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e财经》:下一个五年,就这么干!

▲ 《人民e财经》节目:下一个五年,就这么干!

嘉宾姚景源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嘉宾:桂贵 人民网强国论坛主编   主持人:曲哲涵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人民网强国论坛、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和全国党媒信息平台共同打造的新媒体访谈栏目“人民e财经”。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十四五”来了。 今天做客演播室的两位嘉宾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先生和人民网强国论坛主编张桂贵先生。

姚景源:各位网友大家好。

张桂贵: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10月26日—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953年以来,我们已经连续制定和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规划,姚老师,这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姚景源:这一段时间以来,全社会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十四五”规划。我们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明年要进入到“十四五”。

五年计划或者五年规划,是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的文件。这个规划体现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意图,同时也要明确政府在发展当中的责任,还有一个就是引导我们市场主体怎么样来做。所以,这个规划至关重要。

大家知道,我们党有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建党一百年,从1921年到2021年。这一个百年目标,最根本的就是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第二个百年目标是从1949年到2050年,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我们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要把国家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十四五”?就是因为“十四五”是两个百年目标承前启后的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一方面要实现我们第一个百年目标,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基础上,我们再去进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局。

而且,这次五中全会除了明确“十四五”规划外,还提出了一个更为长期一点的2035年远景目标,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讲到的,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因为从现在看,到2050年还有30年,这30年一块是前15年,一块是后15年。前15年就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家关注点都是在这里。

主持人:未来五到十五年中国发展的蓝图,包括任务书和路线图都在里面。我们见证这个时刻,也非常幸运。张老师您对“十四五”规划有哪些期许呢?

张桂贵:“十三五”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亮眼成绩单,“十四五”我们的期待会更高。我希望未来的老百姓生活会更加宽裕,我们国家综合实力会越来越强。对“十四五”的期许,我觉得未来定位在“国富民强”这四个字上。

主持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基层考察,开了很多场座谈会开门问策,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有机统一。您认为 “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和亮点有哪些?

姚景源:总书记近两年来多次到省市,甚至到县里,就“十四五”规划问题进行调研。党中央、国务院从8月份开始,就在网上公开征求网民们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这次“十四五”规划整个从制定到内容,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同时它也有着比较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

现在大家为什么关注“十四五”规划呢?除了我刚才讲呢,它是两个一百年承前启后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在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目前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比如说外部环境,国际上出现了个别少数一小撮政客逆全球化、贸易保护等,特别是今年以来又面对着新冠病毒疫情,这场疫情又使整个世界经济、政治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现在看,“十三五”的各项目标基本都能够圆满完成,我们实现全面小康这是没有问题的。恰恰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了。现在我们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主要矛盾变成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个美好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非常丰富的内涵,整个“十四五”规划,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怎么样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呢?我们要努力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格局,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里面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把整个经济工作出发点和归属点,首先放在满足我们国内需求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上。

主持人:桂贵老师,结合您以往的工作采访实际,您认为“十四五”有哪些是可以期待的?

张桂贵:我觉得首先分大的产业和行业。我们首先讲农业,农业步入了小康社会,现在正好是承上启下的结合点,我们迈入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未来农业兴旺,农民富裕,农村发展。另外是制造业,中国原来是世界制造基地,今后要真正变成制造业的强大平台。

姚景源:桂贵刚才讲的,是我们“十四五”当中的重要内容。从他讲的第一个问题讲起,就是讲农业。我们十几亿人,最大的问题是吃饭。今年面对新冠疫情这么大的冲击影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提出“六保”,“六保”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保国家粮食安全。今年我们夏粮和早稻丰收,比去年增产45亿斤。现在北方秋粮已经开始收割了,最优质的大米是在黑龙江,也已经收割。现在预测,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100亿斤左右,大概可以超过1万3千亿斤。这是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的农业从自身来讲,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比如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和科学水平,还是亟待下更大的功夫、更大的气力,组织专业合作社,扶持种粮大户,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农业发展在“十三五”取得了重要成果,“十四五”依然是重点。要把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持粮食持续的稳产高产,特别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这个主要矛盾出发,大力发展农业当中的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

主持人:粮食稳、天下安,自古都是这个道理。咱们再谈谈工业这方面,我们已经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制造业体系,您觉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姚景源:中国的工业经过这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就是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是健全的。工业按照国际标准划分是这样,分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现在全世界大中小门类齐全的只有一个国家,就是我们中国。

