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强行理发的发禁时代(刘良升)
1979年时专家学者最近又极力倡导「美」育,为国中学生的头发请命,认为「西瓜皮」已不合时宜,应开放发禁,因此引起学生对头发的重视,致有「护发」的呼声。但教育部官员表示,教育部对中学生蓄发的长度早已有规定,实施以来并无不良反应,教育部不考虑放宽。(梁志鹏摄)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各地肆虐之故,大家的日常生活都被迫进行了许多调整。最显而易见的是,我们与伙伴们从原先的握手致意,到后来必需保持6英尺距离以上的社交隔离(social distancing),后来方改以拳头碰触(fist bump),近日才逐渐又回复到原先握手习惯。而因应当时这个联邦政府的新的要求,过去两年美国海军也暂时放宽了发禁的标准,美国海军当局对珍重人命和符合规定所赋予的权宜举措让我表示钦佩。
依照现行美国海军的发禁准则,男性军人的头发不得超过4英吋,且不得触及耳朵,衣领或超过眉线;女性军人的头发则不能超过衣领后端的下缘。而因应新冠毒这项新的临时条款,则授权各单位指挥官可以便宜行事准许军人稍微增加发量和长度,但是胡须,鬓毛和发型的要求并没有改变(不知往后是否将改回原来的规定)。这则过往新闻让我这名8年发禁(6年中学时期,2年服兵役)的亲历者,将思绪带回了从前。
当我在台湾地区自小学毕业后,开始我第一阶段6年的「发禁」之旅。初中时期每隔3周的星期一朝会升旗典礼以后,学校的生活管理组长就会走入各个班级的队伍中,命令每班学生脱下帽子,检查男女学生的头发长度。我向来也不知道发长的标准到底是多少,只是从众说纷纭间得知男生的头顶发长不得超过我们少年(不是成年人)两支手指头宽,脑袋两侧和后方更是要剃得接近无毛。我的应变之法是减少事端,花钱消灾(父母亲的血汗钱),反正理发师会「从严」判定标准!
至于检查方面,生活管理组长有时兴起,会将头发不合格的男女学生叫到操场司令台上,拿起自备的推剪,当众从男学生的额头顶,一路推到后脑勺,于三千烦恼丝的正中央处,开出一条「康庄大道」,是为所谓的「开跑道」。如果是女学生违规,就在她的后脑下方的部位用剪刀剪出一个洞,以兹警告。至于某些「冥顽」份子,特意理个大光头做无言抗议,也是要接受处罚的,「禁理光头」的训示也曾从操场司令台的扩音喇叭中三令五申,宣达周知。今日回顾,这些不尊重人权的举措,哪里是教化作育之法,简直是公审私刑。不过在当时的威权时代,我们也只得噤声不语,每3周的周末,规规矩矩向理发厅报到,心中只想早早考入高中,离开「炼狱」而已。
升入高中后,这个发禁依然适用,只是改由高中的军训教官代行检查之责,周期也是每3个礼拜一次。当时我们已经长得都比军训教官还高又壮,所以遇有发长不合格的学生,军训教官也好言相劝,先登记名字,翌日学生若到军训教官办公室复检通过,就一笔勾销。这种合情合理作法我们乐于接受,倒也相安无事。
据说这个在中学6年的发禁规定,是沿袭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台湾时期对学子输入军事教育的陋习,而讽刺的是我们青少年时连日本教育当局都早就开放了发禁。不过,随着台湾地区趋向民主化的风潮,中学生的发禁因不合时宜戛然而止,可惜我们这一代人却因「超龄」而无法享受这项德政美意了。
高中毕业在进入大学就读前,我们甫达到大学招生考试录取标准的准大学生,奉命向陆军成功基地(成功岭)报到,接受为期6周的大学学生军事训练。当然又是要剔除顶上烦恼丝之际了!只见我们学生排成一字长蛇阵,两名「专业发型设计师」分进合击,一名直取顶上,另一名专攻两侧,不旋踵,大家都顶上光溜溜见人了!3周后,「专业发型设计师」再入营区将我们左后右侧修剪一番,也就大功告成了。
结束了没有发禁且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谐音)的大学生涯,在炎炎酷暑下向高雄左营海军新兵训练中心报到,我因为服兵役而衍生的第二阶段发禁降临了。先前在成功岭接受军训时「分进合击」的场景,又如法炮制一番,脑袋瓜子瞬间变成光溜溜的电灯泡。结训分发到部队后,每隔3周部队主管都会安排理发师进入单位里替大家理发。海军的发禁感觉上较陆军好些,不但军官士兵同等待遇,顶上的发量还可以旁分,整理个小飞机头没啥问题。我想这一部分原因是海军的志愿役官士兵的比例较高使然,所以我们义务役的军人也「秃子跟着月亮走」,沾点儿光。至于一旦我们错失在自个儿营区内理发的机会,通常我们会到海军左营海军基地内,位于小港的一九二扫雷舰队部旁的福利社打理,那里价格好像贵一些,但理发师手艺却高超一些,对于外型稍微讲究者,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过往8年的发禁生涯,原先早就淡出了我的视野数十年了,这次若不是看到美国海军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的「旧闻」,我也不至于往事重提,重温「开跑道」的惊悚。在此由衷冀望我们真正能够与新型冠状病毒和平共存,达成一个新的生活中的平衡。
(作者现居美国德州休斯顿市)
【刘良升专栏每周二刊出】
◎史话欢迎读者投稿,针对两岸关注之历史事实或人物撰文,体例不限,举凡传记、论文、散文、书信、日记,抚今追昔之访谈纪录或自述回忆等。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主旨注明「史话投稿」,请附姓名与专业背景或居住地。本版对来稿有删修权,文章仅刊载于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