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免疫力变差易诱发「皮蛇」! 4大族群当心这些非典型症状
免疫力变差易诱发「皮蛇」! 不只会出现红色丘疹、水泡,包括腹痛等非典型症状别轻忽。(示意图/Shutterstock)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发作时,病患的身上会冒出一串长条带状、群聚性的红疹、水泡,令人感到疼痛难耐、非常困扰,病灶的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蛇缠绕在皮肤表面,所以,又俗称为「皮蛇」,台语称为「生蛇」、「飞蛇」,客语称为「发蛇」,均有类似的意涵。
带状疱疹发作时,病患的身上会冒出一串长条带状、群聚性的红疹。(图/常春月刊提供)
皮肤科医师郑煜彬表示,带状疱疹可说是水痘病毒的「余孽」,由于小时候得到的水痘病毒与后来的带状疱疹病毒,都是属于同一株病毒;两者不同的是,水痘是由体外首次进入人体的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而带状疱疹则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发所导致。
●带状疱疹分2 类型 局限型带状疱疹占多数
带状疱疹分为「局限型带状疱疹」及「弥散型带状疱疹」。局限型带状疱疹只会在某几条神经分布的范围发作,也就是称为「皮节」(dermatomes)的范围,出现成群红疹或水泡的病灶,除非没得过水痘的人直接接触,否则不具有传染性。
而「弥散型带状疱疹」的病患,皮肤上同样会有大面积的红疹、水泡,而且特征是远离主要发病的神经皮节之处,会有超过20颗以上的水泡,代表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并且在血液中流窜而散布全身,形成「病毒血症」,就可能具有较强的空气与飞沫传染性。
不过,发生机率比较低,目前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而且被感染者通常没有水痘的免疫力,感染后会发生水痘,而不是出现带状疱疹。
局部皮肤外伤,例如湿疹、手术伤口,容易诱发带状疱疹。(图/常春月刊提供)
曾经感染过水痘病毒的人,无论水痘有无发病,只要免疫力低下时,带状疱疹就可能会冒出来。根据研究显示,人的一生当中,罹患带状疱疹的机率为32%。郑煜彬临床观察发现,有4大族群比较容易发生带状疱疹:
第1类:免疫力低下者
许多人经常熬夜、晚睡,或是工作、精神压力大,睡眠时间不足够,造成免疫力下降,还有糖尿病、白血病、癌症等疾病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机能较差,很容易诱发带状疱疹发作。
第2类:局部皮肤外伤者
根据研究显示,局部皮肤外伤,例如湿疹、手术伤口,都容易诱发带状疱疹。临床上,也有不少人到海边玩水、日晒过后,局部皮肤发生晒伤、脱皮,或是鼻窦炎患者神经受损,也会增加发生带状疱疹的机会。
第3类:使用特定治疗药物者
接受化学治疗的癌症病患,以及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癣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B细胞淋巴瘤患者等,也都是容易增加发生带状疱疹机会的族群。
第4类:60岁以上年长者
随着年纪越大,带状疱疹的发生机率也越高,超过60岁以上的年长者,是最容易发生带状疱疹的高风险族群。
根据统计显示,胸部、腰部等部位,是带状疱疹最容易好发的部位。而带状疱疹发病前期,大部分的病患会感觉皮肤有抽痛、刺痛的典型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只有搔痒的异常感觉;经过3~7天之后,带状疱疹沿着被侵犯的神经皮节部位,首先会出现群聚性的红色丘疹,接着快速进展为水泡或脓泡,这些水泡或脓泡的大小大约是0.1~1公分,并且伴随着灼烧般的神经性疼痛症状。
而群聚性的水泡就是带状疱疹最典型的症状,水泡收敛形成痂皮后脱落,至少需要1~2星期的时间,整个疾病发展过程大约2~4星期。
胸部、腰部是好发部位,皮肤抽痛、刺痛是典型症状。(图/常春月刊提供)
●留意非典型症状 避免过度诊断
除此以外,发生在腹部肚脐附近的带状疱疹,由于神经受伤,导致患处肌肉无力,皮肤可能垂出一块,外观就像是疝气一般,称为「假性疝气」;而带状疱疹病患也可能发生单侧肢体无力的后遗症,通常经过数星期至数个月,就能自然恢复。
●抗病毒药物才有效 把握黄金治疗期
治疗带状疱疹时间点非常重要,发疹3~4天之内,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最好,也能预防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若是超过4天以上才治疗,治疗效果会比较差。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外用药膏并不适合,不但没有治疗效果,更会延误治疗时机。
郑煜彬强调,目前带状疱疹无法完全根治,当免疫力低下时,就有可能再次复发,因此,建议60岁以上年长者,可以施打带状疱疹疫苗。根据研究统计,带状疱疹疫苗能够提供长达10年的保护力,可以降低带状疱疹发生机率51%,并且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机率达66%。
施打带状疱疹疫苗时,可以与流感疫苗一同施打,但不能跟肺炎链球菌疫苗一起,以免效用减弱;若是曾经发生带状疱疹,3年内再次复发的机率较低,建议间隔3年之后,再施打带状疱疹疫苗,比较符合经济效益。(编辑梁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