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发挥BRT真正特色,但绝对不是拆除!
个人曾在今年暑假期间在BRT打工,负责月台站台,协助乘客上下车与通过验票闸门等事宜。撇开一堆政治语言与媒体误导不谈,身为交管系学生我想针对自己所学、所看到的发表一些浅见吧!
首先,先来看看什么是BRT。
巴士捷运系统(英语:Bus Rapid Transit,经常缩写为BRT),是一种以公车为基础而发展成的大众运输系统。
一个巴士捷运系统应具有专门的设计、服务和基础设施,以提高系统的品质以屏除可能误点的因素。
巴士捷运系统的目的是结合轻轨与捷运的容量、速度与公车系统的低成本、灵活性和简单性,并能提供类似铁路的服务水平,被喻为「地面上的地铁」。
简而言之,BRT设计理念是运用智慧型运输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的类捷运系统,因此如果广义而言,BRT是捷运的说法是无碍的。(Rapid Transit = 捷运)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
首先可以先看看厂商设计时的简报:
(老实说我第一次看到司机旁这个系统觉得蛮猛的XD)
※【转】台中 BRT 红灯提前30秒结束
那什么是媒体说的不等红灯的优先号志?嘉义BRT就是采绝对优先号志 (可惜要被拆了)。
※【转】嘉义BRT公车捷运车前影像(3)※世贤八德站→嘉义交流道东站「优先号志区间」
何以见得?
公车是车上收费,然而BRT是站外收费,现有站体的机电设施将可能全数拆除更换,除了有违约赔偿问题,然而最重要的-未来行控中心要如何调控一般公车与BRT之间行进?
公车要切换路线、转向,不同路线的车子要排队依序入场,前面的车没走后面就塞车,到时BRT将真正变成一般公车,个人真的不乐见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竟要大众运输系统走回头路。
3.为什么不做在路中间?像国外许多BRT一样?
真正原因我不清楚,但个人判断是中央将预留位置给MRT。
也许老胡知道中港路MRT10年内绝对不可能盖好(且台中人都知道中港路跨大肚山,对轨道系统而言是个难度。)
但台中源源不绝的人口移入与商业成长有天终使中港路瘫痪,因此采用价格低廉的BRT先行。
运量事实也证明中港路惊人的潜在大众运输人口,兴建MRT绝对是有需求且势在必行。
另外,有些人主张可用LRT轻轨兴建,但事实上运量不一定较BRT大。
最后,那些直称BRT占车道导致私人运具不便的言论还是少讲点吧!
这只突显台湾人对交通的自私与狭隘,对「以人为本」路权观的落后。
一辆载满140人,其占空间相对应3辆小客车(最多乘载12人)的BRT难道不值得为他们开一条专用道?一辆载满140人,其占空间相对应3辆小客车(最多乘载12人)的BRT难道不值得为他们开一条专用道?一辆载满140人,其占空间相对应3辆小客车(最多乘载12人)的BRT难道不值得为他们开一条专用道?
可以不要这么自私吗?
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三遍。
城市的运输要以「人」为单位做最适安排,而不是「车」,
如何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也许没办法做到最舒适,但是最高效率、最快速的运输,才是一个城市要思考的问题。
台湾这么小,想要人人都有私人运具,最后的下场就是全部挤成一团。
某些驾驶人依然存着典型汽机车族反正我最大的心态,只要妨碍到我开骑车的东西通通闪边去,最好通通把你们往地下或高架赶。
殊不知观念不改,开辟再多车道也是枉然。
我不否认「台中版BRT」问题真的一大堆(天天站月台天天被钉),不论是闸门、月台门、甚至至优先号志系统也常出现定位miss掉的问题。
真的要尽快改善,发挥BRT真正特色,但绝对不是拆除。
以上,如有错误欢迎各位指正XDDD
●作者为一名成大交通管理科学系的普通学生,本文已获Dcard同意使用。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