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痛苦指数

穷人的痛苦指数图╱本报资料照片

穷人的痛苦指数

失业使人们失去所得,通膨则让所得缩水,两者升高都是痛苦的事,以失业率膨率所形成的痛苦指数,浅显易懂,遂成为晚近各国用以观察总体情势指标

基层劳工失业率,是指调查时的失业者,其前职是从事劳力工作者,而人力派遣失业率系指失业者的前职是人力派遣工作,本文系援引支援服务业(内含人力派遣)失业率。

1980年参选美国总统雷根,在最后一场辩论结辩里说:「下周二是选举日,我认为在投票前你们最好问一下自己,你们比4年前过得更好吗?到商店购物感到比4年前更宽裕吗?美国失业人口比4年前是多了还是少了?你感到我们和4年前一样安全一样强大吗?」

生活是否比4年前好,有点抽象,但借由通膨率加上失业率,即可一目了然,这个由通膨率、失业率相加而成的痛苦指数(misery index)由学者欧肯于1970年代提出,但却在1980年美国大选中声名远播。这一年美国通膨率13.5%、失业率7.1%,痛苦指数20.6%,比4年前高出许多,挟着狂飙的痛苦指数,雷根便理直气壮的向选民指控:「过去3年8个月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那是一场美国悲剧。」

凭着动人的演说及善用数据,在538张选举人票里,雷根囊括了489张,顺利入主白宫,开启了雷根的时代,自此,痛苦指数家喻户晓,经常为各国援引,我国也不例外,1993年我国行政院主计处发布《重要国情统计通报》,详细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痛苦指数,并强调美欧力求10%以下的痛苦指数,我国则应朝5%以下目标努力。

我基层劳工最痛苦

检视一下当前我国的痛苦指数,过去几年略呈降低,但今年受景气低迷影响,失业率、通膨率双双走高,因此痛苦指数又呈上扬,以今年前8个月而言,痛苦指数升至5.31%,创下近4年最高,显示民生痛苦明显升高。

然而,痛苦指数毕竟是总体平均的数据,看不出哪个族群比较痛苦,为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依据所得层级别的通膨率、各业失业率加以交叉比对,结果发现基层劳工、人力派遣工作者的痛苦更高。

以今年前8个月而言,后20%低所得家庭,其所面对的通膨率是1.73%,而此一期间基层劳工的失业率4.11%,两者皆远高于白领及所得宽裕的族群,其痛苦指数高达5.84%。

再以人力派遣业而言,其失业率在今年前8个月是5.04%,所对应的通膨率1.73%,两者并计的痛苦指数更高达6.77%。

相对高所得族群今年前8个月所面对的通膨率仅1.10%,若属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其失业率仅1.22%、2.02%,所估得的痛苦指数仅在3%左右,约基层劳工、人力派遣工作者的一半而已。

低所得家庭处境艰辛

我们再回溯过去4年,同样可以发现基层劳工、人力派遣,由于其面对的物价、失业率相对较高,因此长期以来是我国痛苦指数最高的族群。更高的通膨率降低了他们原本已经不高的所得购买力,加以高失业风险让他们陷于不安的处境,其痛苦之深,不言可喻。

执政当局应该注意,台湾今年以来的痛苦指数已创4年最高,也比我们的邻国南韩高,尤其是低所得家庭的处境更为艰辛,而未来一季通膨率、失业率恐将再升高而加剧民生痛苦,宜多加留心,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