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成了摆设?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高维公(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学校家庭社会高度关注。各级学校均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安排了心理辅导教师各县市建立了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一些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志愿者也加入了这一队伍,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呵护,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和实践。但是由于“心理咨询”这一舶来品,在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链接,相关的宣传和师资也没有跟上,使得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成了摆设,停留在应付检查层面上,与心理咨询室建立的初衷相背离

一是心理咨询室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无法有效满足青少年实际需要。近些年来,各地发生的一些青少年犯罪个案及自杀事件成为媒体呼吁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来自西方心理科学沙盘游戏疗法等被广泛引进,甚至有的学校还配置了催眠器材。但心理咨询师师资匮乏,与心理咨询室严重不配位,不能有效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

二是一些学校错误的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统一让心理咨询师来解决,忽视了学科教师、班主任育人的担当。教师面对学生的心理困惑给不出解决问题也是普遍现象。近些年来,班主任工作越来越繁杂,但真正作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交流问询却越来越少。家访校访也越来越形式化,即使有交流,也只是针对青少年学习上的需要。

三是部分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思考维度单一。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抱怨型教师占多数,主要表现如下: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结于不努力,将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归结于家长不作为。这些教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氛围同伴关系缺乏了解,以指责抱怨批评替代教育疏导,甚至在学生需要倾诉的时候,报之以体罚惩戒,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这一代青少年群体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缺少内心倾诉。可以说,学校走心理咨询专业化之路在将来应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不过就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一味强调走专业化道路似乎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