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接受你的人生 金惟纯、夏珍、赖芳玉谈自在
繁忙之际,有机会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问自己:「佩霞,你干嘛一直念书、上课,总不停歇?」内心似乎有个声音,不断督促着:「快点,来不及了,快点,下一个,赶快,去那边…」熟悉的催促声;我看到我内在焦虑的小女孩。
当下,我闭上双眼,回顾此生最自在、最放松的时刻,慢慢地,浮现出一个画面,第一次,我抱着刚生下来的女儿,那是我生命中少有的安详、幸福与放松。当下,冒出了另一句话:「I did it。我做到了。」
从此,当我走路或一想到的时候,总会耐心地提醒心里的小女孩说:「You did it。」这样的安慰,是我能送给小女孩最大的幸福。
金惟纯全然接受你的人生 全然经历发生的每一件事恐惧的最大极致就是走人,这件事不需要二Ο一二,也不需要地球暖化,出个车祸、生个癌症就可以;只要修练到明天走人也不怕,世界上就没有你怕的事了。
近几年参加心灵课程,对于人生产生另种领悟的《商业周刊》荣誉发行人金惟纯,认为人类最大的危机,是来自于对生命的不究竟,他感叹人类在庞大商业机制的驱动下,将追求养成了一种惯性,得到一就想要二,永无止尽,不断扩大,甚至当我们了解到自己已不匮乏,却还偏颇地找自己麻烦,假设人生仍不圆满,借以满足追求的惯性。
「把安全感建立在事、在别人身上,基础是不坚实的,背后反映的就是一个不安全感。」根据他的分析,一个人要知足才会不恐惧,不恐惧始得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方能自在,这就是「究竟」;然而,当今的商业社会让人们在够与不够之间徘徊,而教人们在有与没有之间挣扎,却没有人去质疑我们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多?去究竟我们最大的恐惧不是物质够不够,而是有没有明天!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你全然接受你的人生。」金惟纯说。他进一步解释,经历过一些苦,就不怕苦;经历过一些难,就不怕难;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就不怕波折;结果就是,不论发生甚么事,你都不怕,而将这个安全感发挥到极致,就是,明天我走了我也不怕。
这个观念换一种说法,即为刚过世的《苹果电脑》创办人贾伯斯所遵循的: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活。「用全然的经历来过你的人生,对命运完全的接受。如果你能大事小事全部接受,然后你又不管坏事好事都完整的经历它,用这样的态度来活,把每天当成最后一天,你就没有恐惧,发生甚么事都没关系了。」
这话听来,有点游戏人间的味道,可是对金惟纯而言,却是训练定力的必须过程—人要先有定力,才能面对死亡,才能无惧过日,才能有安全感,才能活得自在。
「世界上千百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对个人而言,走人不需大灾难,小灾难就可以,我们到一个年龄后,周围一定有人突然就走了,人世无常,本来就可能发生在你身上。」「安全感,不是你用想可以想出来的,我们可以找原因去探讨为甚么你或他没有安全感,然后找出千百种原因,但是就算知道原因,其实也没甚么用…重点是,把恐惧的心去除,你的安全感就可到达一个状态。」
练就了定力,准备好接受,离人生的自在就差一步。「对命运臣服,」金惟纯强调。「已经发生在当下,你还不愿意?结果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能量消耗掉,无法全然的去生活。所以,对命运臣服,碰到每件事都是愿意,这样就没有所谓的过不去,当你的生命有转动,你就有感受,就可以一直前进。」
帮人不是帮忙要有转动生命的能量
谈到修练,金惟纯认为最根本之道是「究竟」,他说:「我们现在的游戏规则,包括对家庭、对企业、对媒体、对政府概念的理解,都是从西方观点去设计的东西,全部不究竟,不究竟的东西就一定有问题,在这环境中要修真的很难。」
提升了自己的能量,转动了自己的生命之后,下一步,就是帮助身边的人走出困境。关于这点,金惟纯认为:「谈到助人这件事,唯一的方法就是你要修练你自己,当你的生命能量不一样了,就可以转动人家的生命,这样才能真正帮到人。」
不过金惟纯也特意提醒:「帮人不是帮忙,因为忙帮不完。」他解释,每个人活在不同的层次里,每一层都有它要发生的事情,我们能做的,是帮人脱离那个层次,那样的结就会解开,问题才会消失。「否则,事情会没完没了。」
大事小事全部接受,坏事好事都完整的经历它,用这样的态度来活,把每天当成最后一天,你就没有恐惧,发生甚么事都没关系了。
夏珍我可以过这样的生活而且甘之如饴!结婚二十多年,因为工作,几乎都是和先生小孩分开,你说她单身吗?她是,你说她有婚姻吗?她有;工作压力大吗?很大,大到承受不住吗?没有;事情的两面,她都有,也都缺,但别人过得挣扎,她活得豁达。
