴儿从二楼被扔下,妹妹被抓去当慰安妇,最后发疯被日军无情地枪杀。

寒冬将至,前线战事也日益激烈,日军需要更多的女人来激励前线打仗的军人,竟以换取过冬的煤为条件,要求拉贝先生交出200位女子并承诺3周后全数归还,否则安全区的百姓将过不了寒冬,也会血洗整个安全区,这时候一个个伟大的中国女性们挺身而出,为着自己的家人、为着整个安全区,成为供日本人娱乐的对象,而自己就这样以不到5块钱的代价被侮辱了,三周后,回来的女孩都是冰冷冷地躺在推车上,一动不动地交错着堆叠一起,家人的泪水与痛苦的呼喊,他们听不到了,只剩4个女孩身体颠簸着走了回来。

最后,拉贝先生带着天祥夫妇和一位假扮成家仆的国军军官准备回去德国,途中却遭日本人的刁难,只能带走两位随从离开,天祥先生决意留下换取这位将领的性命,在被处死之前留下一句话:我的太太又怀孕了。角川队长则成为电影中日本人最后的良心,他以队长的身份,放走一对准备被处死的父子,最后选择饮弹自尽。

战争不过是政治玩物,子弹更是不长眼睛的,很多理所当让的逻辑,到了战场那刻起都变了调,即便你有千八百个不愿意,你也难以不从命令,除非你已经想好以命相抵,生命是无价的财宝,我们都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尽力避免战争的机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望大家彼此勉励。(黄悦轩/北京大学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