这场疫情影响这么大,“六保”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发现,一个企业复工复产了,但是后来可能又停了,因为它上游或者下游没有复工复产。所以,复工复产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是一条产业链。

在整个世界受到这么大疫情冲击下,中国正因为产业链、供应链健全,率先走出了这场疫情的影响,率先恢复了经济。这一点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中国经济韧性强。什么叫韧性?韧性就是抗风险能力。我们在战胜疫情最早复工复产的时候,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恰恰我们这几十年具备了这个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们工业上非常重要的基础。

中国经济去年是接近一百万亿元,今年肯定要超过一百万亿元。去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是16%,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是30%。今年除了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以外,现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处在衰退当中。应当说“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会有非常好的成绩。

但是,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是要看到工业上存在的差距。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在产业链比较健全的情况下,来下功夫解决核心技术不强的问题。

“十四五”规划也是围绕新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当中第一个就是创新。我们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我们在“十四五”期间,发展还是第一要务,是要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问题。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现在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是在减少。2012年-2019年七年时间我们国家劳动力减少2600万,平均一年370万,老龄化也在加快。但是在人的问题上,我还是强调,一方面看到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是在减少,但是劳动力质量是在提高。今年大学毕业生874万,研究生50万,还有40万小留学生。我们原来哪有这么多人才?我1980年读研究生,那时候全国才3000人毕业生。我们人口质量是在提升,这是一个优势

主持人: 14亿人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劳动力素质也会提高。另外,他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来解决我们国内大市场需求的问题。

姚景源:我们现在最大的潜力是什么?14亿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的人,其中中等收入群体是4亿,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什么概念?美国现在总人口3个多亿,日本总人口1个多亿,我讲的是大数。我们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人口总量。所以,我们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内需潜力。“十四五”规划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至关重要。

主持人:一方面是满足老百姓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特别是根据我们国内资源禀赋在现阶段新的特点和优势,来制定这样一个规划。

姚景源:20年前不行,40年前更不行。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强大的内需市场还没有形成,我们温饱还没有解决,有什么消费能力?但是到今天,我们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有一个强大的内需潜力,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工业体系,我们农业已经从量上面基本上能够保障我们国家安全。

在1949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但是现在这次产业革命,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我们在诸多领域已经走到了前沿。所以,我们对于总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都是建立“十三五”中国经济已经走到新的平台的基础上。这个平台概括起来就是全面小康,全面小康不仅仅是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钱,知识也是我们的财富,当然还包括绿水青山,这些都很重要。

绿色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回顾“十三五”成就,我听最普通的老百姓讲,你说北京什么变化最大?他们说空气质量变化最大。空气净化器当年是很难买到,现在谁家还用开空气净化器?都在那闲置起来了。显然,这是“十三五”的重要成果,“十四五”在这方面会有更大的力度。

主持人:“十三五”的发展,包括前面若干个五年规划,为我们“十四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力条件。实施“十四五”规划,我们还面临哪些挑战?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姚景源:“十四五”,是在“十三五”已经全面小康,我们已经站到一个高的起点、好的基础之上,但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确实给我们带来新的矛盾、新的挑战。

比如,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大家把它形容成叫做跟跑,就是人家在前面跑,我们在后面跟着,只要我们能跟上或者速度再快一点就行了。现在不是跟跑问题了,我们面对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要求我们把工作重点、着力点放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上。当然,我觉得中国从历史上走过来看,任何打压、封锁对中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可以使我们更加有一种民族热情、奋发图强。所以,“十四五”期间,我们应当针对一些短板加大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以举国之力去解决问题。

主持人:现在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

姚景源:我们的就业还应该努力,当然充分就业是个理论概念,我们要尽可能地降低失业率。还有医疗、教育,我们刚才说的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有获得感。“十四五”规划经过五年以后,要让大家确实感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了获得感,这一点非常重要。

主持人:张老师在这方面有什么见解?