顶着俐落短发,身穿简洁西装,态度谦和谈笑风生,活像「酷酷嫂」周美青的《时报周刊》社长夏珍,说出她那两极中求取平衡的快意人生,论婚姻,她有,却似没有;说工作,她顺,可又波折;谈地位,她高,但亦平凡;讲为人,她帅,然也温馨,这么多的冲突点聚集在她身上,她是如何应付,过得自在?夏珍只有淡淡一句:「把握当下,我可以过这样的生活,而且甘之如饴!」
这话不假,夏珍二十五年新闻从业生涯里,采访过大人物,进出过大豪宅,报导过大事件,经历过大车祸,但,下了班的她,卸下办公室的八面威风,迎接她的却是一间五千元的分租房,连自己的浴室也没有,她不但住得下,还住了十五年,如果不是因为升职,觉得当上采访主任还和人分租太难看,她应该会继续这么住下去;假日回到台中的公婆家,更是左手粉味KTV,右手色情按摩院,半夜停到家门口,趴车小弟还会误以为短发的夏珍是男客,一个箭步飞奔驾驶座旁,开车门准备迎客。这是她的生活环境,白天和高尚往来,晚上与中下为伴,长年在这巨大落差间转换,不怕精神分裂?「大年夜我看到老板带着老婆小孩在那烤肉吃,我非常shock,不是色情业吗?怎会有小孩在那?」夏珍以色情业者老板为例。「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的人生、家庭和我是完全相同的。」
这个小人物的故事,让夏珍了悟光鲜华丽或凶神恶煞的背后,其实和你我没分别,而她自身的求学历程,也让她很早就学会了自在。「我从小讲话口吃,不敢和人家讲话,大学到研究所时,我不和宿舍的室友吃饭、聊天,我甚至走在路上不愿遇到认识的人,因为寒喧打招呼会让我恐慌。」然而,念转命就转,体育课五千公尺长跑的小放弃,使她了解不拿第一、或者被当掉,顶多没拿奖学金和补考,没啥大不了。「我每学期篮球、网球、排球都补考,你当掉我体育又怎样呢?也没让我受到甚么挫折。」
放松之后的夏珍,原本的忧郁甩掉了,甚至连最困扰的口吃都不治而愈,更重要的,是她对自己产生了安全感,不仅稳定了她,还能对别人付出关怀。「我自己这行里头的朋友,吃安眠药的、吃百忧解的、忧郁症的非常多,」夏珍说。「有一位同事压力大到最后落发出家,那时候我每天晚上开车送他,一路上跟他聊,劝他放下某些价值,可惜他做不到,非要离开才能放下,所以,就只能让他走。」
嘴里说着可能被逼退,还开玩笑搞不好有天被老公休了的夏珍,怎能言谈间仍是一派潇洒,完全看不出她的担心?她大笑:「我是有安全感的,事业、婚姻、孩子都有,我人生的任务达到了,有垫底的在那!」
赖芳玉任何状况都可以真实的当自己回归我自己,诚恳去面对,我拥有很大的幸福感,有很大的正面力量去助人,真实的当自己,任何状况都可以真实的当自己,对我而言就是自在。
尔虞我诈的法庭,真假难辨的证据;正反争执的双方,都称正义的代理;愤怒的原告,喊冤的被告;艰深的法条,诡谲的辩论…这是印象中的开庭,肃穆、威严,却给人无限期待,因为一句话、一个点,就可能翻转局面。
如此具有秩序、是非、黑白、真理的领域,应该是最能安心度日的行业吧!执业十八年的家事法律师赖芳玉,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法律没有解决过让人心安顿的事情,它只制造更多的撕裂和冲突;律师的工作很挑战我的价值观,律师是要在法庭上厮杀的,要说谎、要游戏;法官只是一般的公务员,他在乎的不是真相,而是升迁与考绩…」「我们对政府对社会期待很多,相对失落感也非常大,秩序感的重建,对我们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段法律人的告白,尤其是出自赖芳玉这般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律师之口,让人不禁心头寒、身打颤。
回归自己拥有很大的幸福感
对于社会大众而言,活在这样的制度已经难以自在,而身为法律人的赖芳玉,她又该如何看待自在?「真实的当自己,任何状况都可以真实的当自己,对我而言就是自在。」她说。「我喜欢客观和逻辑的事情,这也是我喜欢法律的原因。法律是很迷人的,不会有罗生门,有一个真理在那做为判断的逻辑,不用太多纠葛在道德上的论述,对于局势的判断是可以被预见的。」
有可能吗?连备受崇敬的法官都没把自己看成正义的化身,法律要如何客观、逻辑、真理得起来?赖芳玉以道德重于法律的过去,与法律重于道德的现在比较,点出问题在于「人」,而不是「法」。「以前的人,我们帮他会被感谢,现在不是,他觉得你应该,还嫌你做得不够多。要看这十八年的变化,贪婪是被正当化的,价值观被扭曲了、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无常没有逻辑,秩序就是在这里被破坏的。」
既然如此,何来的自在?因为法律是人订的,订出来又不会让人安心;与人真诚相处,人际关系却是无常…这么个恶性循环再循环,订定更多的法律,只是制造更大的撕裂,引发更大的愤怒。「的确,这几年愤怒是很严重的,」赖芳玉并未反驳我们的质疑,但强调说:「回归我自己,我很诚恳去面对,我必须很开心地讲我拥有很大的幸福感,有很大的正面力量去助人,从正向来看,愤怒也是建立制度很重要的动力。」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52期/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