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湿热夹击!中医推荐健脾利湿这样吃 特定族群别洗冷水澡
小满过后,气温明显稳定升高,但仍可能昼夜温差大,若是碰到降雨,气温下降会更明显,差距可能到10度以上。(林周义摄)
今是24节气中的「小满」,天气闷热,降雨机率增加,是梅雨季的前哨战。小满过后,气温明显稳定升高,但仍可能昼夜温差大,若是碰到降雨,气温下降会更明显,差距可能到10度以上。专家提醒民众,需注意勿着凉,尤其是晚上睡觉时,不要因为闷热而将空调设定小于25度,或是电风扇直吹身体。虽然天气炎热,但有高血压、关节炎等病史族群不宜洗冷水澡。
睿鸣堂中医诊所医师陈欣如表示,小满时节气候潮湿且闷热,最常受到「湿、热」的影响。小满过后,气温明显稳定升高,但仍可能昼夜温差大,建议民众睡觉时,将电风扇对着墙面吹,帮助室内循环,并将冷气温度设定26度以上。虽然天气热,但体质较虚弱者,或是有高血压、关节炎等病史族群不宜洗冷水澡,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陈欣如表示,小满时节,因体内湿气重,会出现沉重感、倦怠无力,食欲差、腹胀,大便黏马桶或是冲不干净、解不干净的症状,此时可以用山药、芡实、茯苓、莲子等健脾利湿,协助脾胃运化功能提升。气温闷热之下,也容易造成体内热气无法散出,加上湿,容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疾患,异位性皮肤炎/湿疹、荨麻疹、脂漏性皮肤炎、霉菌感染/香港脚等都可能发作。
虽然还没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但随着气温升高,从小满开始就会出现暑热造成的不适。陈欣如说,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是于高温、湿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活动,大量流汗后却无法排出身体多余的热,控制体温的中枢因过度炎热而失调,且缺乏水分所造成。轻微者发热、多汗、头晕痛、口渴、倦怠无力,严重会出现体温高、呼吸急促、意识不清等。
阴暑则是夏天长时间吹冷气、吃过多冰品、或是户外曝晒没有缓冲就进入冷气房,温差超过5度,造成皮肤表面毛细孔及微血管快速收缩,导致流不出汗,体内热气无法散出。症状多为微微发热、无汗、疲倦、头痛、恶心、流鼻涕、头晕等类似感冒症状。
陈欣如提醒,小满时节的饮食方向应以健脾利湿为主,可多吃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冬瓜、山药、芡实、茯苓、莲子等食材。若是气温升高,可适时吃西瓜、绿豆等解暑降温,须注意的是较寒凉的食物不建议在空腹或是晨起时摄取,避免让脾胃阳气削弱,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