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副作用攻击小脑险失语言能力 乳癌病友为自己打了漂亮一仗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钟奇峰指出,乳癌与遗传基因息息相关,随着基因检测日益普及,价格也更为亲民,有家族病史者可考虑主动了解自身基因风险。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癌症希望基金会日前举办「掌握治疗新知 同行治疗之路」乳癌学习营,活动中不仅有病友分享生命经历,更邀请3位专家介绍乳癌治疗新趋势。(癌症希望基金会提供)

「为自己打一仗,值得。」今年46岁的贝贝(化名)曾是活力十足的欧洲导游,直到被诊断第三期HER2乳癌,打乱了她的日常。完成乳癌治疗后,她又遭遇罕见的免疫副作用「副肿瘤症候群」,免疫系统攻击小脑,造成她语言能力退化、走路困难,治疗挑战更甚一般病友。

贝贝的妈妈与姊姊都曾罹癌,看见妈妈为她担忧的神情,内心的不舍化为前进的力量,成为她坚持抗癌的重要动力。面对接连的挑战,贝贝花了2年多的时间积极复健,努力恢复语言与行动能力,虽仍有后遗症,她选择走出去、安排旅行,如前往峇里岛放松身心,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奏与热情。她鼓励病友,这段时间撑过去之后回头看,「妳会感谢当初那个坚持下来的自己。」

癌症希望基金会日前举办「掌握治疗新知 同行治疗之路」乳癌学习营,活动中不仅有病友贝贝分享生命经历,更邀请3位专家介绍HER2阳性乳癌、三阴性乳癌及荷尔蒙阳性乳癌治疗新趋势,现场病友也关心「乳癌的遗传性」等议题。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钟奇峰指出,乳癌与遗传基因息息相关,随着基因检测日益普及,价格也更为亲民,有家族病史者可考虑主动了解自身基因风险。不少妈妈确诊后担心是否要让年幼子女提早检测,钟奇峰指出,这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涉及心理与社会层面的考量,建议家属与医疗团队密切讨论,并寻求遗传咨询门诊,获得全面性的专业评估与情绪支持。

马偕医院乳房中心主任张源清提醒,年轻乳癌患者在治疗前若有生育规画,应尽早与医师讨论是否冻卵,以保留生育力。「乳癌病人怀孕不会增加复发风险」,针对荷尔蒙阳性乳癌且复发风险较低的病友,在完成18至24个月的荷尔蒙治疗后,可与医师讨论是否暂停用药、安排怀孕,产后再补足疗程;每位病友情况不同,建议与医疗团队密切讨论,做出最适合的安排。

台大医院乳房医学中心主任黄俊升指出,HER2乳癌恶性高,易复发转移,但科技持续进展,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式,包括传统化疗、标靶治疗、ADC药物等。近期健保已扩大给付新一代ADC药物,用于符合条件的转移性HER2阳性及ER、PR阴性且HER2弱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项。

张源清表示,病友可透过检测了解自身病理报告,作为治疗评估的参考,协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不过,由于每位病友的状况不同,建议在决定治疗计划前,与医师充分沟通,综合考量疗效、副作用、风险与经济负担,做出个人化且合适的安排。

钟奇峰也提醒,目前仍有多项治疗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取得正式核准。病友在选择治疗时,应以临床实证为依据,并遵从医疗专业建议,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