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易形成血块致中风 医:除了抗凝血剂外 另有选择
心房颤动易中风 微创手术打破抗凝血剂的限制。(示意图/Shutterstock)
北市一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因瓣膜狭窄、左心房扩大造成慢性心律不整,即便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且服用成效达国际标准值,左心耳仍常出现血块,使用抗凝血剂消除仍反复形成血块,导致脚中风、肾功能不全,最终造成左大脑的中脑膜动脉大片脑梗塞,紧急取栓仍激发脑出血。
●心房颤动易形成血块致中风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不整,此类患者中风机率约为一般人的五倍,根据中华民国心率医学会资料,台湾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位心房颤动患者,且随着年纪越大,发生率越高。六十岁以上,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四位罹患心房颤动, 而八十岁以上,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
新光医院周边血管科主任吴典育解释,心脏像一个帮浦,将血液打出,使心房心室规则收缩,当心房颤动心脏无法规则收缩时就可能形成血块,容易引发中风。
●药物预防非唯一 「左心耳封堵术」作为更好的选择
吴典育主任指出,传统的心房颤动治疗方式大部份为服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药物,用来预防血栓形成,但也带来风险,部分患者服用抗凝血剂后可能产生出血的并发症。
此外,更曾有过患者因需要手术而停药,却不幸在这期间发生中风的案例,加上国人服药的服从性较差,患者容易在服药过程中因没有特别感受,或认为已经改善便自行停药。针对服药效果不彰或无法服药的患者,「左心耳封堵术」是另一个选择。
新光医院周边血管科吴典育主任建议,针对药物顺从性低、无法服用抗凝血剂或服药后还反复栓塞的族群,左心耳封堵术提供患者另一种治疗选择。(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吴典育主任进一步说明,左心耳封堵术属于微创手术,于患者鼠蹊部的静脉放入导管,再将封堵器借由导管从右心房穿过心房中隔放入左心房,将左心耳入口堵住,经过约三个月之后,封堵器会逐渐内皮化将左心耳包起来形成自然屏障,避免血液停滞在左心耳而产生血块,以降低中风风险。
针对不适合使用抗凝血剂的患者,使用左心耳封堵术可一劳永逸,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血剂,出血副作用相对来得低,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三高族群应注意 就医评估预防中风发生
心房颤动可能没有症状,患者不易察觉,吴典育主任建议,针对药物顺从性低、无法服用抗凝血剂或服药后还反复栓塞的族群,左心耳封堵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左心耳封堵术也可作为预防策略,降低中风发生的可能性,有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曾经发生栓塞、中风的高危险族群,应该至医院接受医师评估是否适合施作左心耳封堵术。