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台湾需要避战谋和
社评
从川普到拜登,美国对中国大陆发动一连串贸易战、科技战,结果不但贸易逆差不减反增,中国与东协国家、欧盟国家的经贸关系也持续增长,展现强大的经济韧性,证明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与军事围堵收效甚微。特别是中共二十大后,积极的大外交活动,以朋友圈化解包围圈的成果逐渐展现出来。
澳洲看见机遇
俄乌战争颠覆了既有的世界秩序,2022年可说是G2世界格局确立的一年。在G2格局下,未来世界究竟是两极或两极多强格局,尚未底定,但是两大之间难为小,许多国家开始思考在中美两强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局势中如何抉择。最近澳洲与日本出现不同的对中政策转向,虽然各有不同的战略环境与国家利益,但背后的战略思维与趋势判断值得探究。
中国是澳洲最大贸易伙伴,占出口额3成以上。过去4年两国关系因人权议题与贸易纠纷而紧绷。2020年澳洲向世卫组织提请调查新冠病毒源头,让北京十分不满,对澳洲商品进行制裁。今年5月工党政府上台后双方关系开始调整,中澳元首上月在G20峰会会晤,气氛融洽。澳洲外交部长黄英贤本月访问北京出席中澳建交50周年活动。她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时表示,希望两国能「明智地管控分歧」,在各自维护其国家利益之上发展双边关系。
黄英贤此行代表了中澳重新开始经营可控的外交关系。目前中方尚未宣布取消制裁,艾班尼斯政府也重申在香港和大陆的人权问题上,两国存在分歧。但澳洲将不再从与中国竞争的角度来处理相关问题,而是务实地从澳洲与区域的利益出发。澳洲加入美国主导的五眼联盟、四方安全对话及美英澳同盟等安全组织,但并不妨碍澳洲务实处理与中国关系,共同追求两国利益最大化。
2020年起,日本对中国出口超越对美出口,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国家。拜登延续前总统川普「美国优先」的经济民族主义,强调「买美国货」和制造业回流,减少进口。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将会越来越深。但是由于历史问题与强烈缺乏安全感,经济的依赖并没有让日本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与军事对抗。
日本看见威胁
2022年12月16日日本内阁公布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以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此次修订允许日本自卫队具备「反击能力」,被视为二战结束以来日本防卫政策的重大转变,日本宪法第九条的和平精神基本不复存在。《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直指中国是「迄今最大战略挑战」。日本还决定逐年提高国防预算,预计至2027年度国防预算将达到GDP的2%。日本国防政策的调整与经费的增加,都突破过去的约束,这将造成东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安全风险。
日本国防政策的重大转向,用国际关系攻势现实主义大师米尔斯海默的概念来说,当美国逐渐撤出第一岛链的同时,日本将更积极的扮演起所谓的「离岸平衡」的角色。这当然引起北京的强烈不满,不但让日本外交大臣林芳正访中计划受阻,也加大与俄罗斯联合军演的力度。而实际上日本人口老化以及经济长期不振,能否支撑2027年度国防预算达到GDP2%的目标不无疑问,更让日本国民质疑与周边国家进行军备竞赛是否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
从日本与澳洲的对中政策转变,可以看出两国对中国认知上的差异,前者看到的是威胁,而后者看见了机遇。当然澳洲仍然维持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日本也没有放弃与北京外交的努力。显然都不愿意回到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日本与澳洲正代表不同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两种相反态度。和平统一仍是北京的基调,武统台湾对中共而言也有较高的道德压力。台湾每年从大陆赚取超过千亿美元的逆差,大陆对台湾不只是威胁也是机遇,从日本与澳洲的转向,台湾应冷静思考自己的战略方向。美国通过《国防授权法案》表现对台的军事支持,蔡总统也宣布延长役期展现备战的决心。有了备战的准备,台湾是不是也该开始谋画避战谋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