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国安前提下开放陆资与商品

旺报社评

依财政部统计显示,2021年两岸贸易总额再创新高,达2731亿美元,不仅大幅成长26.3%,也是连续两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其中,对大陆(含香港)出口创1889亿美元历史新高,占比42.3%,仅次于2020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首次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47亿美元,对比7698亿美元GDP(以新台币年平均汇率28.03换算),比重占13.6%。换句话说,2021年台湾每100元GDP中,大陆贸易顺差贡献近14元。毋庸置疑,2021年台湾经济成长率写下6.28%的亮眼数字,对大陆出口畅旺是关键所在。

经济是两岸共通的利益

民进党重新执政5年多来,蔡政府台面上抗中、拒中、反中,但台面下的市场力量仍然紧紧把两岸绑在一起。2016年两岸贸易额1179亿美元,2021年达到2731亿美元,每年平均成长15%,并未因民进党政府政策干扰而减缓。

蔡政府上台后力推动新南向政策,在政府背后的支持与背书下,双边贸易的成长力道远远不及两岸。以同样2016~2021年数据估算,台湾与东协双边贸易金额年均成长率仅9.9%,较两岸贸易少了5.1个百分点。更不用说,以实际贡献GDP的贸易顺差金额来看,民进党执政这5年来,累计对东协顺差比大陆少了3582亿美元。

过去5年,两岸贸易畅旺,产业合作同样热络。大陆全力推动的半导体国产化运动,许多关键技术及零组件都与台湾脱离不了关系。从上游的IC设计、晶圆制造,到下游的封装测试,背后都可见到台商的身影。追本溯源,马政府时期的两岸搭桥计划扮演关键角色,所建立的产业沟通与合作平台,不只为两岸产业链结提供具体的合作空间,也为大陆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根据财政部统计,2021年台湾出口大陆积体电路金额,占对陆出口比重达49.6%,台湾出口到大陆每两块钱中,就有一块钱与半导体产品有关,这个数字在2016年还不到4成,大陆半导体产业若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台湾助攻的贡献不能轻忽。

经济是两岸共通的利益,政治立场可以不一样,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经济不必然被政治绑架,可以存异求同找到最大公约数。只是,若要让公约数变大,就需官方的协商与对话,仅靠民间或市场力量终究还是难以成大事。今年两岸都面临经济下行风险,更应好好思考如何重启经济对话,化解彼此疑虑与潜在的经济风险。

蔡总统历史定位突破点

对话本身代表双方有意愿建立沟通管道、化解僵局,当有助于双方避免误判,降低擦枪走火风险。近来台海局势升温,两岸剑拔弩张,两岸人心惶惶。若能借由彼此都有高度共识的经济议题切入,开启两岸官方对话,必能为当前两岸紧张局势降温。实际上,这也是现今台湾主流民意与人心所趋。

去年11月陆委会公布例行民调,绝大多数民众(84.9%)主张维持现状,但这不表示两岸关系不重要,更不表示台湾应闭关自守,反而有高达82.8%民众认为两岸领导人应该对话,73.1%民意支持疫情趋缓后,应恢复大陆人士来台交流。《远见杂志》「2022台湾民心动向调查」也指出,60.1%受访者赞成两岸应该增加互动与交流。

不管两岸官方如何交恶,民众仍期待双方透过对话化解嫌隙。当然,以目前两岸氛围来看,重启对话并不容易。特别是政治立场的高度歧异,更让双方对话的空间大为限缩。突破必须找出阻力最小的路径,经济对话是阻力最小、空间最大的切入点。毕竟经济是两岸共通的语言,也具有高度共识,更是两岸最大的利益交集所在。

蔡总统任期最后2年,不但未见跛脚,声望反而登上高点,有足够的条件为自己建立历史定位,可以从经济议题开始,譬如,选择对国家安全无虞的项目,对大陆开放市场与投资,让大陆企业及民众愿意来台发展,建立两岸经济双向投资关系。民进党政府对大陆开放市场,比较不会引起草根疑虑,吾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