张桂贵:“十四五”时期,我觉得有这么几个重点应该要包含进去: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必须积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的趋势。要强化有利于提高配置资源的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必须坚持系统管理,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危机挑战。

姚景源:桂贵讲得很重要,“十四五”整个工作,还要加强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以人民为中心。

一方面发挥我们的优势,另外一方面,要找出我们的短板,集中精力补短板。这里面也涉及到整个生产力的布局、国土空间规划,比如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已经确定的,南面是粤港澳大湾区,再往北是长三角一体化,沿着长江往上就是长江发展战略,上个月中央又批了成都和重庆双城经济。再往北,是京津冀一体化;再往北就是振兴东北。这些重大的生产力布局,都会有一些强化和重大的举措。

主持人:近年来我们营商环境,包括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

姚景源:讲到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时候,不要光看GDP总量增长多少,这几十年在市场经济当中摔打、磨炼出数以百万计,甚至更多的企业家,这是一个财富。中国现在企业家,就我们基本素质来讲,我们完全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主持人:全球财富五百强里面,我们的企业是数量最多的。

姚景源:第二,我们历练出了或者锤炼出了一大批懂得市场经济,能够遵循市场规律并且善于在市场经济当中发挥好政府作用的各级政府官员,这一点也很重要。这两条应该是我们做好“十四五”规划工作的重要条件。

“十四五”开始,我们下一个百年目标主要解决高质量问题,确实有很多新课题需要我们去学习。

主持人:在困难中磨砺,在压力下成长。在今年不确定因素这么多的情况下,前不久统计局发布了三季度经济增长的成绩单,实现了由负转正,还是很亮眼的。您分析一下,是哪些政策起到了作用?

姚景源:在这场疫情影响下,我们今年一季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是负6.8%。负6.8%是什么概念,我国从有国民经济核算以来从来没有这样,是最低点。当时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是负38%,我们34万家规上企业36%是亏损。去年春节七天,电影票票房收入是58亿,今年春节期间电影票票房收入是零。我们去年春节七天,餐饮业和全社会商品零售是一万亿,今年各家年三十年夜饭最后全退了。所以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冲击。

面对这场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比如财政政策,一个是提高赤字率,去年赤字率是2.8%,今年提到3.6%,这是一笔钱。第二笔钱,发特别国债一万亿。第三笔钱,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这三笔钱加在一起是8.5万亿元。还有给企业减税减费2.5万亿元,总共加一起是11万亿元,财政政策的力度前所未有。我前段在浙江调研,企业普遍反映,国家历年来对企业的政策,今年是最实惠的一年。

把握宏观经济,怎么看这个纷繁复杂的国民经济活动呢?要抓住四个指标:第一,看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表现全貌,一季度是负6.8%,二季度正3.2%,三季度正4.9%,是逐季上升,前三季度平均下来是实际增长0.7%。

第二,把握宏观经济,就把握就业或者失业率,这是经济学原理当中最重要的。我们现在调查失业率,去年12月,中国调查失业率是4.9%,今年2月份的时候是6.2%。

有人跟我讲,这么大的疫情,调查失业率才上升一个多百分点,是不是不准啊?我说准,在中国失业率要上升一个百分点是什么概念?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两个月的工夫失业人口增加五六百万以上。这还是小数吗?不是小数。所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 ,“六稳”“六保”都把“保就业”放在第一。

我们常讲宏观经济政策,一般来讲宏观经济政策在教科书上就两个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但是我们增加了一个政策,就是积极的优先的就业政策。到三季度末,我们现在实现了全年计划新增就业目标99.8%,这是何等的不易!

第三,看物价,看通货膨胀水平。今年一季度的时候,一二两个月当时由于疫情影响,CPI物价总水平上涨到5.8%,比去年翻一番了,大家很担心。但是现在看,我们1-9月份是3.3%,今年控制目标是3.5%以内。现在还剩两个月了,我觉得我们控制在年初目标之下没有问题。

第四,看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大家很担心,这么大的疫情,出口能出得去吗?结果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预料到,今年中国出口能有这么一个好的状况。我们三季度7.5%的进出口增长,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作为一个季度来讲是最好水平了。所以我们还是保持了外贸顺差2.3万亿人民币,国际收支超过3.1万亿美元,国际收支状况也是好的。

看宏观经济,无论看哪个国家经济,就看这四个指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这四大指标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战胜了这场疫情,是在稳中回升,是在保持持续向好的状态。

我预料是这样,如果预测一下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肯定还会继续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我预计四季度肯定在5%以上,因为三季度是4.9%。这样全年平均下来,我们整个经济可以保持在2%左右。如果我们能做到2%左右,这是来之不易的一个重要成就。

主持人:非常感谢姚景源老师、张桂贵老师今天带给大家的分享。访谈就到这里,谢谢收看,再见!

更多节目内容,请浏览报网融合大型栏目:《人民e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